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01】一只萝莉,三国中的仙与大王,薛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半天后,小精怪总算停了唠叨,以一种“万念俱灰、只得顺受”的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且走一步说一步吧?哦,对了,你这小妞叫什么名字?”
“任秀儿。”
“这里是济阴郡鄄城县?”
“嗯。”
汉末三国时,各方豪雄大战。鄄城为中原兵家必争之地。220年之前属济阴郡,之后便划归了东郡。要说济阴郡的名人,燕小乙还真不记得,东郡倒是知道俩。
“程昱认识不?”
“不认识。”
“陈宫认识不?”
“不认识。”
“郁闷,那你认识谁?”
“任昂。”
“任昂是谁?”
“家父。”
“……”
“小精怪,你姓甚名谁?”
“我不是小精怪,我是山大王!燕小乙燕大王!”“小精怪”板起脸,硬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却逗得小姑娘呵呵笑了起来。
“……”
两人“热烈交谈”间,时光悄无声息地溜走,不知不觉申时已至。
山脚下的村落里炊烟袅袅,不几时,呼喊“秀儿”的声响也远远地传到了山上。
“我得走了,阿母叫我吃饭了。”任小姑娘歉然一笑,转身迎向山下的喊声,离去了。有那么一句话,远远地传了过来,“回头见啊,小大王!”
山上形影相吊的某只小精怪,这才忽然记起,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朝食与哺食。而看现在,日至悲谷,正值哺时。
于是,白虎山上,一个绿叶围白臀的小童子,无聊地发起呆来。
--------------
山脚下,临泽里中,任家。
任昂看着女儿和缓的面色,与中午的失望、抗拒、沮丧截然不同,有些捉摸不透自家孩子的想法,于是随口问了一句,却没想到任秀儿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似的,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山中偶遇精怪”的段子。
任小姑娘活灵活现地讲起了“幼小精怪”的古里古怪,却没注意到任氏夫妇逐渐发白的脸色。
“够了,秀儿!”任昂面沉如水,道,“以后不准再到山上去。”
两汉时,鬼神精怪的传说甚嚣尘上,虽有王充的《订鬼》之辞,却无助于乡里间对于鬼神的敬畏。东汉末,政令不通,民生凋敝,鬼神之说更是盛行。诸如“胡母班遇泰山府君,儿子尽皆亡去事”,流传甚广。
任昂自然不希望自己一家三口也遭受胡母班那样的惨剧,所以只能训斥秀儿,让她对那“小精怪”避而远之。
任秀儿正说的兴起,却遭父亲斥责,正要辩解几句,却被母亲拉住了衣袖,顿了顿,便再没有言语,安静地跪坐在食案边上。
饭后,任昂想起女儿所说的“山中遇精怪”事,不免心中惶惶,于榻上辗转反侧,最终将妻子女儿叫来,吩咐着取了一块木板。削好尺寸,以篾刀刻上“白虎山燕大王之位”,装好底座。
再将此木制牌位置于堂屋一侧的俎案上、“任家七世祖之位”与“天神泰一之位”的旁边,一家三口大礼跪拜后,才安定下来。
牌位,原是儒家记载逝者官阶、姓名的木牌。宋元之后,由佛家提倡,才用于祭祀宗族亲属、神圣道佛。汉时尚无这等做法。
只是,任家乃是由外地流落至此,对于临泽里来说,属于是没钱没人、势单力薄的外姓人。建不得宗族祠堂,更没有闲钱资助乡里的春秋二社、戊日祭祀。所以只能够这么简陋地刻上几块木牌,表达自家对“泰一”的心诚与不忘祖。
现如今,又多了一块。
而就在任氏一家三口忙活的同时,白虎山上,某只“小精怪”耳边突然传来几道声响--
“《三国群英传7》转盘抽奖系统激活……”
“信仰系统激活……”
“宿主扫描中……”
“模板检索中……”
“恭喜宿主燕小乙,您获得[仙道模板]x1、[大转盘抽奖]x1。”
----
ps:汉时,第一人称有“昂、吾、余、予、我”等,用处可能有不同,但在本文中基本上会通用“我”,除非书信来往时。同样的,在唐宋时才会出现的第二人称“你”,会大量出现在本文中。没办法,咱实在受不了“汝等三个且与吾一起吃胡瓜吧!”这样说话。所以,敬请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