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汤豆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8章 486【命似朝霜】,九锡,上汤豆苗,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陆沉安静地听着,其实他也很好奇这位君王的过往。</p>
<div class="contentadv"> “做一个闲散皇子没什么不好,吃喝不愁,荣华富贵,又没有赈济苍生的压力。那时候我曾经想过,或许这辈子就这样了,生前浑浑噩噩,死后不值一提。”</p>
李端忽地一顿,转头问道:“你可知道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p>
陆沉老老实实地答道:“臣不知。”</p>
李端沉声道:“我在想为何先皇明明知道大齐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却从来不肯稍作改变。河洛城里纸醉金迷,权贵们夜夜笙歌,而街上路旁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一边是金山银海堆出来的盛宴,一边是百姓们碗中像白水一般的清粥,我觉得这样不对。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我连先皇的面都很难见到,更没有在他面前直言进谏的资格,所以我只能选择逃避。”</p>
“那时候幸好许家颇有财力,我那位岳丈四下活动,终于给我换来一个出京的机会,以巡视现今定州地区灾情的名义离开河洛。我在定州杀了一批贪官污吏,惩治了一批不法商贾,但是这对大齐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元康十一年,景军攻破河洛,同时派军到定州追杀我这个漏网之鱼。于是我一路南逃,从定州到淮州,又从淮州渡江南下,先是去了忻州,然后往道州、贺州、湖州跑了一圈,最后终于在永嘉城停下脚步,因为我在这里见到了左相和荆国公。”</p>
李道彦和韩灵符,陆沉心中浮现这两位老者的面庞,不由得生出一阵感慨。</p>
他可以想象在那个兵荒马乱人人自危的环境里,这两人的出现对于天子的意义。</p>
李端继续说道:“南逃路上无比狼狈,最艰难的时候我身边只有两名忠仆。然而这不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我永远都无法忘记,那些死在景军铁骑屠刀下的大齐百姓,那些曝尸荒野无人在意的累累白骨,那些为了活命、为了换取一块饼就卖儿鬻女的苦命人。”</p>
“这些是我亲眼所见的惨状,还有很多我不曾亲历的悲剧,比如景军在江北大地制造的数十次屠城之举。景廉人确实残忍暴戾,然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不是他们,而是掌握着至高无上权柄的李氏皇族。”</p>
“每思及此,我便辗转难眠。”</p>
这一刻他的声音无比低沉黯然。</p>
陆沉看见了一个和往日稍有不同的天子。</p>
有些软弱,有些怅惘。</p>
他认真地说道:“陛下,往事已矣,您这些年宵衣旰食足以对得起大齐亿万子民。”</p>
李端的脸色和缓稍许,缓缓道:“十四年来朕一直告诫自己,要谨记先皇的教训,如今看来,朕做得还算凑合?”</p>
陆沉不太理解他从“我”到“朕”变化自称的深层原因,不过仍然正色道:“臣不敢妄议君上,但是臣敢说陛下绝对是位好皇帝。”</p>
“能够得到你这个评价,朕还是很开心的。”</p>
李端微微一笑,随即岔开话题道:“你之前提过壮士断臂,厉天润也在奏章中请求以他为诱饵,两种法子各有优点,不过朕觉得或许有一个更好的办法。”</p>
陆沉一怔。</p>
李端看着视线中萧索的枯木,缓缓道:“朕不懂兵法军事,这些年从来不会对将帅们的谋略指手画脚,只要大部分人都认同,朕便会允准推行。朕知道将在外的道理,所以一直会给厉、萧等人很大的自主权,并且尽量让他们免去后顾之忧。只不过这一次朕还是会否决厉天润的奏请,不光是因为朕希望他能多活两年,还有一点是朕觉得庆聿恭不会轻易上当。”</p>
陆沉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p>
厉天润的策略基于两个重要的理由,其一是靖州军主动出击,对于庆聿恭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正面较量的机会。其二则是庆聿恭有心结,当年的蒙山之战是景军首次遭遇损失万余主力的惨败,当时景军的主帅正是庆聿恭的父亲庆聿定。</p>
只要厉天润露出破绽,庆聿恭应该不会放弃正面击败他的机会。</p>
片刻过后,陆沉冷静地说道:“陛下之意,厉大都督率军出战可能也在庆聿恭的预料之内?”</p>
“朕不能确定。”</p>
李端微微摇头,随即徐徐道:“不过相较于厉天润抛出的诱饵,朕觉得景国皇帝和庆聿恭肯定更在意另外一件事。”</p>
陆沉心中一动,面色有些沉重。</p>
李端微笑道:“你说,在北边那两位人杰看来,大齐皇帝驾崩的影响是不是更大?说不定大齐边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立刻军心涣散,在战场上不堪一击。”</p>
陆沉颤声道:“陛下……”</p>
“莫慌。”</p>
李端神情温和,此刻看着他的目光格外亲切,继续说道:“朕当然不会玩诈死之类的把戏,朕乃大齐天子,岂能拿天家的信誉当做儿戏?只是…陆沉,朕真的活不了多久了,与其躺在床上挣扎求生,不如趁这个机会给北边的敌人设一个局。”</p>
“让骄横霸道不可一世的景军给朕殉葬,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p>
他轻声笑了起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