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治病当以两本为第一要义,生死关头救阳为急,我能听到中药心声,姜太孙,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邵咧嘴一笑:“您给说说?”
季修文也是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慢性肾功能不,除了我刚开的方子外,还有便是扶阳法。”
见几人都有些好奇,陆轩只好迅速说道:“慢性肾功能不是由于肾脏功能疾病等原因导致肾功能恶化,引起肾脏排泄分泌及调节机能的减退、水与电解质的紊乱和氮质血症。
临床表现为:轻度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头晕,头痛,尿比重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贫血。并伴随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多方面的症状。”
“当然,这属于西医方面的理解。”
陆轩顿了顿,继续说道:“慢性肾功能不的中医病机认识,认为慢性肾衰竭属于中医“癃闭”、“关格”、“水肿”、“虚劳”等病。”
刘邵等人点点头,其他几个虽然陆轩并未提及,可关格一词他们还是记得比较清楚的。
“本病病位在“脾”、“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胃阳气需依赖肾之阳气以温阳,脾胃之阴依靠肾中元阴以滋润;脾胃后天运化水谷精微,可助肾主水之功,相互滋助生发。
只有肾阳旺盛,温煦气化有源,脾胃得其温阳,收纳旺盛,则能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
“不过……”
陆轩话锋一转,方才继续说道:“不过慢性肾功能不病因错综复杂,出现这种病症的人往往不是一时半会就出现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中医常说久病而致肾气虚,气化不足,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常,进而肾阳更虚。
脾胃失其温煦,气化不行,中阳不振,导致脾肾阳虚,而见畏寒肢冷、腰酸腰痛、乏力、纳差等症。
阴寒内聚,上犯脾胃,运化失司,以致水饮停滞于中焦或外溢皮肤。
临床可见呕恶,纳呆,不思饮食,小便不利,腹胀等症。“
说到此处,陆轩顿了顿,看向几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中医圆运动理论这本书。”
他的目光从季修文身上移开,落在了刘邵身上。
季修文学的就是中医。哪怕不记得《中医圆运动理论》中的内容,但也看过一些,印象肯定有的,至于李老头父子俩,怕是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好奇,自然不会去买这类的医书看,而刘邵,对中医比较好奇,会去看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见陆轩看向自己,刘邵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买了,没看。”
“买了有空就看看,不能完理解其中的道理没关系,能记得一些,也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回头一定看。”
陆轩一看他这态势,不看的可能性比较多。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刘邵不是医生,学的也不是这个,看不看倒也无所谓。
至于季修文,这家伙近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内经》,再让他去研究《中医圆运动理论》的话,分身乏术。
想到这里,陆轩继续说道:“《中医圆运动理论》认为人身气血、脏腑是一个整体大小圆运动,循环无端。
圆的运动依赖风木之温化,而风木之温化必赖以土(脾胃)及土下之阳热(肾阳),此阳热实为金降、土伏、水藏之热。
然降贵能升,沉贵能浮,藏贵能,。中气贵能旋转。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扶阳派大医李老先生也曾讲过,治病当以顾护人的两本为第一要义,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因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扶阳才是第一要务。
总而言之,本病以脾肾阳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正虚与标实相互抗衡,治疗时当以扶阳为本,标本兼顾,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我好像听懂了那么一点。”刘邵突然间抬头说道。
“哦,你说。”陆轩示意道。
刘邵思考了一会,道:“按照陆医生您之前说的,再说到这扶阳之法,治疗的话好像都是以补肾阳为主,只是这其中有什么区别我就不太明白了。
同样都是补肾阳,为何大叔的情况就不能用扶阳派之法?”
“问的好。”
陆轩拍着大腿道:“无论是我刚刚开的药方,还是扶阳派的方法,的确,旨在扶阳,不过其中却是有所区别,而最大的区别便在于一味药。”
“什么药?”
“附子!”
陆轩解释道:“我给大叔开的方子属于温补肾阳为主,速度相对较为缓慢,而若是加了附子,扶阳的效果自然会好很多,但同样的,速度也快,欲速则不达,除非大叔的情况太过严重,不得不以扶阳为主。
有的患者比大叔情况更严重,身浮肿,那个时候就必须要用到附子,救人为主,就像大医李老先生说的,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说明什么?
说明救人的时候,可以暂且不去考虑其他的,人都救不了,也没必要去想着用了附子会怎么样。”
“现在明白其中的区别了吧?”
“明白了。”
刘邵点点头,咧嘴一笑:“说到大医,陆医生在我心里是跟李老一样的大医。”
“我跟李老可还没办法比。”
陆轩自嘲一笑:“我与李老,那完就是星光不敢与日月争辉。李老在中医界的地位就如同五岳之首的泰山一般,备受尊崇。可谓是我国古中医学派的开山祖师,他在救治急症上采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施以重剂,往往收获奇效,挽救了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更是被称为“现代张仲景”。
四五十年年临床一线的实践,自创了20多张中药方,特别是方药“破格救心汤”更是成就了李老李附子之名,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著名国医大师邓老更是盛赞他为“中医的脊梁”。”
“李老给人看病看了一辈子,救的人比认识我的人都多,更是不知道多少次自掏腰包给患者治病,担任院长的时候,更是如此,我这才坐诊多长时间?救了几个人?”
“而且……”
陆轩吸了口气,继续说道:“李老的伟大不仅仅在他救了多少人,还有就是他的那些方子,告诉我们这些中医人,中医药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你如果真的对中医感兴趣的话,不妨去找找李老先生的著作,不过看看就行,别乱学,李老李附子的称呼可不是白来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