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蓝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54、第 54 章,我力能扛鼎,宣蓝田,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萧临风喉头滚了滚,拿出他收到的那张请帖展开,推到唐厚孜面前,说话慢得似一个字一个字咬在齿间不敢放。
“我听人说,这宴会上的帖子,是义山兄写的?”
他目光里,有被压制着的喜色浮动。
唐厚孜愣了愣,低头去看:“是我写的,怎么啦?”
萧临风皱眉:“你不认得我?”
什么认得不认得?口问那天打了个照面,这才是头回说话呀。唐厚孜比他更迷惑:“啊?萧兄说的是……”
“没什么。”
萧临风扯了扯唇,脸上硬挤出来的丁点温煦也不见了,眉头皱得死紧,又把那张请帖珍而重之地放回袖里去了。
他这身衣裳是下人昨儿去街上买的,衣襟里还没缝口袋,下人也不会给他做荷包,他全身上下唯一要紧的就是这封帖子,在袖袋里贴臂放着。
笺纸硬,折起来后边角扎胳膊,萧临风浑然不觉,目光在园子里绕。
唐厚孜把早早修饰好的那套交友说辞拿出来,“久仰萧兄大名,与萧兄一见,只觉相见恨晚……”
“久仰我什么大名?”
萧临风莫名其妙盯了他一眼,郁气全罩在眉心。
“就是……”唐厚孜敏感地觉得萧才子不待见他,噤声不再说了,闷闷不乐地望向了戏台,酝酿出了一肚子的愁肠百结。
等礼部侍郎念完了手谕,秋闱主考官也致了辞,鹿鸣宴便开了。
推杯换盏间,刚才同桌上那数落萧临风是狂生的举人,立马按耐不住地跳了出来。
“萧才子,这几日京城人人夸耀你的才名,我却觉得你才名不正!”
萧临风目光在园子里搜了一圈,也没看着一个可疑的,正心气不顺。落了筷,抱臂看着他:“有话直说。”
这举人声音不小,旁边几桌的举人吃菜的不吃了,喝酒的也停了,都饶有兴致地扭头望过来。
“当日口问上,夫子问‘四月赤城之战,良公败于蒙古,为何’——我们大伙都答天不时地不利,才叫葛都督中了别人的圈套,惨死于蒙古大将之手。”
“偏你故意走了偏锋,为了在考官面前出风头,竟说都督败于蒙古,是因为爱民过甚!——荒唐!良公爱民天下皆知,他为了边关百姓战死沙场——萧大才子竟觉得将军爱民是错的?”
“葛都督乃我朝英烈,忠义当先,连陛下听闻他战死沙场,都心痛得泪湿衣襟,你却对都督毫无敬重!这是对英烈的大不敬!”
“兄台说得好!”四下呱唧呱唧一阵鼓掌。
那举人目光得意地掠过全场,又望到萧临风身上,见他眉头紧蹙,只当是自己当头棒喝,问住了他。
这“良公”与“葛都督”,说的都是赤城守将葛循良,葛将军四月底战死沙场后,二殿下念着旧年情谊,亲自上书为他请功,皇上追谥其为一品都督。
可惜葛将军发妻老母都没了,唯一的儿子下落不明,追封这么个虚衔,只能惠及亲族子侄了。
萧临风无动于衷:“将有五危,其五为爱民,可烦也。此危覆军杀将,不可不察也——这是兵圣孙子所言,哪里不对?”
那举人笑道:“我从五岁起,夫子就成天讲看古书要去粗取精,不可睁着眼睛什么都学。哪怕是兵圣写的书,也是有对有错的一家之言,萧大才子拿千年前的古书评判今时,是没上过学么?”
周围人哄然大笑。
萧临风高高一挑眉,又重重落下来。听他头两句说得大义凛然,还以为是个懂兵法的,原来是个连兵书都没读过两页的蠢货。
他怕这蠢货听不懂,特地徐徐道。
“蒙古军围点打援,不是什么高明的计策,葛帅为了救一个不足三百人的破民屯,中了敌军埋伏,带出去的三千将士尽数战死——而民屯里的百姓全是异族草莽,血脉混淆,没一人是我大盛同胞——死得不值!”
他声量不大,周围几桌听到他说话的举人,全都呆住了。
连皇上都追封葛将军为一品都督,这萧临风!竟敢说葛将军死得不值!
与他争辩的那举人瞠大眼睛指着他,手抖得厉害,他对律法不熟,一时分不清这是欺君罔上还是别的什么罪名,只哆哆嗦嗦斥道:“你胡说什么!”
又怂又蠢。
萧临风冷冷看着他。
“一将功成,是千万尸骨堆出来的。葛将军打仗二十多年,当知道自己身份,他身上扛着北境第一道关,再后边就是河北和京城,他死不得。”
“民屯里的全是异族流民,蒙古、西夏、辽人混居其中,血统杂乱。这群流民受我朝将士庇护多年,当知教化感恩——可民屯被辽寇清理后,葛帅率亲兵匆忙去救,将军营留给副帅坐镇,他为博一个仁名,连自己带三千将士都搭进去了。可结果呢!”
“在援军赶到之前,救下的流民早已四处逃窜,也不见一人留下给葛帅护个全尸,我军将士全叫乱马踏成了泥——一个大将,三千将士,换了三百异族流民的命,哪里值?”
那举人扯着嗓子叫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大丈夫何惧死后有没有全尸?”
“之后呢?”
萧临风冷冷道:“良公战死,良家军匆忙换帅,退守内关,闭城不出,外关口被蒙古军炸了个干净,等于千亩土地弃与蒙古,只剩下一座城垣不足丈厚的内关——你知道在蒙古军眼皮子底下修一座外关,得死多少人么?”
“你当皇上泪湿衣襟,是为了一个行军鲁莽的将军哭?——皇上介怀的是北境第一关破了,若蒙古此时积蓄战力冲关而下,便可如尖刀一般插入我朝北境。”
与他争辩的举人已经年近三十了,好不容易考上个举人,自觉学问大成。可对着这么个十四岁毛没长齐的男娃,竟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又不肯认输,气弱争辩道:“我朝将士勇猛……”
萧临风又是一声冷笑。
“蒙古军兵无常势,又多年未有大战,正是鼎盛时期,只在北境肆虐的黄金家族术赤一脉,麾下就有铁骑二十余万。倘若集齐兵马攻进赤城,便能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河北,直逼京师。要想阻拦,除非调集辽东和直隶全部兵马……”
他正说着,却被人重重踩了一脚。
萧临风止住了话,皱眉低头,对上唐厚孜的一双鹿眼。
“萧兄,慎言。”
唐厚孜小心指了指东边席首的礼部学官。
知晓他意思,萧临风便坐下了。
那举人被堵得哑口无言,萧临风看也不看他,冷哼道:“巴掌大的场屋里头取个尺二秀才,就当自己有纸上谈兵的能耐?哼,身无二两肉,念你的孔孟去罢。”
满桌和左近几张桌上的举人,听到他这番狂言,都举着筷子、端着酒杯呆怔坐着,仿佛被唾沫星子点了穴。
“萧兄……”唐厚孜震惊地看着他。
唐厚孜心里惊骇,可却偏偏有股豪气在胸口乱撞。他自口问那日就隐隐升起的对萧临风的敬佩,经他刚才直言不讳的一场辩论,通通转成了折服。
唐厚孜忙抄起酒壶倒了两满杯,自己双手举着一杯喝了,辣得一张脸皱成一团。
他把清早背过好几遍、刚才又被萧临风无视了的老话重新拎出来。
“久仰萧兄大名!与萧兄一见,只觉相见恨晚!我家住在安业坊南头第三家!萧兄初来乍到,对京城一定不熟,要是缺个引路的,只管来找我,我带萧兄游遍京城!”
这什么二憨子。
萧临风不好驳他面子,接过酒来仰头灌了。
作者有话要说: 良公、都督、葛帅,说的都是葛循良,第24章里因为叛徒而死的那个将军,他还有个三岁的儿子被辽后主带走了,记住那个三岁孩子噢,是后文重要人物。
婚择佳士,妇选淑姿——《闺训》。
将有五危……爱民,可烦也……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出自《孙子兵法·九变》。
翻译“为将者过于爱护民众,过于仁义,就有可能被敌人的暴行烦扰而陷于被动。”这个观点是说将帅过于仁慈爱民是缺陷,很容易把全军引入危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