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明意难平
生活艰难又无限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9章 大明意难平,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生活艰难又无限好,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统和万历两朝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王朝最令人意难平的时代。</p>
两朝都因为贤明的太后一度兴盛,但也都因为皇帝的亲政而断送了大好的发展势头。</p>
最为令人遗憾的则莫过于两位太后,一位走的太早断送了大明国运;而另一位又因为走的太晚,将大明最后的中兴之机断送。</p>
诚孝张皇后的过早薨逝,使得能力平庸的‘大战神朱祁镇’过早亲政,导致王振有机会在瓦剌入侵之前掌握大权。</p>
孝定李太后却因活的太久,将本应该有希望能成为‘千古一帝’的万历皇帝,压制了一生。</p>
正统和万历,同样面临着文官集团的欺凌,两个都同样选择了奋起反击。</p>
正统的结局自然是一败涂地,即便是起复之后也只能说勉强维持局面。</p>
万历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以赵志皋任首辅为标志,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局部的胜利。</p>
以李如松平定宁夏之乱开始,已经将万历皇帝的宏图大志展现的淋漓尽致。</p>
万历皇帝的所有政策和目标,都奔着同一个目标而去,那就是长治久安。</p>
宁夏之战是如此,播州之战同样如此,而朝鲜之战也同样是如此。</p>
很少有人知道,在日本第二次入侵朝鲜的时候,万历皇帝的作战计划并非只是入朝救援。</p>
实际上在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前,大明朝廷已经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四月就得到了相关情报。</p>
随后立即就着手准备事变,首先是紧邻朝鲜的辽东,如以原任副总兵李如柏为宣府东路参将,以原任山海关参将吴惟忠任蓟镇统兵游击。</p>
而原来经历过抗倭战争的东南沿海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增兵。</p>
《全浙兵制考》在书中所记载的各基层军事单位中,万历十九年有增兵记载的多达五十余处,数量占基层军事单位总数的一半以上。</p>
这次大范围增兵的缘由,便是为攻打日本本土做诸多军事上的准备。</p>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九年十一月壬午(二十)条记载:总督两广侍郎刘继文备陈防倭条议。其议:仍将倭奴入犯情节晓谕澚夷,令其擒斩关白入献,加赏赉,尤销患安邦之一策也。着如议行。</p>
这里可以看出,最初万历皇帝是打算利用广东境内的葡萄牙走私商人去打日本人。</p>
但是葡萄牙商人认为这事性价比不高,弄不好还要亏本,所以就没去。</p>
万历二十年(1592年),朝鲜之役爆发,大明决定抗日援朝。</p>
同时也打算集浙、直(南直隶)、福、粤濒海四省之兵,入海捣日本之巢,以绝后患。</p>
只是这一次,由于江南仕林疯狂的反对而被迫中止。</p>
此时的赵志皋才刚刚升任首辅,没能掌握朝政的主导权,万历皇帝也只能被迫放弃计划。</p>
万历二十五年(1597)八月,朝鲜闲山岛失守。</p>
福建巡按御史徐兆魁再次提出了征讨日本本土的“捣巢之策”。</p>
经由兵部览议,终在次年正月十三得到了万历皇帝本人的采纳,决定实施的这一征讨日本本土的战略。</p>
《明神宗实录》记载主要有以下内容:</p>
一、联合日本国内反对丰臣秀吉的地方大名。</p>
“关酋(指丰臣秀吉)背道逆天,虐用其众,闻各岛愤怨已非一日,纠合出奇,诚因势利导之策也”;</p>
二、“举事莫先于浙”,由浙江率先出征;</p>
三、福建、广东两省也一起出征,以两省旅日商人作为内应,“尤莫便于闽广,以日本多两省之人,可以响应。”</p>
万历皇帝还对此十分开明,同意“随便酌行”,给予地方绝对的自主权,绝不掣肘。</p>
这个计划如果能够施行,那么万历皇帝必将被后世人称之为‘千古大帝’。</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