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三章 火罗之稻,权宋天下,老大河,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昨夜来时天色已晕,今晨不过匆匆一瞥,裕之兄竟然就会如此喜欢这个地方?这是为何?”
元好问抬手往下一指,说道:“你看看,可知那一片稻田,为何会种在河滩之上。”
王鹗顺着元好问手指的方向,往合兰河下游看去。河滩之上,正丛立着一片金黄色的稻子,在此地种稻确实让人看着有些奇怪,虽然沿河修有一道石坝,但这道石坝显然根本挡不住稍大一些的洪水。
更奇怪的是,稻田并非连成一片,而是一块一块的,似乎正随着水流,各自起伏荡漾。
“这是葑田!”说话的是赵复。
元好问点了点头,说:“原来只是在书中读过,却没想到会在此见到葑田。”
见到梁申与丁武都过来了,元好问对梁申躬身一礼,问道:“不知南京府中是哪位高人,能想到在此河滩上做此创举?”
“权总管,年幼时在淮水边上曾经试建过葑田,不过当时不算成功。这一次准备得比较充分,想来效果应当可以。”梁申引着众人,顺河滩而下,来到葑田边上。
河滩之上,两条长坝之间,一排排稻田相并而立,绵绵延延,顺着河道,陷入山后。
稻田底座全部由木板拼成,上覆一尺多厚的泥土。有绳子将一块块的葑田拴住,固定在两侧坝上。葑田之上,便是郁郁葱葱、垂首群立的稻子。
众人不由的发出一声声赞叹。
“请问梁兄,为何这些稻子的长势会良萎不齐。”王栖梧凑过头来问道。
听到王栖梧称梁申为“梁兄”,元好问等人都露出惊异之色,赵复眼中却已满是鄙夷。
梁申却毫不在意地说道:“今年时间有些紧,因此只修建了千亩的葑田,纯粹只是做个试验。每一块葑田里,播的种子都不太一样,有中原的稻种、有沈州的、也有北高丽的,还有一些是从卢城寻来的野稻。种植时间也不尽相同,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一至两年的时间,寻找出最适合此处种植的水稻。而后培养出火罗之稻。”
“火罗之稻?”
“是的,既然渤海国原来有闻名遐迩的卢城之稻,我相信,肯定能够培育出火罗之稻。而且其品质一定不下于卢城之稻。”
“培育?稻子还能培育?如何培育?”元问好满脸不解地问道。
梁申呵呵一笑,说道:“元先生要是有兴趣,可以在此居住一段时间,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元好问闻言,眼中一亮,脸现憧憬之色。
“今年还只是刚刚开始,明年之后,火罗之村将会成为南京府的第一个粮仓。”
“就这千亩的葑田?”
“当然不止!”梁申抬手一挥,“合兰河北岸山峰陡峭,南岸却被冲出无数河谷,山坡之上也相对平缓。今年已经在许多平缓之地开始种植小麦与杂粮。明年之后,将会拦坝筑水、再用水车浇地,到后年又是一整片上好的水田。用两三年时间开发出万亩良田,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
“此处,不惧贼人侵扰吗?”
梁申微微一笑,说道:“诸位,请随我来。”说着,领着大家,顺河滩往上游行去。
拐过一个小河湾,眼前是一片更加开阔的河谷。
河岸边的高地上,有一座外表奇怪的建筑正在施工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