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六六章,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几百条火枪若还在境内,一旦朝廷发动,这将是······王中正不敢想,也不敢提醒。他相信官家考虑的比他周全。</p>
</p>
这时候,王中正也想通了,为什么在太了遇袭时,所有伤亡的皇城司探知都不是火器致命,是因为歹徒对火器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p>
</p>
但是,从太了遇袭至今,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只要经过训练,熟练使用火器真不是难事。</p>
</p>
“让广南西路的探知也动起来,参与到事件的调查中。”</p>
</p>
现在还没搞清楚大理到底往境内运送的火枪到底有多少。</p>
</p>
从工坊城的账目看,国朝支援大理王室护卫的火枪,先后有三次,总数达三千条,而对应配备的弹药是三千卫队攻防战中一个月的用量。</p>
</p>
这个量可以完全不必考虑大理可以有什么居心不良的行为,而当初朝廷允许这样的支援力度,也是因为大理的文臣武将受国朝节制的基础。</p>
</p>
而后,段思廉的退位,段廉义缓缓的回收权利,都一直没真的触动大宋在大理的利益,或者说,大宋一直没顾上找这个欠收拾的小弟麻烦。</p>
</p>
这时候,赵曦只能寄希望于他们不至于丧心病狂,对朝廷还有胆怯,寄希望于大理不敢破釜沉舟······</p>
</p>
所以,赵曦让皇城司调查广南西路。成都府路因为矿城的原因,整个与大理接壤处,所有沟通大理和成都府的线路基本都被开发了。跟大理临近的广南西路,还达不到熟悉并看管所有通道的程度。</p>
</p>
荆湖南路声势浩大的调查渐渐有点收手的迹象,朝</p>
</p>
太了中规中矩,虽然没有官家在少时那般出类拔萃,但太了的能力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便是撇开继承人的身份,都认为太了具备内阁大臣的素质。</p>
</p>
有点歪打正着,官家在太了遇袭事件上的妥协做法,倒是让太了在重臣中争取了不少的同情分。</p>
</p>
其实,就太了的经历而言,不管是讲武堂还是工坊城,这些官家真正的嫡系,太了是都经历过的,可以说有深厚的人脉基础。否则,苏颂不会顶着关心宫墙内事务的嫌疑,来跟官家东拉西扯的说这些有的没的。</p>
</p>
朝堂进入了一个稳定期,本身太了遇袭事件就是小范围知晓,平灭西夏后的各项后续工作正按照朝廷该有的流程,慢慢的正规化。</p>
</p>
州府的设置、资源的瓜分、官员的安置、驻军的编派等等,党项人原控制区,正在被大宋稳步接收。</p>
</p>
太了在整个过程中有深度的参与。</p>
</p>
朝堂这样的状况,似乎是臣工们所希望的,特别是诸位内阁大臣。国朝的大好形势,真的不希望出现可能导致混乱局面的任何意外······</p>
</p>
而皇城司这边的调查,也基本到了收尾的程度。</p>
</p>
让赵曦庆幸的是,从大理入境的那两批货······就是火枪的运送,经皇城司缜密的调查,最终从广南出境了。</p>
</p>
看来,曾经在变革中自已的不在意,让他以为他自已的谋划可以做到算无遗策、天衣无缝了。</p>
</p>
就连刑恕和蔡京,都若无其事的在自已的职位上继续敬业着······</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