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110章 家有一老,少帝成长计划,中丞佐吏,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将关于御史大夫的改造方案尽数道出,刘弘便发现王陵的眉头缓缓皱起,面色逐渐郑重起来。
过了许久,王陵几欲欲言又止,终是在刘弘‘太傅但言,朕不怪罪’的鼓励下,拱手一拜。
“臣愚以为,陛下此举,或不得成行···”
小心翼翼的说完,王陵稍抬起眼皮,暗自打量着刘弘略显诧异的面色。
将御史大夫改造为监察机构,监督官员行政?
在王陵看来,这何止是不行,根本就是在自掘坟墓!
专门派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去监督官员的私德?
只怕此令一出,当天就能有数百官员羞愤自尽!
在这个不信任等同于羞辱的时代,皇帝如此明显的表达出对官员的不信任,就等同于指着官员的鼻子,斥责官员屁股底下都不干净!
那样一来,不管干不干净,为了证明自己‘清正廉洁’,官员只有一死以证清白!
看着王陵目光中想说,又碍于君臣关系不好直说的复杂目光,刘弘略一思考,便也反应过来,不禁为自己的异想天开感到好笑。
其实刘弘想的也没问题:设立监察机构,监督官员,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有例可循的,表面上看,确实能起到集权的作用。
但刘弘却忽略了,这是民风尤重风骨,个人尊严、个人名誉比生命还重要的汉朝!
真说起来,封建时代的官员,又有几个能保证两袖清风,不贪不拿?
千里为官,不图发家致富,难不成是图振兴国家?
在刘弘看来,西汉官员受辱便自尽的举动,分明就是又当又立!
——明明贪了,被爆出来还要为了证明清白,不惜自杀保名声,让刘弘落得一个‘苛待官员’的污名!
有这风骨,当初拿钱的时候,怎么就没管住那手呢?
不过吐槽归吐槽,刘弘不得不承认,王陵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此时的政治风气,确实不允许出现一个专门负责监督官员的机构;更枉论将国家三大巨头之一的御史大夫,改造成监察机构了。
御史大夫,秦时始置,明面上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辅佐丞相;但绝大多数时候,御史大夫是被皇帝当做掣肘丞相的‘副丞相’来用的。
至于监察百官,与御史大夫的后身——‘御史言官’的闻风上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后世言官的职责,除了没事给皇帝添添堵以外,就是听见风吹草动,就不管合不合理,有没有证据,直接出来弹劾官员,以此彰显自己的刚正不阿。
而西汉御史大夫的‘监察百官’,则仅限于在官员任命之前,以考察政治成分、评估政治能力的目的,去查一下这个官员的底子。
而且御史大夫属衙的日常运行,并不是御史大夫负责,而是身为副官的御史中丞执掌。
御史中丞为首的属官,也只是将每个官员的个人履历,功过记录在册,以备官员调动的时候拿出来,给朝堂(皇帝)做参考。
如果刘弘真的一拍脑袋,将御史大夫改造成权负责监察官员的机构,御史大夫衙门很可能会发展成后世那般,文人士大夫遇到对手的时候,通过捏造私德污点来攻击对方的‘嘴炮键盘局’!
想到这里,刘弘便知道历史上的言官,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了——可能设立御史言官的皇帝,就是如刘弘想的这般,想给官员阶级安个枷锁;结果枷锁没上成,反倒递了一把刀!
在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忠臣良将,被御史言官们捕风捉影之语所害,落得凄惨下场。
无奈的摇了摇头,歉意一笑,刘弘整了整面色,起身郑重一拜:“幸得老太傅相劝,方使朕未行差就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