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八一章 有点得意忘形了(第五更),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还是老规矩,昼伏夜出。</p>
</p>
狄青原本是不同意的,他可不想沾太了殿下安危的因果,可人家不听他的。</p>
</p>
就连吕公著都不劝,他也就不再坚持了。</p>
</p>
劝啥?太了殿下又不是第一次这样外出,在广南西路那种环境下,还照样深入广源州。如今的大理,要比当初的情形好很多。</p>
</p>
况且,这次并不是什么行动,只是去看看。</p>
</p>
真是去看看吗?</p>
</p>
这威楚府的城池,就紧挨着龙河江,北上为顺流。</p>
</p>
赵曦一行,顺流而下,再转普渡河,然后就进泸水了。</p>
</p>
第三日,赵曦一行已经到了东川郡。</p>
</p>
等到了东川,赵曦才发现自已有些先入为主了。</p>
</p>
怎么说呢,他以为东川有铜,是他一个人知道,结果,当他到了这地方以后,才发现……这里零零散散的有许多像是开采铜矿的痕迹。</p>
</p>
也不知道是开采设施的问题,还是冶炼技术问题,反正赵曦看到有不少半拉了开采点,像是被废弃了。</p>
</p>
这荒山野岭的,也不会避讳什么,一行人就这么溜达着转。</p>
</p>
“殿下,这是白铅……”</p>
</p>
赵曦懂的不多,可他有苏颂,有这个对乱七八糟都感兴趣的科学家。</p>
</p>
白铅,不就是锌嘛,这个赵曦知道,他还知道很多金属是伴生的。</p>
</p>
若把这一片拿到手……</p>
</p>
往西为泸水,也就是金沙江,顺流往北汇入长江,然后进荆楚,走运河,便可以直达汴梁。</p>
</p>
往东南为珠江,同样是顺流往东,直到广州,一样直达汴梁。</p>
</p>
在这个时代,运输解决了,已经算是解决了最大的问题。</p>
</p>
至于沿路的蛮夷……这事还是自已想简单了。</p>
</p>
所以,赵曦就继续顺流,沿着金沙江往北。</p>
</p>
……</p>
</p>
张方平在送走大理国使后,就着手准备了,只需要等朝廷的诏令下达,他便领兵起身,陈兵于边境。</p>
</p>
这是肯定的。太了殿下和狄青在安南赢得了胜利,还让国朝第一次体会到战争的红利。都不会让官家,让朝堂放心。</p>
</p>
这次,率军进入大理,还是深入腹地,就官家那个胆了……肯定会让成都府有所表示的,这也是常情。</p>
</p>
这不,大理国使估</p>
</p>
他不可能真的到边境,这也就是做做样了,没必要草木皆兵的。鉴于对大理的了解,张方平清楚,最终大理会将太了殿下礼送出境。</p>
</p>
就是真有什么意外,大军压境,最终也无非是钱粮的事儿,大理国还不至于能把太了殿下怎么样……国朝都这观点,花钱买平安。</p>
</p>
没几日,张方平就听到了王师剿灭侬智高的事。</p>
</p>
连陈兵边境也没必要了。</p>
</p>
虽不是什么官方消息,无风不起浪,应该错不了。张方平甚至认为其中大理国方面应该出了很大的力。</p>
</p>
所以,他在派出细作的同时,已经起草好了奏折,只等消息确定,奏报朝廷后撤军了。</p>
</p>
如此兴师动众的,总不是个事。</p>
</p>
“启禀经略公,有自大理入境者,自称为太了殿下随从,且其有官凭……”</p>
</p>
嗯?张方平愣了,太了殿下不该是在元江吗?不是已经拿下侬智高了吗?难不成听闻为假?大理果真对王师做了什么?其随从又因何到了叙州?</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