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无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章 美国Vogue,电影教师,青城无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张然早知道王大仁会这么问,笑着解释道:“科幻电影在题材上追求虚幻,手法上却追求高度写实。在电影里需要构筑一个世界,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后,必须全方位地构造出这个世界的建筑、车辆、居室内的部家俱陈设、人们的服装发型……所有这些都会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到。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不可能由我一个人完成。我需要优和秀的艺术家合作,一起来构建整个世界。我看好你在服装设计上的能力,你就是我要找的设计师!”
王大仁心里挺美,眨了眨眼睛:“你这么说我感觉压力很大!”
张然知道王大仁是在开玩笑,只读了两年就敢从帕森斯的人绝对不会被一部电影吓到,更不会失去自信:“真正的天才是不会感觉到压力的,对他们来说只会有动力,不会有压力。”
王大仁笑了起来,他觉得张然说得是他自己,他对这个人越发佩服了:“我愿意做你的设计师,不知道你对设计有什么要求?”
张然沉吟道:“我的要求很简单,设计要极简,不要花哨的东西,剪裁和拼接处要有工业设计感。部分设计我希望加入中国元素,因为电影里的世界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世界,没有中国元素会很奇怪。”
王大仁这下有点压力了:“我是在美国长大的,对中国文化理解相当有限,要做这种设计有困难,不过我会尽力尝试。不知道你对中国元素的设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张然笑道:“两种不同文化和理念要融在一起确实很难,不过我相信你有驾驭能力。我不希望看到堆砌中国元素,龙凤、刺绣这些都不需要。我想要的是一种理念。举个例子来说,你在设计的时候喜欢用黑白两色,只不过你对颜色的分割采取的是直线。如果用一条s形的曲线将服装上的黑白区分成两个区域。那是不是太极的感觉就出来了?观众一看,就很中国!我希望看到的是这样的设计。希望看到中国的理念和内涵,而不是元素的堆砌。”
王大仁怔了怔,苦笑道:“这个要求更高,不过我可以试试。那个,不知道能把你的设计稿给我两张吗?你的设计中国元素融合得非常完美,对我或许是个参考。”
张然笑着道:“都给你吧,我留在也没用!”
从餐厅出来,已经快晚上十点了。张然看到了远处的康泰纳仕大厦。不由问道:“不知道能不能去《vogue》去参观,《vogue》可是时尚的圣地。”
《vogue》肯定是不可能让普通人去参观的,否门槛早就被踏烂了。不过张然现在是自己的老板,王大仁自然不会拒绝:“每天我跟格蕾丝说,有一个中国设计师想要拜访,她会帮忙的,明天我给你打电话!”
张然知道王大仁说的格蕾丝是格蕾丝-柯丁顿,《vogue》的创意总监,是在美国《vogue》的二号人物:“行,我等你消息!”
……
张然抬起头。打量着面前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深蓝色大楼,时代广场4号康泰纳仕大厦,这是全球最大的杂志出版集团康泰纳仕的总部所在地。作为康泰纳仕旗下最具影响力的时尚杂志。《vogue》美国版的办公室自然也在这里。
后世那部以时尚闻名的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讲的正是美国《vogue》的故事,电影中银发女魔头米兰达的原型正是《vogue》的主编安娜-温图尔。
张然走进康泰纳仕集大厦,就看到了站在入口处的王大仁。他过去打了个招呼,在前台作了登记,然后跟王大仁进了电梯。
王大仁按了十二楼的按扭,电梯就快速地往上飞驰。走出电梯门,一扇玻璃门就在眼前出现,玻璃门后则立着一面由米色大理石砖打造的不透明墙面,上面写着“vogue”五个黑色的字母。墙的前面有一张棕色的接待桌。站在桌子后的是一个穿着黑色职业的年轻女人。
王大仁走到了前台道:“这是中国来的设计师,我要带他去见格蕾丝!”然后带着张然绕过那面米色的墙壁。走进了vogue的办公室。
vogue的办公室跟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的布局很像,走廊两侧被透明玻璃墙划分成不同的办公区域。走廊中走动的人都带着小跑。一个个急匆匆的,跟战场似的。四周是打印机嗡嗡的响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职员们奔跑的脚步声,以及急促的叫喊声。
vogue给读者建立了一个豪华、没有瑕疵的梦想天堂,但真实世界的vogue总部平时也是像普通车间一样一团乱的,不过眼前的场景和《穿普拉达的女王》倒是非常像。
张然很想问王大仁,安娜温图尔是不是真的像米兰达那样冷酷。不过《穿普拉达的女王》小说好像还没出版,要是自己问温图尔和米兰达像不像,估计王大仁会反问自己,米兰达是谁?
作为实习生王大仁的座位旁边是时装组临时搭配放置衣物的场所,有各大品牌的服装在他的旁边挂在衣架上。
走到时装组,张然看到一个满脸郁闷的黑人正在抱怨:“我想自杀!”
和黑人对话的是一个瘦削苍白、有着醒目红发的老太太。她脸上满是疤痕,看上去有点恐怖。张然知道这就是格蕾丝,年轻的时候是个特别漂亮的模特,后来因为车祸毁容了。她的第一任老公是周英华,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儿子,两人生活了三年,最终因为文化差异而分手。
格蕾丝同情地问道:“为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