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9章,小人物,谍影:命令与征服,拉丁海十三郎,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给你看一份资料。”
杨丽初又拿出一个档案袋。是密封好的。
封口有火漆。火漆完好无损。
疑惑。这是什么?
“给我的?”
“对。给你的。你自己撕开看。看完我回收。”
“好!”
张庸将火漆撕开。
火漆撕开以后,就再也无法还原。
无论是多么高明的技术都做不到。
某些谍战剧里面打开文件袋,还可以复原。毫无痕迹。那是因为没有火漆的缘故。
一旦开封,就意味着失密。
打开。
里面是几张白纸。
抽出来,发现就是有关德国bf109战斗机的资料。
数据不多。都是常见的。有些数据也不是很准确。
当然,张庸也记不得准确数据。
但是可以肯定,型号是没错的。bf109。二战时期德国主力空军战斗机。
此外,很多时候,它的型号也会被写成-109,其实是同一种飞机。后者是用设计者梅塞密斯特的名字命名的。
“想要购买?”
“还没开始接触呢。怎么购买?”
“那……”
“但是我们获得了观看飞行表演的机会。”
“好!”
张庸点点头。
能观看飞行表演,也是好事。
一般来说,飞行表演有几个目的。如宣示武力。对外军贸等。
如果是前者,和中国人无关。但是后者,意味着有购买机会。
如果能买到……
在日寇海航的零式战斗机出来之前,bf109可以将日寇陆航的所有飞机打成渣渣。
德国人的飞机和日寇的飞机,完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
日寇陆航直到灭亡,都没有任何一个型号的飞机,能够登上世界舞台。海航也只有零式勉强拿出手。零式被打爆,意味着日寇海航也彻底完蛋了。
只要有一百架bf109……
只要一百架……
然而……
很快又被残酷的现实打败。
日寇很快就会和德国达成军事同盟。德国开始限制武器装备出口。
哪怕是之前已经签订的德械师装备,都无法继续。
换言之,就是继续从德国人那里获得武器弹药补充,已经不可行。
放眼当今世界,还可以给中国输送武器弹药的,只有苏联和美国。
苏联是陆地输送。
美国是海洋输送。
在抗战爆发之初,苏联确实是援助了非常多的武器弹药。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74军。在德式装备损耗以后,补充回来的,都是苏式装备。所以,中间有段时间,应该叫苏械师。后来德国入侵苏联,苏联自顾不暇,才停止了援助。
那段时间,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
无论是果党还是红党,都处在最低谷。日寇气焰如日中天。
直到后来美丽国援助大量进入,第74军又变成了以美式装备为主。美械于是成为高大上的代名词。新一军、新五军、新六军等,都是美式装备的杰作。
然而,美式装备太依赖火力。一旦弹药缺乏,就会非常痛苦。而中国的实际,又不可能提供几乎无限的弹药。所以,一部分美式装备,反而成了累赘。
“从德国购买武器装备,可能不太现实了。”张庸提前打预防针。
“为什么?”杨丽初蹙眉,“我们和德国顾问团的关系挺好的。”
“我个人推测,德国可能和日本逐渐靠近。可能会形成军事同盟。到时候,日寇自然会要求德国停止和我们的军火交易。德国人肯定会照办的。”
“你个人推断?”
“对。我自己想的。鸡蛋不能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可是,除了德国,也没有其他人愿意援助我们啊。”
“美国可以。”
“他们……”
杨丽初欲言又止。
美国其实没有官方态度。都是军火商自己决定。
其实,武器禁运什么的,一直和美国都没什么联系。美国人也不遵守。他们也想向中国倾销武器弹药。然而,现实似乎总是在有意无意的规避他们。
国内主要的枪械,都是以792毫米步枪弹为主。或者以莫辛纳干为主。这是天然的优势。所以,德式装备具备先天性的亲和力。最受欢迎。其次是俄式装备。
为什么说是俄式,不是苏式?
因为莫辛纳干步枪,是旧沙俄时期的产物,大量流入中国。北方存量非常多。
然后是滇军的法式装备。但是只有滇军使用。
然后是英式装备。主要是英七七等。英国人的护矿队使用。有一部分流出。但是不好使。谷子地说的。因为配套的子弹难找。没有子弹就是烧火棍。
相对来说,花旗中正(春田M1903步枪)的存量非常少。国内很少人使用。作为制式装备,连装备一个团的数量都没有。中国人对它也没什么印象。
美国的军火商想要在一片红海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的确难度很大。
国府空军地面警卫部队,是唯一一支成编制装备春田M1903步枪的中国军队。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但是数量太少。只有一万多支。
“除了霍克3型,其实还有个研究型号可以关注一下。”
“什么型号?”
“好像是P-38,双身恶魔。”
“什么?”
杨丽初表示听不懂。
张庸想了想,决定还是放弃仔细描述。太超前了。
眼下还是1935年,距离双身恶魔P-38出现还有三四年。现在说也没用。万一蝴蝶翅膀扇动,引起历史的改变,那就不好玩了。历史如果改变了,他就没法做神棍了。
还是脚踏实地,努力捞钱吧!
自己的小金库已经填满,是时候为国家做贡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