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天启大裁军,帝师赴辽东(求追订月票)
吴地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天启大裁军,帝师赴辽东(求追订月票),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吴地书生,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inf 冯铨一直以为崔文升走的是魏忠贤的路子,没想到他居然是李献忠的人。
看来这位辽国公并没有看起来那么与世无争。
冯铨通过田尔耕知道享誉京师的“天上人间”其实就是李献忠的产业,只是他没想到辽国公的手居然早就已经伸到江南来了。
不但南京有天上人间,就连南京的镇守太监也是他的人。
如今崔呈秀是“九千岁”魏忠贤身边的第一红人,自己得罪了崔呈秀能不能活着离开江南都是一个问题。
即使崔呈秀不对自己下手,自己在江南抓捕了这么多东林党人,恐怕这些东林党也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
天下之大,其实已经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
他说道“冯某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官职在身了,辽国公还能看得上在下?”
崔文升则笑着的说道“辽国公看中的是冯大学士的才华,并非是您的身份。”
“南京礼部尚书韩日缵已经回乡丁忧了,咱家会向魏公公举荐冯大学士接任的!”
冯铨有才不假,不然日后他也不可能在明清两朝都担任大学士。
满清入关后冯铨深得多尔衮的信任,作为“北党”的领袖,冯铨甚至在顺治朝开启了“南北党争”。
不过目前李献忠看中的的却是他的身份。
主要是李献忠在朝中实在是无人可用,虽说熊廷弼也是内阁大学士,不过以“熊蛮子”的脾气性格,很难将他推到首辅的位置上。
而且熊廷弼非翰林出生,能入阁已经是破例了,想要再进一步根本就没有可能。
相对来说这个冯铨则是“根正苗红”,如今又在人生的低谷期,将来李献忠完全可以将其扶持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上。
说实话,对于留在江南冯铨还是有不少顾虑的,毕竟他在江南得罪了这么多人。
不过如今有堂堂南京守备太监崔文升的支持,又抱上了辽国公李献忠的“大腿”,他也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
当然最让他心动的还是南京礼部尚书这个官职。
因为大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内阁首辅必须担任过礼部的正堂。
此前他之所以拿不下内阁首辅的位置,一个方面是由于崔呈秀等人造谣,说他是靠“男色”上位。
还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没有在礼部担任过正副堂官。
如今辽国公此举无疑是在告诉冯铨,有朝一日会让他重新回到内阁,甚至是当上首辅。
对于“九千岁”魏公公他真的是有些心寒了。
于是冯铨说道“那在下就谢过崔公公以及辽国公的栽培了!”
崔呈秀没有想到冯铨居然在这几天对崇明岛发动了一次突袭。
而且还成功的攻上了崇明岛,不过官军居然遭遇了一次惨败。
本以为经过这场大败,冯铨肯定是彻底翻不了身了。
没想到冯铨居然得到了南京镇守太监崔文升的举荐。
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在回到京师后,也积极为冯铨说情。
田尔耕同魏良卿的关系也非同一般,魏忠贤念及此前冯铨打击东林党出力颇多也就准了他这个南京礼部尚书。
这让崔呈秀感到十分不爽,如今他已经同冯铨彻底撕破脸皮了,整人不死很容易遭到对方的报复。
不过现在既然木已成舟,也就只能先让冯铨在南京养老了。
自己现在是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又递补进了内阁,还能怕了冯铨一个南京礼部尚书不成?
眼下最棘手的事情还是要尽快解决苏州商人罢市的问题。
此前他在淮杨巡抚任上同江南的商人还是有一点交情的,如今苏州这个局面不适当的做出一些让步是不行了。
很快他便在徽商的牵线搭桥下同苏州本地的士绅商人进行谈判。
崔呈秀深知谈判的精髓,其实谈判并不是一种索取的艺术,相反这是一种妥协的艺术。
冯铨年轻气盛,太追求完美了,所以容易将矛盾激化。
崔呈秀同意将浒墅关的工关税,门税,过坝税,船税等税率减半。
此外对于支持收税的大商户,如果当年纳税的银两超过1万两,第二年直接少征一成的税。
并同意重新核定市肆门摊税,苏州的商会可以派出代表同税监共同协商各家商铺每年的税银。
崔呈秀不愧是经常同这些商人打交道,这些举措很快就被苏州的商人给接受了。
苏州的商户也开始恢复营业。
不过眼下最头疼的还是崇明水寇的问题。
根据袁可立的禀报,岛上的水寇人数众多,登岛的两千五百官军不过几个时辰的时间就被水寇给消灭了。
估计岛上至少有数千贼寇,绝对不是原来说的几百水寇。
而且水寇不但拥有3艘大型西洋帆船,岛上还设有炮台,水寇还拥有许多鸟铳。
若是要强攻崇明估计至少也得准备上万兵马以及大量水师战船。
他建议对水寇进行招安,这样既能快速解决长江口被封锁的问题,也能节省大量的军费,减少官兵的伤亡。
尽管袁可立说的十分委婉,但是崔呈秀听的出他的弦外之音,意思是即使去剿匪也不一定能打的赢。
若是没有冯铨上一次的登岛作战,兴许他还有彻底剿灭这股水寇的心思。
如今这种局面下,再去剿匪明显不合适。
对他来说剿灭同招抚同样都是大功一件,没有必要选择风险更大的剿灭。
当然赴崇明谈判这种危险的事情崔呈秀自然不可能亲自前往,不过苏州当地的官员他又不放心,于是刚刚投靠自己的阮大铖便担负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阮大铖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他是东林大佬高攀龙弟子,同时也是左光斗的同乡,凭借这些关系阮大铖很快就在东林党中崭露头角。
之后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
不过自从左光斗被杀,高攀龙被罢官后,他就受到了东林党人的排挤。
阮大铖在一气之下,索幸投靠了阉党。
这次赴崇明招安可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阮大铖自然是格外的上心。
很快他就在苏州富商刘子光的陪同下赶赴崇明对这些太湖水寇进行招安。
当阮大铖在崇明码头看到了水寇的战船同炮台,以及数千衣甲鲜明的水寇时也是大感震撼,他原本以为是袁可立故意“放水”,如今看来这群水寇是真的不好对付。
按照原本崔呈秀的意思是将这群水寇给招安了,给一个官职让他们到别的地方去驻守,朝廷另派人接管崇明县。
但是现在“浪里飞”坚持要求自己在崇明驻守,不过他们同意朝廷派官员来接管崇明县。
阮大铖也不敢擅自做主,只得将水寇的要求带回苏州府,让崔呈秀做决定。
崔呈秀也不愿意在江南多做耽搁,毕竟现在苏州的税收已经恢复征收了,他长时间不在京师容易出事。
冯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后在收了商人们的一些“孝敬”后,崔呈秀还是完成了这次招安。
水寇“浪里飞”被任命为崇明参将,其麾下的水师以及三千人马被招安成了明军。
随着崇明岛由这些明军把控,这里也成为了东琉球公司的进货地。
苏州的商人们将大量的商品送到崇明,然后郑芝龙用高于市面两成的价格收购。
苏州的商人还出资扩建了码头的港口的码头。
至于此前苏州百姓暴乱打死锦衣卫的事情,崔呈秀还是需要给田尔耕一个交代的。
于是苏州的商人们花钱找了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五个人前来顶罪。
最终这五人直接被崔呈秀直接在苏州给斩首了。
不过做为苏州百姓反抗阉党的典型,江南的士绅富商都对这几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商人们不仅出钱给这五人修建了墓碑。
复社的领袖张溥更是为他们写了一篇《五人墓碑记》,记述和颂扬了苏州百姓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张溥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崔呈秀在苏州商税上做出的让步以及“浪里飞”等人被招安,被视为复社领导苏州百姓反对阉党的一次重大胜利。
而这篇《五人墓碑记》也使得张溥同复社的名气逐渐变大,在江南大有取代东林党的趋势。
张溥等人也意识到了武装斗争让的重要性,不然面对阉党的屠刀他们只能被乖乖地被宰割。
而散尽家财招募义军的吴江富商沈正宗也成为了复社的核心人物之一。
这些商人通过崇明的走私,累积财富,并不断招募私人武装,使得苏州地区的团练人数暴增。
当冯铨听到这些消息时,更是破口大骂道“崔呈秀此举误国啊,他这样做表面上暂时平息了苏州的暴乱,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尤其是崇明的这支精锐水寇,没有将他们斩草除根,将来恐怕要出大乱子。”
崔文升看到冯铨这副生气的样子,就知道他还是没有放下怨恨,不过现在必须要让他明白自己的使命。
崔文升说道“这天下乱一些也无妨,若是真的天下太平了,哪里有我等发财的机会?”
“恐怕辽国公都要被陛下召回京城做一个富贵国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