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脱离,三国志之大白天下,何子易,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白点点头道:“如果只有这般想法,那南阳何氏这就好办了。大将军既然身故,则朝庭权力必有大的变动。你我不知继任之人对何氏是何种观感,未免遭受其的忌惮与打击,唯有速速解散府中的其他奴仆,只留十数名忠心耿耿的奴仆听用。收拾好家中的金银细软,不可太多,其余可全部散给雒阳百姓。清空大将军府,准备搬离,让给新的掌权者使用。之后或者回南阳老家,或者随我前往北海国皆可。”
何咸一愣,问道:“我何氏若离开雒阳城,那太后姑母与皇帝呢?还有父亲与叔父的后事呢?”
何白叹道:“世间多闻新人笑,有谁在乎旧人哭?大将军兄弟既逝,除了我等之外,又还有谁人会记得他们。而子全你们做为家族的希望,能够平平安安的脱离事非之地,便是他们在天有灵,也会认同我的见解。”
“至于太后与皇帝,他们都是此世间最为尊贵之人,一般人谁又敢害了他们。纵然因为没有大将军的支持,有可能会在朝中有些囹圄,但皇帝成年之后,必与桓灵二帝一般,重掌权柄矣。”
何咸本无多少主见,左右无法,只能同意何白的意见了,何白又道:“朝中虽有变故,但我远征青州之事却是大将军生前所安排的,已经拖了许久,却不可再拖下去。我决意即刻拔营出征,子全若是欲往北海,可速回雒阳准备,待我军至,便可一同离去。”
何咸大惊,问道:“走得如此匆忙?皇帝还未找到,安危尚且不知,朝庭亦还未稳,我等就远离京师,此非人臣之道也。”
何白叹道:“你我若不是何氏子孙,倒也不用如此,一切皆可按人臣之道行事,可是你我却偏偏属于与皇室极近的何氏,趟若迟了,恐有大祸矣。”何咸大骇,只得同意何白的安排,又重新与张璋回城去了。
何咸前脚刚走,何白就下令全军拔营,准备出征。有夕阳亭百姓闻知消息,请耆老前来营中拜问主君的动向,何白告知耆老们自已将要出征青州一事。耆老们听闻,一直表示请何白稍等半日,待夕阳亭百姓再度犒劳大军之后,明早再上路不迟。
何白想要将下军全军带走,可不想平白被董卓夺了去,需得乘其没有掌控大权之前离开。不然的话,等一切安定之后,董卓再以朝庭之名制止自已的出征,自已还真不能将下军全部带走。对于夕阳亭百姓的热情,何白只能是感谢了。
只是何白身为夕阳亭侯,曾对于夕阳亭百姓征收了不少税金,心中一时不忍,暗对耆老们说道:“京师近年恐有兵灾四起,再居京师只怕身陷战火。若是尔等有心,荆州是躲避战火的好地方。”
耆老们得此消息后,顿时对何白千恩万谢,何白身为朝庭官员,想必消息不差,于是匆匆离营而去。等何白领军准备出发之际,耆老们却又领着数百青壮到来军前,拜道:
“主君大仁大义,能提前告知小民们京师将有大灾来临,让小民们有了避灾之法,小民们感激不尽。然而小民们势单力微,前路渺茫,深恐欲逃无路也。因此特聚得亭中六百名青壮,追随侍奉主君左右,也好乘机避灾,不失我夕阳亭百姓之血脉也。还望主君不弃,收下这些淳朴的赤子。”
何白听后,心中万分感叹,短短时间内,就能让夕阳亭百姓做此托孤相随的决定,可谓十分的不易。同时也证明何白深受夕阳亭百姓的信任与敬重。历史中有新野十万百姓追随刘备,如今有夕阳亭百姓托孤相随,何白也有了一丝仁德主君的形像了。
何白一军万余人,浩浩荡荡的向东开去,因为军中多马,又有大车运输辎重,加上京师左近的道路宽大,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不到下午五点,就来到了洛阳西门。何白望见城门大开,城头并无士兵值守,于是令人前往哨探,大军则绕南城而走。
不多时,就有探骑回报禀道:“城中并无士卒守卫,询问城中百姓,听闻似乎是皇宫火起,士卒皆去救火去了。”
何白想了想,按历史所载,应该是十常侍带着刘辨与刘协逃出了皇宫,向北跑了。而城中的士兵们则被百官们领着向北追寻去了。谁又能想到平日里戒备深严的京师雒阳,会在今日成为无兵守卫的空城。
来到南城开阳门,此门最近大将军府,只见何咸领着张璋在开阳门前等侯着,却不见何进的其他子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