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8章 设立新衙门,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见月明,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38章设立新衙门</p>

“一个布政司只有十七名命官,县衙只有四个命官,乡只有一名命官。”</p>

“按照以前的制度,勉强是够用的。”</p>

“但在全新的制度下,连基本的衙门运转都无法维持。”</p>

“所以,特区必须要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更加专业化的衙门。”</p>

陈景恪站在黑板前,滔滔不绝的介绍着。</p>

对面坐着两排人,第一排是朱元璋、朱标、朱雄英祖孙三人。</p>

第二排是李善长、徐达、邱广安等七名内阁学士。</p>

在两排座位的后面,还站着好几排人,都是内阁行走。</p>

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炭笔,快速的记录着他说的每一句话。</p>

陈老师虽然不会做课后检查,但谁对他的课理解的更深,谁就有机会优先获得重用。</p>

大明的官吏选拔制度日渐模式化,想越级跳很难,必须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p>

目前达到了一万万三千万贯,是洪武十年的六倍多。</p>

还有就是,老派的官吏,能否胜任新工作。</p>

“同时还要将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及时汇总给综改司。”</p>

但什么时候外放,去哪里任职,担任何职,直接关系着未来的上限。</p>

而官吏的任期,三到五年为一届,干满了才能提拔。</p>

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p>

再凭空增加两千多个衙门的开销,朝廷的压力只会更大。</p>

五年计划进展缓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缺人。</p>

但新增加一个机构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尤其是大明这样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更麻烦。</p>

在这种情况下,一步领先就是步步领先。</p>

“该机构没有其它诸如司法、民政、税务等任何权力。”</p>

所以,虽然中枢总体上是支持变革的,但具体怎么变一直很慎重。</p>

对于地方衙门的官员不够用这一点,朱标等人早就已经知道了。</p>

可那是未来的事情了,眼下没钱朝廷分分钟财政破产。</p>

目前内阁行走有四十八人,计划人数一百零八人,以后会有更多人加入。</p>

虽然通过开海、均田、税改等一系列手段,使得朝廷岁入翻了好几翻。</p>

一個县增加一个官身,全国加起来就是两千余人。</p>

“方便内阁了解地方情况,更准确的做出政策调整。”</p>

摊丁入亩之后,停止征用民夫服徭役,而是改为花钱招募。</p>

虽然大家都知道,新设的衙门必然能创造更大的价值。</p>

这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p>

想要争取去特区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理解陈景恪的计划。</p>

五年工作计划彻底将户部掏空,还要内帑补贴六百万贯才能抹平赤字。</p>

“专门负责监督、指导地方的变革工作和五年计划施行工作。”</p>

所以他们自然是最用心的。</p>

再加上配套的吏员,数量更加庞大,对财政是个不小的压力。</p>

再加上其他的支出,朝廷勉强实现了收支平衡。</p>

陈景恪继续说道:“在原有衙门不变的情况下,特区的每个县增设两个衙门。”</p>

先在特区试运营,摸索熟悉了再全国推广。</p>

现在陈景恪提出特区计划,给大家找到了一条新路子。</p>

关键是,谁也不知道新部门该怎么设置,承担哪些政务。</p>

军饷和官俸两项,就拿走了很大一块。</p>

内阁行走只是观政,未来都要外放为官。</p>

还有陕西治沙防沙,支援河西、辽东、交趾等地的建设。</p>

毫无疑问,去即将设立的特区,起点是最高的。</p>

“第一个衙门是综改司,归内阁直管,在地方设置综改局。</p>

但开销也同样翻了好几翻。</p>

各地的基础建设,比如修筑驰道,建设水利设施等。</p>

事实上现在朝廷的财政也只是勉力维持。</p>

众人仔细思考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个提议确实很好。</p>

朱元璋不停的点头,却并没有开口说话。</p>

他只是过来旁听顺便提提意见,真正主事的是自己儿子朱标。</p>

可不能随便开口,抢了亲儿子的权力。</p>

朱标也很尊敬自家老父亲,先是请示了一下他,才开口说道:</p>

“现在不论是深入革新,还是五年工作计划。”</p>

“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地方官无法全面理解朝廷的思想。”</p>

“有些理解了,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推脱不行,甚至设置障碍。”</p>

“而朝廷也缺少地方的详细信息,无法做出及时的调整。”</p>

“有了综改司,这些问题就将迎刃而解。”</p>

“景恪这个提议不错,朕以为可行。”</p>

他此言一出,就等于是定下了大基调。</p>

综改司可以成立,接下来直接讨论怎么设置吧。</p>

李善长第一个发言:“陈伴读,不知这综改司和地方衙门,是何关系?”</p>

这就是在问权力归属问题了。</p>

陈景恪说道:“隶属于地方衙门,级别相当于主簿,但在工作上接受上一级综改机构的业务指导。”</p>

他又进一步解释道:“不论是革新还是五年计划,地方衙门才是实施的主体。”</p>

“没有地方衙门的配合,综改机构恐怕什么都做不了。”</p>

“且,还要预防综改机构,不作为乱作为之事的发生。”</p>

说白了还是权力斗争的问题,地方政府主导的工作,凭什么听你一个外人的指挥?</p>

说话没人听,综改机构还怎么展开工作?</p>

反过来说,综改机构和本地政府没有隶属关系,本地的经济是好是坏对他们影响不大。</p>

因为搞经济是地方政府的任务,他们只是负责指导。</p>

我们指导了,你没干好是你自己的事情。</p>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尽心尽力的指导吗?</p>

甚至不排除瞎指挥乱指挥的情况。</p>

如果双方有隶属关系那就不一样了,本地经济搞不好,他们也没好果子吃。</p>

这个解释成功说服了大部分人。</p>

这时耿光提出了一个问题:</p>

“综改机构隶属于地方衙门,如果他们和地方官吏沆瀣一气,阳奉阴违阻挠革新怎么办?”</p>

都没用陈景恪开口,李善长就替他做出了回答:</p>

“吏部考功司已经修改了标准,以后变革和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将会作为重要考核项目。”</p>

“这一项连续两次考核不达标,可直接罢官。”</p>

耿光再无意见,只要他们还想继续做官,就必须支持综改司的工作。</p>

就算遇到真头铁的,我就是反对,就是要阻挠。</p>

那也没关系,时间到直接罢免,换个愿意做的人上来。</p>

就是多耽误两年时间的事情,不影响整体局势。</p>

之后其他人又问了一些疑问,比如具体的职权范围,具体的工作内容等等。</p>

陈景恪一一做了回答。</p>

直到众人再无问题,他才开始讲第二项:</p>

“增设的第二个衙门叫工商司,主管工商业……”</p>

“咳……”这时朱元璋轻咳一声,打断了他的话:</p>

“华夏自古以来重农轻商,彼辈多奸猾无耻之徒,故世人多轻之。”</p>

“若新衙门以工商为名,恐会引起朝野反对。”</p>

“且也会让世人误以为大明要重视商贾,若导致商贾之辈得意忘形,更是不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鳏夫的文娱

乱写者

山野乱

两小无猜

足球:大器晚成,从莱斯特城开始

牧安南

从洪荒开辟低武世界

8月12

傻子,求你,来弄死我吧!

丙巳

穿成宫远徵姐姐后,我摆烂了!

寒鸦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