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龙头,入地眼,君不贱,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龙头在山海关城南的渤海之滨,这里之所以叫老龙头,是因为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在辽西走廊上挽了个结,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
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地势高峻,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
老龙头最为著名的建筑当属有,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之称的澄海楼,绕楼而上,站在楼顶俯身下望,老龙头吞吐海浪,激起飞涛如雪,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巨浪奔涌,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
解天辉把我们带到这里,他敞开衬衣坦胸露乳,斜靠在栏杆处,嘴角叼着烟,恣意妄为向下无礼的吐口唾沫,吊儿郎当的问:“宝呢,地就是这里,这宝你们得给老子找出来。”
“石盘地图上显示的位置就是这里,应该**不离十,可老龙头地方不小,若真有碣石金宫藏匿。”宫爵看向我说。“能不能找到,就得指望你本事了。”
“这里是秦始皇真正的求仙入海口,候公也是从这里东去,这地方意义非凡,秦始皇选在这里入海,应该和碣石金宫有关。”我站到楼边四周仔细查探。“文献中记载碣石金宫广厦百间,足见金宫规模不小,要修建这么大的建筑,为什么居然没有任何风闻。”
“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曾在这里修建过防御工事,就是如今我们所在的石城,当时这里大兴土木,如果碣石金宫在此,早应该被挖掘出来才对。”身后传来赤井嘉隆的声音。
他果然为了探寻宝藏所在煞费苦心,对于辽东沿海一代的情况了如指掌,赤井嘉隆所说,正好也是我百思不解的地方,明代戚继光为防止蒙古骑兵趁退潮或冬季枯水季节从海边潜入,动员土兵修建了这座海上石城的,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
这座海上石城的基础非常牢固,历经海水几百年的冲刷而不毁,据说初建时,在海底反扣了许多铁锅,用以减少海水对石城的冲击,到后来,这座石城也成为防御倭寇海患的重要防线。
可问题是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的两百多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但是从未有过关于发掘出遗迹的记载。
“会不会石盘上显示老龙头地名,并非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碣石金宫并没在此,而是另一个线索在这里。”宫爵说。
我想听听凌芷寒的意见,可她从上到澄海楼后,一直拿着罗盘,一言不发的远眺观望着什么。
“就算是线索在这里,戚继光大兴土木,想必也早已被破坏。”赤井嘉隆神情有些烦闷。
“别他妈不懂装懂,谁告诉你们老龙头是戚继光修的?”解天辉双手撑在栏杆上说。
“不是戚继光修的?”我大吃一惊。
“看见那些石墙没?”解天辉指了指下面那一道隔断海陆的墙体。“戚继光来这里之前,石城已经初具规模,他不过是把老龙头和石墙连接在一起。”
“那石城是谁修的?”田鸡问。
解天辉的眼睛被烟熏的眯成一条缝,轻描淡写回答。
“锦衣卫。”
……
我们大吃一惊,这里在明代属于边陲重地,因为距离京师不远,所以战略位置及其重要,锦衣卫并没有兵权,为什么会在这里修建石城。
“我是大老粗,文绉绉的话不会说,事情挺简单,这一带历来战事不断,各朝各代丢在这儿的东西也不少,时间长了那就是宝,我这人没事就喜欢上点年月的东西。”解天辉估计是瞧见我们都吃惊的看着他,心不在焉的解释。“前些年我捣腾到一本明代文书,年代是嘉靖年间,是老龙头驻军所写,这本文书里我读出点意思。”
我们没打断解天辉,都仔细听他往下说,解天辉告诉我们,文书是记载老龙头驻军日常事务,值不了几个钱,充其量有点历史价值而已,所以他得到之后也没多上心,只是上面的内容倒是让他知道些,老龙头在嘉靖年间的一些事。
在戚继光到老龙头之前,这里还不是海防要地,只驻扎人数不多的戍守军队,用来警戒海防而已。
但到了嘉靖年,突然有锦衣卫指挥使统帅大量京军驻扎在此,同时还配备装备精良的水师,甚至在京军中,还有三大营跟随,在当时,可以说老龙头成了东南沿海最坚固的军事要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