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游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 李密败亡(1)——虎落平阳,巍巍大唐:开国,燕山游侠,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李渊要开始办一件大事。这就是前文提到的,收编瓦岗军旧部,稳定崤山以东的局势。实际上,在李密投唐不久,唐高祖便在时刻关注此事,并且,紧锣密鼓地办理这件要事。
李密是于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兵败北邙山,投奔唐朝。一个多月后,十月初九,唐高祖李渊开始着手解决山东问题。于是,唐高祖任命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山东诸军皆受其节度;同时,以黄门侍郎崔民幹为副。二人共同前往崤山以东,收编那里的瓦岗旧部。
此次稳定山东,收编瓦岗旧部,唐高祖李渊专门派了一位李唐的宗室亲王——淮安王李神通,作为主官,权负责收服山东的一切事宜。由此可见,李渊对于接管山东一事,高度重视。
果真,李渊的这种政治姿态,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崤山以东的瓦岗军旧部,认为李唐王朝还是很有诚意的。并且,他们通过打听也得知,李密投唐以来,大唐皇帝对其礼遇有加,授予从三品的高官。故而,这些瓦岗旧部都觉得,还是归附李唐有前途;连李密都能在唐朝成为“高官”,想必自己的待遇也不会差。
因此,不少瓦岗旧部,纷纷归顺李唐。譬如,李密原来麾下的总管李育德,举武陟之地,归附唐朝,被唐朝拜为陟州刺史。很快,随着李育德献地归唐,立刻形成了连锁反应,许多瓦岗将领相继投唐。刘德威、贾闰甫、高季辅等将领,要么献上城邑,要么率领部众,先后投奔唐王朝。
山东一带,大量瓦岗军旧部,相继归唐,这对于唐朝稳定崤山以东,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局面。不过很快,一位重量级别的人物,也来归附唐朝。他的归顺,基本奠定了山东归唐的大致格局。这位重量级别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瓦岗军中的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徐世勣。
徐世勣此人,前文提到过,他是瓦岗军的核心成员,也是瓦岗军元老级别的重要将领。其实,徐世勣并不是李密的嫡系将领,最初是追随翟让一起举兵,长期在翟让麾下效力,属于翟让阵营的重要成员。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李密建号魏公,设置官署。当时,李密为了巩固自己在瓦岗军中的独尊地位,大封文武,徐世勣便在其中之列。李密自称魏公后,徐世勣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统领本部兵马。
但是,李密始终非常忌惮徐世勣。他认为,徐世勣是一员名将,又是翟让阵营的核心成员,且手握兵权,随时有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因此,后来李密设计杀死翟让的时候,徐世勣险些丢了性命。幸亏的是,王伯当等众将及时阻止,徐世勣才捡回了一条命。但是,自此以后,徐世勣便与李密产生了嫌隙。
再到后来,徐世勣更是一味抗上,与李密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徐世勣因此受到打压,被打发到黎阳驻守。李密兵败之时,曾经想过前往黎阳,投奔徐世勣。可是,却遭到了手下谋士的反对。本来,徐世勣就与李密就面和心不和,翟让之死,他更是九死一生。在谋士的劝说,李密便打消了投奔徐世勣的想法。
千万不要小看了徐世勣,此人堪称隋末唐初的一位传奇将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隋末时举家迁居于河南滑州。根据相关史籍的记载,年轻时候的徐世勣,表现得与众不同,一看就是个英雄豪杰:
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盖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旧唐书·李勣传》)
这段记载是说,徐世勣他们家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家中蓄养了不少僮仆,囤积了大量粮食。但是,徐世勣却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守财奴。他对天下大势看得很透,当时,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在这样的一个乱世,留着这么多的粮食、钱财,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倒不如用这些东西,成就一番大业。
于是,徐世勣与父亲徐盖,经常慷慨解囊,非常乐善好施,救济贫困百姓。因此,徐世勣在乡里乡亲中口碑甚好,积攒了很高的人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口碑、人望,很快,在遍地狼烟的隋末乱世中,徐世勣便拉起了一支属于自己的人马。然而,有一个地方,却是徐世勣真正施展抱负的摇篮,——瓦岗寨。
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在瓦岗寨举兵反隋。那一年,徐世勣十七岁。看到翟让揭竿而起,徐世勣觉得,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随后,徐世勣带着自己的那支武装,参加了翟让的瓦岗军。从此,徐世勣就成为了瓦岗军的一员干将,一代名将崛起于隋末唐初的乱世,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翟让刚开始举兵的时候,立足未稳;再加上,翟让本身就是一介武夫,毫无远见。所以,起兵之初的瓦岗军,不知何去何从,陷入了一个彷徨、徘徊的尴尬境地。就在瓦岗军前途未卜的关键时刻,徐世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重要作用呢?徐世勣向翟让主动献上一计:
今此土地是公及勣乡壤,人多相识,不宜自相侵掠。且宋、郑两郡,地管御河,商旅往还,船乘不绝,就彼邀截,足以自相资助。(《旧唐书·李勣传》)
这条计策,为瓦岗军的发展赢得了“第一桶金”。徐世勣建议翟让,可以在运河两侧扎根,打劫来往米船,以此扩充力量,逐渐坐大。翟让本来脑子就不灵光,一向人云亦云,对徐世勣的建议言听计从。于是,翟让带着部众,埋伏在运河两岸,专门负责打劫来往商船。果然,翟让趁机发了一笔“横财”,获得了大量的粮食,瓦岗军的实力逐渐开始壮大。
随着瓦岗军的崛起,大有燎原之势,在中原地区渐成气候。隋王朝感到如鲠在喉,必须要拔掉这颗钉子。为了消灭瓦岗军,隋朝派出了一员悍将,前去率兵征剿。这位悍将是谁呢?齐郡通守张须陀。
张须陀率领两万隋军,围剿瓦岗军。不得已,翟让只能组织瓦岗军,抵挡张须陀的进攻。当时,李密已经成为了瓦岗军的二号人物。所以,李密权负责抵挡张须陀,亲自指挥了著名的“大海寺之战”,一举歼张须陀所部,斩杀隋军悍将张须陀。此战,瓦岗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在瓦岗军进行“大海寺之战”,歼张须陀的整个过程中,徐世勣是立下了首功的。根据《旧唐书·李勣传》的记载,“勣与频战,竟斩须陀于阵”。按照《旧唐书》的说法,大海寺之战,徐世勣率部一举击破隋军主力,并且亲自将张须陀斩于阵中。因此,这一仗的首功,徐世勣当之无愧。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徐世勣是隋末唐初一位杰出的传奇名将。此人文韬武略,极具远略,又颇有军事才能,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那么,在李密投唐之后,大部分瓦岗旧部归附李唐之时,徐世勣又在做些什么呢?身为瓦岗军硕果仅存的名将,徐世勣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率部归顺唐朝?
可以这样说,此时的徐世勣,仍旧处于观望状态,对于唐朝对自己的态度,拿捏得不准。前文说过,徐世勣因为和李密发生矛盾,被派往黎阳镇守。所以,北邙山决战,徐世勣并没有参加。
李密兵败北邙山,瓦岗军主力损失殆尽,一路退至虎牢,直到投奔李唐。李密在洛阳惨败后,瓦岗军在河南的大部分地盘,基本上都被王世充占领。唯独徐世勣的辖区,完好无损。而且,李密退走后,徐世勣顺势接管了李密在河南仅剩不多的领地,总算保住了瓦岗军在中原最后的种子:
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并据之,未有所属……(《旧唐书·李勣传》)
客观来讲,徐世勣是瓦岗军在河南最后的代表,也是唐王朝极力争取的对象。如果徐世勣归顺唐朝,则崤山以东的局势,基本能够底定。大唐东进中原,便多了一筹胜算。可是,如何才能让徐世勣归唐呢?
唐朝开始积极做徐世勣的思想工作,关于徐世勣投唐一事,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此人的推动,最终促使徐世勣下定决心,归附唐朝,这个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魏征。
魏征在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辅佐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伟业,与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君臣佳话,堪称一代诤臣、治世良相。那么,魏征是如何劝服徐世勣,促使其归顺唐朝的呢?
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魏征其人。
魏征,字玄成,河北巨鹿人,其父魏长贤,曾让北齐屯留令。魏征从小是个孤儿,家境贫寒,甚至一段时间,还出家当过道士。魏征可不是一个泛泛之辈,此人是一个极具王佐之才的奇人,胸怀大志,暗藏经国韬略。而且,魏征尤其喜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学说,根据史书记载:
徴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旧唐书·魏徵传》)
隋末天下大乱,胸怀大志的魏征,不甘心碌碌无为,便投在瓦岗军李密的旗下。魏征初次见到李密,如同李密当初见到杨玄感一样,为李密献上了争霸天下的十条计策。对于魏征献上的十条计策,李密觉得非常新奇。可惜的是,李密并没有真正采纳、实施魏征的十条计策。
虽然李密没有采纳魏征的十策,但是,李密却对魏征的才华,非常欣赏。投奔李密之后,魏征就在李密身边担任元帅府文学参军,专门掌管文书档案。在瓦岗军中,魏征深谋远虑,是瓦岗第一谋士。
比如,李密与王世充的洛阳对决,起初,瓦岗军频频告捷。可是,魏征却看出了李密的弱点,认为这种胜利不可持久。后来,北邙山决战之前,瓦岗军中对于作战方略,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主要有三派意见:
第一派意见,以裴仁基为代表的隋朝降将,建议李密趁王世充主力倾巢而出,洛阳空虚之际;挑选一支精兵,奇袭洛阳,端了王世充的老巢。
第二派意见,以单雄信等主战派将领为代表,他们认为,王世充陈兵北邙山,主力尽出洛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主动出击,以绝对优势兵力,击溃王世充。然后,挟大获胜之势,一举攻克洛阳。
第三派意见,则是魏征所提出的,在他看来,王世充目前已是强弩之末,撑不了多久。所以,当下最明智的决策是,坚壁清野,避战不出,消耗掉王世充最后的元气。等到王世充士卒疲惫之际,大举反击,可以一战功成。
必须承认,魏征坚壁清野的策略,不失为一条稳妥之计。为此,魏征专门将自己的计划,向李密的长史郑颋和盘托出。没想到,郑颋对魏征的计策,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老生常谈。魏征听后,非常生气,说道:“此乃奇谋深策,何谓常谈?”说完,魏征拂袖而去。果然,北邙山一战,李密兵败,魏征的预言,成为了事实。
后来,魏征跟随李密,一起西入关中,投奔李唐。可是,由于魏征先前在瓦岗军内部中,地位不够突出。所以,唐高祖李渊起初并没有怎么重用他。这让魏征感到非常郁闷,因此,魏征急于得到唐朝的认可。
正好,当时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唐高祖李渊为了打通东进中原的道路,大量招抚山东一带的瓦岗旧部。在唐朝的积极招抚下,不少瓦岗军旧部,相继归顺唐朝。可是,瓦岗军旧部中,实力最大的一部,当属潼关以东的徐世勣部。不过,这个时候,徐世勣尚处于观望状态,还没有归顺唐朝。
魏征敏锐地觉察出,李唐东进,徐世勣是必须要争取的对象。因此,魏征主动向唐高祖请缨,说自己可以招抚徐世勣。于是,李渊大喜过望,立即委任魏征为秘书丞,启程前往黎阳,招抚徐世勣部。
到了黎阳后,魏征马上给徐世勣修书一封。在这封信中,魏征先是分析了眼下的天下大势,同时,魏征也具体分析了徐世勣目前的处境。他希望徐世勣可以认清形势,作出正确而又明智的决定:
公之英声,足以振于今古。然谁无善始,终之虑难。去就之机,安危大节。若策名得地,则九族荫其余辉;委质非人,则一身不能自保。殷鉴不远,公所闻见。孟贲犹豫,童子先之,知几其神,不俟终日。今公处必争之地,乘宜速之机,更事迟疑,坐观成败,恐凶狡之辈,先人生心,则公之事去矣。(《旧唐书·魏徵传》)
接到魏征的来信后,徐世勣觉得很有道理,确实,就目前形势而言,投唐是他的唯一出路。但是,徐世勣为人比较谦逊,做事非常注重分寸、尺度。因此,徐世勣特地对自己的长史郭孝恪,讲了这样一席话:
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旧唐书·李勣传》)
经过一系列思考后,徐世勣决定归唐。但是,他归顺唐朝的方式,却非常别出心裁。徐世勣委托长史郭孝恪,出使长安,带上自己辖区州县、军队、户口的花名册,交给李密,再由李密上交给唐高祖。此时,淮安王李神通奉命在山东招抚瓦岗旧部,徐世勣为了表示诚意,派人向淮安王李神通运送了一批粮食。
那么,徐世勣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为什么不直接将这些东西献给李渊,反而要让李密转交?这正是徐世勣的磊落性格,他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追求虚名富贵,占尽便宜的市侩之徒。与其自己献给李渊,倒不如让李密转交。反正这些本来就是李密的东西,自己不过是暂时保管,现在正好物归原主。
本来,徐世勣已经正式归顺李唐,一切应该很顺利才是。可是,唐高祖李渊却怎么也收不到徐世勣的降表,心中疑惑不已。就在李渊云里雾里的时候,李密将徐世勣带来的名册,上呈给唐高祖,并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部告诉给了李渊。李渊听完以后,十分感慨,这样评价徐世勣:“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
徐世勣归唐,自此,潼关以东的大部分瓦岗旧境,部划归李唐统治范围。所以,徐世勣功不可没。所以,唐朝自然要对徐世勣大加封赏。当初,徐世勣派遣长史郭孝恪,出使长安,向唐朝献地。徐世勣归唐后,唐高祖李渊任命郭孝恪为宋州刺史,与徐世勣一起经营虎牢以东之地。所得州县,马上任命官员,前去管理。
对于徐世勣,唐高祖当然不会忘记。在徐世勣献地归唐后,唐高祖李渊下诏,授予徐世勣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等职衔、爵位。不久,徐世勣又被加拜为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
不仅如此,李渊还给了徐世勣一项殊荣,赐国姓“李”,良田五十顷,甲第一区。从此,徐世勣便更名为“李世勣”,后来,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他又改名为“李勣”。纵观整个唐朝历史,徐世勣是第一位被赐国姓的开国大将。这项殊荣,是谁也比不了的。
唐朝之所以要稳定山东局势,招抚瓦岗旧部,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通东进道路,与王世充、窦建德争霸中原。而徐世勣本人在中原地区,颇有威望,且军功赫赫。所以,徐世勣归唐后,唐高祖允许徐世勣统领河南、山东各部兵马,来阻挡王世充的进攻。等于是说,徐世勣便成为了唐王朝在山东一带的军事首脑。
从此,徐世勣正式成为了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在唐初统一战争,包括后来唐朝与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到后来,徐世勣更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位极人臣,出将入相。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李勣(徐世勣)病逝,终年七十六岁。唐高宗李治闻讯后,悲痛不已,辍朝七日,追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而且,李勣去世后,陪葬昭陵,之后又配享高宗庙庭。
因为徐世勣献地归唐,确切地讲,这个时候,潼关以东的大片瓦岗旧境,插满大唐旌旗,成为李唐王朝的统治区域。亦或者说,唐朝已经基本稳定了山东的军事形势,为东进中原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现在看来,先前对李密进行恩威并施的驾驭之术,利用李密,进行政治宣传,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渊也是个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嬉笑怒骂。面对这样的成果,唐高祖李渊不禁志得意满。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唐高祖很想向李密炫耀一番。另一方面,也想借机敲打一下李密。
作为大唐皇帝,李渊怎么向身为臣下的李密,进行炫耀呢?唐朝招抚山东瓦岗旧部,刚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时,唐高祖便让李密出京,前往豳州,去接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秦王李世民。
在唐王朝紧锣密鼓地稳定山东,招抚瓦岗旧部的同时,李唐的西线战场,传来了久违的好消息。经过将近半年的浴血奋战,以及唐军将士的抛头颅,洒热血,秦王李世民的英明指挥,李唐王朝终于取得了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精锐,在浅水原击溃西秦主力,然后乘胜追击,兵临折墌城下。最终,在李世民绝对的军事压力下,薛仁杲献城投降。至此,西秦灭亡,陇西之地被纳入唐王朝的版图。建国不到一年的李唐王朝,取得了统一西北的决定性胜利。
消灭西秦的军事胜利,对于唐高祖李渊来说,简直就是喜上加喜。在政治、军事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李渊打算借着唐朝西线大胜的契机,向李密好好地炫耀一番,让他见识一下大唐的实力。
正好,李世民统领大军,消灭西秦,稳定陇西局势后,率领唐朝西征大军,班师回朝。此时此刻,李世民正在班师凯旋的路上。于是,唐高祖便委派李密,前往豳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迎接秦王李世民。
为什么要让李密前往迎接李世民,以及西征大军?唐高祖李渊的目的,主要有两点非常重要的意图。
第一,敲山震虎。从头至尾,唐高祖对李密的戒心,始终没有放下。尽管他对李密进行恩威并施的策略,但是,李密一直不甘寂寞,蠢蠢欲动。现在的安分、蛰伏,不过是在等待重新叛唐的时机,这才是李渊最担心的。
面对李密的野心不死,为了防患于未然,李渊决定利用此次西线大捷,唐军班师凯旋,导演一出好戏。通过这次大军班师回朝,向李密好好展示一下大唐的军威。也是警告李密,如果你还能认清形势,最好安分守己;不然,凭借大唐如今的实力,灭掉你,还不是举手之劳。
第二,顺便让李密见一见年轻的秦王李世民。要知道,此次西线大捷,李世民一战成名,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绝地反击,一举荡平西秦,取得了空前胜利。从此,李世民的名字,成为了各路反王群雄的一个噩梦。
可是,当时的李世民,不过也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统帅,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李渊委派李密,前去迎接李世民,也是要让李密明白一个道理:后生可畏。李密一向自视甚高,成天眼高于顶,这次不妨让他开开眼界,去见识一下自己这个李家二郎的风采,让他也明白“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
本来,李密刚开始并没有将李世民放在眼里。他认为,李世民即使再能打仗,再怎么用兵如神。此时,也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黄口小儿。可是,李密自己是什么?他是曾经叱咤风云的瓦岗军领袖、反隋盟主,手握三十万瓦岗雄兵。甚至,一度与帝王大业离得那么近。年轻的李世民,和他比起来,还是稍微嫩了点儿。
所以,最初的时候,李密对李世民,难免会有凌傲之气。然而,等到了豳州,亲眼见到李世民后,李密立刻改变了原先的看法,顿时感到了一阵潜在的危机感。那么,李密究竟看到了什么?据史书记载:
上使李密迎秦王世民于豳州,密自恃智略功名,见上犹有傲色;及见世民,不觉惊服……(《资治通鉴》)
与其说,李密感到危机感;倒不如说,李密被李世民所征服。怎么回事呢?李密刚到豳州,李世民率领西征大军,随即赶到。结果,李密一见李世民,心里不禁叹为观止。作为一代枭雄的李密,目睹李世民龙凤之姿的风采,再加上李世民本身的气质与魅力。他没有想到,大唐西线大捷的统帅,竟是这样一个英姿勃勃,卓尔不群的少年英雄。
李密越看李世民越喜欢,颇有一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觉,他觉得,李渊有这样的儿子,唐朝有这样一位战神,何愁不能统一天下!李密非常感慨,为什么眼前这个年轻人,不是自己的儿子呢?想到这里,李密不由有些情绪激动,然后,忘情地对唐将殷开山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评价李世民:
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祸乱乎?(《旧唐书·太宗本纪》)
虽然这段评价只有寥寥数语,但却是非常高的评价。在李密看来,李世民将来必是一代英主。平定四海,终结乱世的重任,将会由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去完成。本来,李密之前还有些看不上这个二十岁的娃娃。没想到,见到本尊之后,反而被李世民的气质、魅力所深深征服。
这样一来,唐高祖李渊的意图,也就达到了。此次豳州迎接秦王,不仅让李密见识了大唐的军威,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同时,也让李密目睹了秦王李世民的勃勃英姿、盖世豪情。可以看出,李渊这是一箭双雕,略施手段,使得李密对于能否东山再起,产生了怀疑,暂时压住了李密躁动的内心。
从武德元年(618年)九月,李密兵败北邙山,被迫投奔李唐;到十一月份,唐高祖李渊利用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影响力,逐渐稳定山东局势,招抚瓦岗旧部。那么,如何总结这段时期,李密投奔唐朝后的处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虎落平阳,寄人篱下。自从进入长安,李密等于就进入了李渊为他设计好的“金丝笼”里。
一方面,唐高祖给了李密很高的待遇,可是却时时刻刻提防着他,不让李密掌握实权,不给他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另一方面,李渊则利用李密的影响力,积极进行政治宣传,使得大量的瓦岗旧部,归顺唐朝,为唐王朝东进中原奠定了军事基础。等于是说,李密在为唐朝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进行了一次投石问路的试水。
或者,通俗易懂地来说,李渊之所以目前还留着李密,是因为他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他就是一枚棋子。有朝一日,李密失去了他的利用价值,唐高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丢弃他。李渊不是没有起过杀心,不过是碍于形势,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旦时机成熟,李渊会毫不犹豫地除掉李密。
同样,于李密而言,也是如此。他曾经是一呼百应的瓦岗军领袖,如今却虎落平阳,寄人篱下,落得如此田地。这样巨大的反差,李密的心里真的平衡吗?他真的会甘心吗?当然不会。
以李密的秉性,他一向自诩英雄,以定鼎帝业为终极目标,绝不甘心做他人的陪衬。况且,寄人篱下的日子,也让李密郁闷不已,他早就受够,不想继续留在唐朝了。应该说,这个时候,李密叛唐之心的萌芽,早已悄然产生。现在,李密一直在寻找一个由头,离开长安,重新拉起大旗。
那么,李密会怎样离开长安呢?为什么李密一世英雄,这次却没能东山再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最终又是如何一步步踏上了不归路,落了个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