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殷
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2章 殷,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见月明,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宫,听到又有新大陆被发现,朱元璋和朱标并未表现的太过激动。</p>
相反,两人都默然无语。</p>
朱雄英挠了挠头,问道:“你们……怎么了?”</p>
朱元璋摇摇头,苦笑道:“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广阔。”</p>
朱标语气复杂的道:“以前我以为天下不过脚下这一隅之地。”</p>
“后来长大了,知道了身毒、南洋、以及西方世界。”</p>
“我一度以为,这就是天下。”</p>
“前年炎洲被发现,现在又有一座更加庞大的新大陆被发现……”</p>
“现实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我对世界的认知。”</p>
“我在想,世界到底有多大,会不会还有新的大陆。”</p>
“会不会有比我们还要强大的国家,此时也正在向外探索。”</p>
“我们和他们,会不会发生战争。”</p>
朱雄英却没有那么感慨,反而斗志昂扬的道:</p>
“怕什么,我倒真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否则这个世界太寂寞了。”</p>
朱元璋和朱标却都摇摇头,他还是太年轻了啊。</p>
不过年轻人有锐气是好的,所以他们也没有反驳他的话。</p>
陈景恪能感受到两人的想法,就是年龄大了,时间一天比一天少。</p>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生出了时不我待之感。</p>
而且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需要做的实在太多。</p>
大明内部的变革还未完成,周边的土地也未消化吸收。</p>
计划中的世界体系,还在起步阶段。</p>
每一次新的地理大发现,都必然会让他们生出紧迫感。</p>
这是人之常情无法避免,所以陈景恪并未安慰两人,而是说道:</p>
“世界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依然是未知。”</p>
“但根据已知的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规律。”</p>
朱元璋看向他,问道:“你又总结出什么规律来了?”</p>
朱标和朱雄英都向他看来。</p>
陈景恪说道:“这个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个存在于世间的文明都是带着刀剑的猎人。”</p>
“他们既要和凶猛的野兽搏斗,还要时刻小心其他猎人的袭击……”</p>
“赢家通吃,败者失去一切,甚至连存在的痕迹都会被抹去。”</p>
朱元璋不禁想起了,陈景恪曾经说过的起源文明、次生文明。</p>
已知的几大起源文明,就只剩下华夏未出现过断层。</p>
其他起源文明全都被灭绝过,或者出现过断层。</p>
再联想到接二连三的地理大发现。</p>
世界广阔无边,没有人知道在未知的地方,隐藏着什么样的对手。</p>
一不小心就会被敌人发现,然后被消灭。</p>
确实有点黑暗森林的样子了。</p>
同样是战争,自然是先发现目标的人占据优势。</p>
至少拥有更多的备战时间。</p>
想到这里,他坚定的说道:“大明必须要变强,变得更加强大。”</p>
“要主动走出去探索全世界,先一步摸清敌人在哪。”</p>
朱标比较冷静,说道:“变强和探索是必须的,但不能盲目,否则会自乱阵脚。”</p>
至少目前已经探知的世界,需要大明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消化。</p>
就算再有新的地理发现,也无能为力了。</p>
所以,还是要深化变革,然后占领并稳固已经发现的土地。</p>
说白了,现在大明不需要制定什么新计划,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好。</p>
看起来方才大家说了一通废话。</p>
实则不然,方才的一席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确立了大明未来的发展方向。</p>
总结起来八个字,深化变革、稳步扩张。</p>
之后他们才开始谈论新大陆的情况。</p>
得知新大陆上土民的情况,朱元璋和朱标都长长地舒了口气。</p>
人口虽然很多,但对大明构不成威胁。</p>
按照黑暗森林的逻辑来看,大明才是猎人,他们只能当猎物。</p>
至于如何开发新大陆,他们确立了一个大体的方针。</p>
先建立据点,慢慢的迁徙一些人口过去。</p>
将来有机会,就在那里建立几个封国,让诸侯王去征服土民。</p>
人口灭绝从来都不是华夏的选择。</p>
华夏对自己的文明有足够的自信,我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治理这个世界。</p>
那就是用武力征服,然后用文明教化。</p>
以后那座新大陆上的土民,都是华夏子民。</p>
至于新大陆如何命名,本来老朱想按照习惯,从古籍里挑选一个名字。</p>
陈景恪却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华夏简史》里记载,有一支殷商遗民向北迁徙,最终杳无音信了吗。”</p>
朱元璋马上就明白过来,说道:“你是说……”</p>
朱雄英兴奋的道:“殷商遗民,着啊。”</p>
“那支殷商遗民渡海去了新大陆,和当地土人结合开枝散叶,形成了现在的土人。”</p>
“新大陆就叫殷洲或者商洲,上面的土人就叫商……嗯,叫殷人。”</p>
“景恪你当年留的这个空白,真的是神来之笔啊。”</p>
陈景恪心道,先射箭后画靶能不准吗,嘴上却谦虚的道:</p>
“我当时是为了同化流鬼、靺鞨等族群留下的借口。”</p>
“没想到能发现新大陆,属于误打误撞了。”</p>
朱元璋和朱标也没有多想,这事儿确实是巧合。</p>
主要是,就算多想又能如何?</p>
还能把他抓到诏狱里,使用大记忆恢复术不成?</p>
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p>
朱标却并不看好他们的打算:“仅凭这样一条信息,恐怕无法说服世人,那些土人是殷商后裔的。”</p>
朱雄英冷静了一下,发现确实很难。</p>
陈景恪含笑道:“待我入关,自有大儒为……”</p>
“咳,只要我们足够强,跟着我们能获得足够的好处。”</p>
“不需要我们去证明,只要丢一个引子过去,土人自会拿出一套说辞的。”</p>
“至于我们的人信不信……出则夷狄,入则华夏。”</p>
“人家都主动加入华夏大家庭了,还能将人拒之门外不成?”</p>
朱标一想也是,自《华夏简史》成书以来。</p>
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土民,拿着其中的记录来证明自家是华夏分支。</p>
并且,他们依照华夏简史的记录,结合自家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进行了深加工。</p>
完善了相关逻辑链条。</p>
你别管是不是真的,就问你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p>
所以,我们就是华夏后裔,大家是一家人。</p>
等大明在殷洲建立了统治,强大的华夏文明,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p>
以后他们就是殷人,是华夏分支。</p>
现在不过是回归主脉。</p>
所以,殷洲和殷人这两个名字,就此确定下来。</p>
朱元璋又补充了一条:“切记,冶炼金属的技艺绝不可流入殷人之手,马匹也是如此。”</p>
朱雄英也说道:“对,我们在殷洲立足之前,绝不可让这两样东西落入殷人之手。”</p>
这个规矩在炎洲都没有使用过,原因很简单,炎洲土人少。</p>
据目前统计,差不多在七十五万人左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