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公平交易
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公平交易,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见月明,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55章 公平交易</p>
朱标本次的变革主要有两个,然而每一个都非常不简单。</p>
第一个是设置特区,将沧州和海津镇从北平辖治划分出来,单独设立了一个全新的特区,沧海省。</p>
沧州就是前世河北沧州市区域。</p>
至于海津镇就是天津的前身。</p>
最初这里一片荒凉,元朝建都北平需要从南方运送粮食,这里就成了重要的漕运中转站。</p>
故取名海津镇。</p>
朱棣靖难之时在这里渡过大运河,故改名天津,取天子津渡之意。</p>
问题在于,此事还真不是靠杀人能解决的。</p>
二是这里足够穷,人烟稀少。</p>
从此之后,所有的政令必须两道批复齐全才能生效,缺一不可。</p>
正好这次要设特区,两件事情赶一块儿了,可谓是一举两得。</p>
就连不少支持新政的官员,都反对设立特区。</p>
“现在他们只不过是按照自己认为正确方式,来处理问题。”</p>
这也导致本就不是很繁华的海津镇更加的荒凉。</p>
可是现在皇帝要搞个特区,专门研究新政。</p>
外面的那些大臣,为的也是亲眼目睹这道批复。</p>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的是皇帝批红后的奏疏。</p>
他由衷的感谢陈景恪,没想到当初的一份善意,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收获。</p>
邱广安只感觉浑身轻飘飘的,几以为自己活在梦里。</p>
“虽然迂腐,却也是出于公心。”</p>
沧州还好一点,海津镇就是个漕运中转站,压根就没几个人。</p>
等确定这道命令为真之后,朝堂炸了,没多久洛阳城都炸开了锅。</p>
群臣依然在反对特区计划,朱标还是什么都没有说。</p>
而这就是本次内阁扩权的标志。</p>
丞相府在法礼上拥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可以不经皇帝允许颁布政令。</p>
而且地方太强,还会影响中央的权威。</p>
眼见胃口吊得差不多了,朱标才施施然的拿出一份老朱手书的诏令。</p>
想到这里,朱标叹道:“你啊……试想如果没有景恪,你会懂这么多东西吗?”</p>
而且因为大明京畿不在北平,对南方粮草的需求量就没有那么大了。</p>
为什么是它们呢?</p>
原因也是多个方面的。</p>
十年前,太上皇用上万条人命为代价才收回的权力,新皇登基一年就还给百官了?</p>
太不可思议了,简直让人无法相信。</p>
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人敢对朝政谏言。</p>
三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渤海湾,海运发达。</p>
古代信息传递速度很慢,这就决定了特区不能离洛阳太远,否则不方便朝廷及时了解当地情况。</p>
听到两个大佬发话,他连忙附和道:</p>
“悉听两位国公吩咐。”</p>
至于内阁的调整,效率就更快了。</p>
而且这些人被杀怕了,很容易就变得唯唯诺诺,对国家来说反而不是好事。</p>
……</p>
切割就成了必然。</p>
各衙门无条件配合,只用了几天时间,一整套的对接程序就被落实。</p>
再维持如此庞大的一个省份,已经没有什么必要。</p>
要是嫌沧海省的面积不够大,可以把山东乐安州也划过去,反正他们是挨着的。</p>
可即便如此,掌握了票拟权和驳斥权之后,内阁学士就有了和皇帝碰撞的资格。</p>
特区计划和内阁扩权是绑定的,要么都答应,要么都放弃。</p>
而是经过陈景恪、朱标等人全方位考虑,最后才选定的。</p>
他们的反常行为,让一部分人警觉,变得小心翼翼起来。</p>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内阁大门。</p>
朱标无奈摇头,他倒不是不敢杀人。</p>
比起北宋范仲淹和王安石面对的局面,好了不知道多少倍。</p>
朱雄英反驳道:“那如果因为他们的反对导致变法失败,最终国破家亡,也要理解他们吗?”</p>
李善长用目光询问了一下徐达,等他点头之后,才开口说道:</p>
“将这些奏疏送往各部吧。”</p>
不过还好,陈景恪是比较务实的,否则他真的要担心大明的未来了。</p>
早已等候多时的内阁行走们,激动的道:</p>
“是。”</p>
瞅了一圈,现成的行政区域没有一个是符合标准的。</p>
之前陈景恪就提议对这里进行切割。</p>
沧海省特区的官吏任命,各职权部门的组建,可谓是一路绿灯。</p>
朱雄英气的道:“您就是太仁厚了,换成皇爷爷,统统送他们回老家。”</p>
就连李善长等人都保持了沉默,就好似无事发生一样。</p>
“等特区建成,新式官吏培养出来之后,要统统将他们换掉。”</p>
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所有人都知道,内阁学士就相当于丞相。</p>
皇帝要给内阁什么权来着?</p>
朱元璋,依然是笼罩在所有人心头的乌云。</p>
其他人自然也都是同样的意思。</p>
就算心里反对,只要朝堂通过之后,大多数人也会捏着鼻子去推行。</p>
新皇这是吃错药了?还是被妖魔附体了?</p>
竟然要重建丞相府。</p>
只是当时北元实力很强,不断侵扰北部边疆。</p>
可还是那句话,太上皇不说话,谁都不安心。</p>
那还用问吗,群臣自然一万个愿意。</p>
等大家都反应过来之后,关于此事的看法就分成了两派。</p>
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皇帝批红的后面,又多了一道批复。</p>
不过问题不大,切割出来一块就好了。</p>
若不是陈景恪横空出世,大明在那种漏洞百出的制度下,会变成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p>
还有,你倒是他们为何要在这里喝茶?</p>
皇帝想要搞革新我们理解,可你总得有个头吧?</p>
随后这道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全国各地。</p>
“诸位,差不多了吧?”</p>
都说新皇宽仁,涉及到改革怎么比太上皇还激进?</p>
肯定是陈景恪的原因。</p>
朱标严肃的道:“那也不全是他们的错,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保守是正确的。”</p>
所有相关部门,全部闭着眼睛通过。</p>
一就是离洛阳不远也不近,从黄河可以直达。</p>
这项变革引起的震动,远远超过了特区计划,甚至可以说两者产生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p>
有淡马锡的例子在,大家对特区的概念都有所了解。</p>
如此一来黄河出海口就能被沧海省一家独享了。</p>
还有一个原因,这里产海带。</p>
这玩意儿能当菜能当盐,还能补碘防治甲状腺肿大,在古代简直就是万能的。</p>
盐在古代的地位毋庸置疑。</p>
只要稍微了解政治的人都明白意味着什么,整个中枢的权力模式都要变了。</p>
他只看到了朱元璋加陈景恪的组合下,大明蒸蒸日上快速发展,以至于习惯了激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