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国险多马,春秋我为王,七月新番,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无论是季嬴,或是仲信和叔齐,都在猜测,如今赵无恤的仓禀中,粟木大概已经满得溢出来了。
他们却是错了。
若是有人能进入看守严密的成乡府库,就会发现,这里只是堆了些草秣和保底的粮食,还有一些暂时存放的大袋麦粉。其余地方依然空空如也,可以让耗子列队行军。
在计侨用“周髀数字”划得密密麻麻的竹制账目上,今年的冬小麦,一共有四万石的收成:其中公田占了将近八千石,其余私田三万两千石,按照无恤设置的二十分之一税率,府库共获不到万石。
一个六口之家,一年食粮百石,也就是说,这些麦子,若是全部做成麦饭,仅仅能让百户人家吃饱,或者供养一个旅五百名兵卒。
赵无恤当然不会这么用,他将这些麦子统统运到了磨坊,陆续磨出麦粉,累死了数头骡马都不停歇。
于是靠近溪水的匠作区,热闹非凡,大袋大袋的麦粉被扛出装上牛车运走。
赵无恤可不是那种一旦有了收成,就将粮食全部堆家里,天天数上几遍的土财主。他要做的,是继续推动贸易线,进行“扩大化再生产”。
粟麦堆满府库又能如何,除了看着有安全感,除了让它们慢慢腐烂掉,还能有什么用途么?
货物和金钱,只有流通出去,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实际上,经过半个多月来,子贡在下宫邑市上的四五次售卖麦粉后,售出四百余石,一共收获了粟米近万石,帛布近百匹!
除去分给商队的十分之一利润,赵无恤将其中的大半收入,又委托子贡,在下宫周边就近购买了一些打制工具的铜铁,以及牛马牲畜。
早在数十年前,晋平公就曾说过:“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
这位和楚灵王一南一北,堪称无双逗比的国君认为,晋国拥有三个有利条件,就足以无敌于天下。
其中第一二条,就是“国险而多马”。
春秋时的河东之地,也就是后世的山西,还没有后世那么繁华和人烟稠密,许多地区还处于半耕半牧状态,诸夏与戎狄杂处。尤其是赵氏、范氏、知氏近几十年来新征服的晋阳、东阳、鼓、肥等地,多马、牛、羊、旃裘、筋角等物资。
加上赵氏祖先以饲马起家,所以牛马较别处更为便宜。当年郑国的爱国商人弦高,就是从晋国赵氏的领地上购买了牛马,再卖到黄河以南的周室去,半路碰到了大摇大摆玩“偷袭”的秦国人……
一般而言,在下宫左近,一头壮实的耕牛抵粟米50石,一匹健康驮马也抵粟米50石。
至于那些能骑乘奔驰,或者拉沉重驷马战车的良马,少了400石粟米,休想换到,而且也别想用草秣糊弄,时不时还得喂粮食。
所以,赵无恤的轻骑士目前只能维持三四十骑的规模,原因很简单:养不起。
……
ps:春秋物价是根本没法查的,只能按照《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用汉朝数据反推。
汉代的粟米正常价格应该是一石60——120钱之间(五铢钱),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80好了。
西汉马匹根据品种优劣,价格在4000钱——33000钱不等,所以认为劣马驮马是粟米的50倍,比较好的战马是粟米的400倍。
牛在4000钱左右,就算粟米的50倍。
对了,秦国金(半两钱)布的换算比例是11:1
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