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化融合结盟对抗(三),战国野心家,最后一个名,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墨家觉得,也正是这么个道理。

既然道家要求“返璞归真”,复归自然状态下人的本质,那么就该先跑到人异化的巅峰时代,从而才能继续一步就是“物极必反”,才有机会在遥远的将来做到“返璞归真”。

物极必反嘛,只有达到人异化的巅峰,才能在下一步返璞归真,达成“真我”。

道……是看不见的手。不只是用于经济,一样可以借用到万物法则。

如今诸夏正处在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每个人都在这个时代内沉浮,这一次大争辩要解决的就是百家同义这件事:是要认识客观规律并且加以利用?还是以人定的、可变的、具有明显阶级性的道德来指导天下?

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永恒的?

这也正是墨家和儒家关于“德何以德”的争论,道德是永恒的?还是客观规律是永恒的?道德是有阶级性的?还是道德是全民通用的?礼法是不是平民应该遵守的德?

这个问题不解决,墨家和儒家两边就不可能握手言和,所以墨家更倾向于借助道家的“道之永恒”来解决问题,反正道家墨家都反儒,两边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然盟友。

只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才能指导社会的发展。力学法则不会变、化学原理不会变、可道德会随着时代和阶层而变。

假使道德不变,意味着统治阶层不变,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死的循环。

欲有德,先失德。

欲大治,先大乱。

失德之后,一切空白,方能立新。

是等待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条件下的“万物自化、德自成也”;还是“理性的说知去判断什么才是符合新时代的德”,那就是将来的墨道之争了。

现在则是墨道同盟一起对抗儒家的圣人礼法之德。

墨家讲“我有天志如匠人之有规矩”,道家讲:“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本身天志这东西,是分两种的。

墨辩中的天志,是数学、光学、几何学、静止力学、辩论学、逻辑学这些东西,这算是理科的天志,是理科的“道”,永恒不变以万物为刍狗的道。

而入世的天志,则可以认为是社会科学。

墨家是入世的,所以在社会这个天志上,墨子讲评断一件事是否合于天志要看“使人富、使民安、使人增”,被适修正为“社会财富总和的增加、公平、人口增加”这三点,这是总纲,在总纲之下便可以利用思辨逻辑和理性进行推理。

以天志助人事,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永恒不变的道,来实现人的自我需求和欲望。

留下了这三表作为目的。

留下了逻辑学推理作为方法。

这就已经足够为将来的改变做准备,方法是固定的、确定的、研究真理的方法,那么“真理”也就只能是阶段性的“真理”,是可以被更改的,因为天道永恒不变,所以如果得到的结论和观测的结果不符,只有一种可能:弄错了,因为天道不变。

这就像是墨子说“力、物之所以奋形也”,是说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但是经过适做了几个实验后这句话没有变,但是解释起来的意思就变为了“力是物体改变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天地间的规矩是物趋向于保持原本的状态”。

这个实验是在墨子去世之前做的,其结果对于墨家是至关重要的。

十分重要,重要到天翻地覆。

重要的不是墨子承认了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结论。

重要的是墨子承认了适总结出的方法和以验为先和理性推论糅合的方法。

这个改变的重要性,意味着“方法”本身的法理性是大于“结论”的。

从那一刻开始,墨家理科天志的”方法“,高于已有的一切”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时空小说相关阅读More+

数字入侵

白面黑厮

副本入侵者

癫不二

万能数据

鸿尘逍遥

单挑荒野

很废很小白

科技翻译家

风啸木

我的世界编辑器

虚无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