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2章 安陆城的盛况,大明第一武夫,明末逐鹿,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了封赏,还有俸禄。
张勇、郭天才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是身兼两到三个职务。
比如张勇担任的提督,总兵是实际军职,另外还有武官勋职都督同知。
三个职务各有一份俸禄,每月加起来的军饷,少说也要二百多两银子的收入。
虽然明朝的俸禄,实际支出,都是折价为米和钞,还有胡椒、苏木、绢布、棉布等物品发放。
但朱云飞掌权之后,一律折换成了纹银。
并大大提高了文武官吏的俸禄。
明朝官吏俸禄之低,确实是历朝历代最低的。
洪武,永乐年间的朝廷一品官吏的俸禄,年收入仅为九百石。
相当于一个月七十多石俸禄,折换成铜钱也就八十贯钱,纹银还不足六十两。
这就是典型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
当然,朱元璋开国之初,制订的俸禄低,也跟国家初创有关。
但明朝中后期,朝廷富裕起来了,俸禄却依旧没有提升。
这也就难怪朝廷官吏,为了生计,贪污盛行的原因。
要知道一个七品县令,月俸禄仅有七八贯钱的月入,相当于纹银六两不到。
一个县令执掌一县大权,即便偏远的县城,也有大几干口人了。
江南地区的县城,甚至有十万人口的县城。
一个县令要养一大家子人,还有雇佣幕僚文吏,一个月几两银子,再怎么抠搜,那也是不够用的。
手中有权,却没有钱,这样的情景,想要管住手脚,这无疑是个天大的笑话。
深知人性的朱云飞,在小皇帝继位之初,就提出了高薪养廉的政策。
一个七品县令的俸禄,一个月提升到了二十两,另外还明确规定了,县衙之内,除了县令外。
还必须配备县丞,主薄、典史,六曹主事,三班捕头,明确授予品阶。
按照朝廷制度,发放俸禄。
明朝的县衙,一般只有四个有品阶的官吏,那就是县令,县丞,主薄,典史。
至于六曹,捕头都是胥吏,属于下等人,一辈子不得升迁,朝廷也不发放俸禄。
这些六曹主事,捕头、捕快都是由县衙官吏,自行掏腰包发放俸禄。
这么做看似减少了朝廷开支,实际却滋生了贪腐,以及违反了公平。
底层之人,想要出人头地,就剩下读书科举一条路。
参军报国,立功出人头地?
很抱歉,明军都是世袭军户,底层的百姓,想要参军立功升迁,底层出身的人都没有机会。
这些限制平民百姓的阶级弊端,都是根深蒂固的存在。
也是那些官宦世家,垄断的结果。
对于那些世代官宦世家的既得利益者来说,自然是越来的竞争越好。
泥腿子们,就活该一辈子,世世代代的辛苦劳作,永远不要有出头之日。
但是,朱云飞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这种阶级。
县衙的捕头,被明确为从九品,干满五年,功绩优异者,可升迁一阶。
凡是有军功者,或者拥有秀才功名者,都可以参加县衙六曹主事,三班捕头职务的报名考核。
这是朱云飞推行的地方升迁制度。
其次是军中士卒,凡是有军功者,无违反军法军纪者,都可以获得升迁。
解放思想,不是光喊口号。
要让底层的平民百姓,看到人生奋斗的希望,他们才会努力去学习和改变。
一个人再努力奋斗,最后依旧还是一贫如洗,那又为何要去努力?为何还要去奋斗呢?
也正是因为了解底层百姓的现状,朱云飞才会知道他们的辛苦。
大明的百姓,勤劳,刻苦,质朴,他们就像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只要能够看到一点点阳光,他们就会勤勤恳恳的劳作。
朱云飞能做的就是,就是让这片阳光,洒满大明,让大明的子民,能够沐浴在这片阳光之下。
随着年关的将近,安陆城中因为十几万大军的云集,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汉水码头之上,从武昌、黄州、九江、安庆各地的商人,带着各式各样的货物,涌入到了安陆城中。
十几万大军,每日的消耗巨大不假。
但手中拿到封赏钱财的士兵,对于那些商人来说,那就是最大的商机。
为了促进市场的有序经营,朱云飞命令虎大威,安排护卫军,在安陆城外,搭建了临时的集市。
还安排了士卒,轮流打扫卫生,保持集市的干净整洁。
又命令亲卫营游击将军徐治都,卢子和率领亲卫营,日夜在集市巡查。
一旦发现违法人员,就地抓捕,执行整治。
良好的治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
弘光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大清早的,朱云飞和海兰珠二人。
在李虎、傅山率领的一队护卫暗中保护下,早早的来到汉水码头上。
眼前的汉水码头,车流马龙,即便是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那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云飞,木钟和圆圆的船只,怎么还没到?会不会被堵在了水上,靠不了岸?”
在码头上吃过东西,眼看已经过了一个时辰。
急于见到娜木钟和陈圆圆的海兰珠,也不由有些心急了起来。
今天朱云飞一大早来码头,就是接到消息。
娜木钟、陈圆圆二女,还有曾书婷,长平公主朱媺娖一行,将抵达安陆。
“李虎,派人沿着码头去看看,是不是真堵船了。”朱云飞握着海兰珠的手,安慰了她一下,转头对李虎说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