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惊起西窗眠不得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6章 惊起西窗眠不得,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冷泡茶加冰,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金和议,这让志在恢复河山的辛弃疾相当不习惯。</p>
生擒张安国南渡归宋时,他才不过二十三岁,称得上意气风发,当时朝堂中也多言北伐,似乎完成祖父辛赞的遗愿已近在眼前。</p>
但不过短短两年后,隆兴北伐一败涂地,主和派再次占了上风。</p>
二十六岁的辛弃疾不依不挠,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将过去二十年间对于金国的思考,对于北伐的谋划,对于抗金的方略,全部汇于一策,写就《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又给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议》,想要再次树起北伐的旗帜。</p>
但……根本没人鸟他。</p>
后来的辛弃疾回忆这段时光,不无苦闷的说:</p>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慨叹“买犁卖剑平家铁”。</p>
其实想也知道,这时候太上皇完颜构正忙着宣告临安厕所所有权,顺便把宋孝宗这个养子训的跟孙子似的,朝中偏安议和派卷土重来,辛弃疾这个归正人的主张在他们看来只有四个大字:</p>
不合时宜</p>
但《美芹十论》终归也展示了辛弃疾的拳拳爱国心,不理会也不太合适,于是他很快被打发去地方任官,二十年时间里先后辗转建康、滁州、江西等地。</p>
1180年辛弃疾转去湖南当官,面对当地猖獗的盗贼以及不配合的官军,辛哥苦心孤诣求爷爷告奶奶最终成功练出了一支“飞虎军”来维护治安。</p>
当地盗贼灰飞烟灭,辛弃疾被指控“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贬为白身。</p>
少年志在抗金,青年志在安民,如今中年却只能在田园中赋词扬热血,这生活并不好受。</p>
同样是登山看景,辛哥叹“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p>
夜宿寺庙,他写“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p>
一个能提剑杀人擒将破阵的青兕剑客,却被迫成了后世赞誉的“词中之龙”。</p>
罢官七年后,他与主战派文学家陈亮于铅山会面,两人交流对抗金的看法,兴叹北伐之望,相互激励劝勉,我们熟悉的那首破阵子便是写于此时,陈亮便是陈同甫。</p>
宝剑蒙尘,壮志难酬,英雄迟暮。】</p>
“好辞赋,好一个词中之龙!后世竟亦知的卢马之名哉?”</p>
刘备眼看着那辛弃疾的一首首辞赋,倒是愈发明白后世人为何赞其风流,念念不忘了。</p>
张飞嬉笑:</p>
“兄长坐骑之名后世通晓何足道,单单看这金国,就很明白大哥的‘接着奏乐接着舞’呢。”</p>
于是别院当中就连孔明也忍不住大笑起来。</p>
笑过之后便是对英雄之备难酬其志的惋惜:</p>
“若是可选,恐怕这辛弃疾宁愿做北伐之先登卒,亦甘之如饴。”</p>
“这金国此态堪称内忧外患,若有北伐能步步为营徐徐图之,守望相助而不贪功冒进。”</p>
“大业未必不可图也。”</p>
张飞表示不屑一顾:</p>
“那宋之太上皇恐怕觉得,与其图什么大业,不如多盖两个茅厕。”</p>
“正合时宜。”</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