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历史大舞台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3章 历史大舞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冷泡茶加冰,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283年的年初,忽必烈终于记起来了被关三年的文天祥。</p>
大元皇帝屈尊纡贵亲自召见了文天祥,劝他投降,顺带还把破临安城时投降的宋恭帝也叫了出来。</p>
忽必烈的意思也很明白,你家皇帝都降了还吃的白白胖胖,而且马上要娶一个蒙古媳妇了,你投降了不会有人说什么的。</p>
不过文天祥的回答向来简单:</p>
“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p>
而这一次事也干脆,忽必烈眼见事已至此仍旧不降,那就砍了吧。</p>
头日劝降失败,次日行刑令就颁了下来。</p>
文天祥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刑场上朝南方磕了几个头后说“我事已毕”,随后面不改色慷慨就义。</p>
七百年过去,文丞相之死如今又被人拿出来议论,出身文天祥幕府的王炎午所为更是被大肆批判。</p>
不过众所周知,读史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用今朝的剑斩前朝的官。</p>
文天祥死后,其家人给他敛尸,从衣袋里发现一页如今称《衣带赞》的绝笔,最末写的清清楚楚:</p>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p>
从其中,文天祥所追求已经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了,但求无愧所学所居之位,而非各种横起的阴谋论。</p>
儒学五经中《礼记》写的清清楚楚,君王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p>
儒家的义理谱系里,不同身份的人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位愈高则责愈重,就如礼记中就从未要求过百姓为国而死之类。</p>
相较于生命,文天祥显然更看重自己身为南宋丞相、状元、士林领袖、文人之首所存的气节,所以坦然赴死,就此无憾无愧。</p>
有些选择,以如今来看或许非必要,但站在距七百年的时间沟壑对面,倒是不妨对其选择抱以敬重。</p>
但无论如何,在文天祥死的这一年,宋王朝终于是彻彻底底退出了历史舞台。】</p>
“宋有文天祥,不知咱大明能有谁明能死众而不惜身?”</p>
应天府的臣子谁人不知道皇帝对志唯抗元文天祥十分敬重,故而眼见这少年郎说到文天祥,也都肃然了不少。</p>
此刻眼见明天子慨然而叹,皇太子便安慰道:</p>
“爹爹扫胡元而复华夏,后世汉人对爹爹亦存敬重。”</p>
“那异邦又入华夏,说不得那复缔后世之华夏者,便是仿爹爹而为。”</p>
“如此,我大明自是不缺不惜身之臣!也定不缺死社稷之君!”</p>
对这个推论朱标很有信心,毕竟他是经历过乱世知晓爹爹手腕的。</p>
而如今听得后世谈及大明之弊病,也不难听出来后世人对大明复杂的情感。</p>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这光幕之存在说不定就是为了帮爹爹矫弊病而缔盛明的,这些无不说明了亲爹所开的大明多的是可取之处!</p>
而要说明末相关的臣子,朱标记起来一个人:</p>
“后世提及明末时说到的那个李自成,似乎就对咱大明命祚挂念得很。”</p>
“说不得也是个有存大明气节之辈。”</p>
朱元璋微微点头,对朱标所说他也自是相信的,但只是每每一想自己大明国祚还比不得这两宋,心里头就有点堵得慌:</p>
“所以咱九年时候在北平府学之侧,为文天祥立祠。”</p>
“此举便是要让文天祥看看,咱们汉人终是又收拾了自家山河,这文丞相有灵,尽可无忧。”</p>
“老四!”</p>
朱棣被骤然点名吓了一跳,但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着的他也自知此时该说些什么:</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