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如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封狼居胥4,汉朝旧事,墨如枫,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两军铁蹄的奔腾下,大地开始发颤。
两军很快纠缠在一起,尽管匈奴先锋军一倍于汉军,不过卫司令派出的也是精锐,匈奴骑兵并不见得占优。
伊稚斜憋了一口气,他让这一万精锐骑兵打头阵,目的是希望他们打胜仗,挫掉汉军的锐气,如能干净的消灭他们,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卫司令的想法则稍有不同,他当然知道伊稚斜派出打头阵的骑兵会力以赴取胜,在气势下压倒汉军,他也希望头阵能取胜,不过他认为不胜也情有可原,毕竟伊稚斜已经在此地以逸待劳数月,而汉军是人困马乏,立足未稳,他的阵式也未完摆开。他只希望先锋部队能尽量缠住对手,拖延时间,待他排好兵布好阵,那就有了必胜的把握。
两军先头部队打得不亦乐乎,伊稚斜不断地在后面督战,匈奴的战鼓从未停歇,而汉军的战鼓也不示弱,战场上已经到了白热化了。
即便是匈奴两人战一人,不过,在卫司令的调教下,这支前锋部队,战法精湛,阵法纯熟,他们知道人数不占优,迅速变阵为以少对多式,背靠背抱团对抗,这样巧妙的安排就像一个人有了三头六臂,前后长眼,尽管被围住,却能经受四面八方的冲击,各小团队之间又互为犄角,互相策应。
另有游兵穿行于阵中,发现哪块要被敌方吃掉后,马上补充进去,加入战斗。
如此一来,双方竟然势均力敌,这对于单兵能力极为强悍的匈奴骑兵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他们战到日头西下,也没有分出胜负,而且双方伤亡相当,见一时无法取胜,伊稚斜似乎有点气急败坏了,他们的战鼓擂的更想更急了。
卫司令注意到了战场情势的变化,他料想伊稚斜马上就要放弃试探性的攻击,倾巢而动了。
果然,匈奴阵势大动,伊稚斜已经下令所有部队向前压进。
卫司令深知真正的决战时刻已经来临,他虽然热血沸腾,但也非常冷静,在向军发布命令之前,他早已观察好了附近的地形。
战场形势瞬间千变万化,随着匈奴骑兵倾巢而动,匈奴的先锋军士气大振,渐占上风。
见此情形,卫司令向后一挥手,汉军万马奔腾,武钢车夹在骑兵之间,看似各处分布,实则各有层次,遥相呼应。骑兵之后,是步军,他们敲打着盾牌,喊着整齐的军令,快速地跟在骑兵后面。待骑兵跑出数丈之后,他们运动到高地,便见令旗挥动,除了继续喊军令,停止了进军。卫司令继续命令,强弩手列前,准备射出第一波箭雨。
按卫司令的作战意图,前冲的骑兵在不久将分成两队,攻击匈奴左右两翼,任匈奴前军往前冲,正面还有强大的武钢车等着他们,这时候箭雨就可以倾盆而下。
汉军骑兵开始分开,朝匈奴两翼运动。匈奴骑兵见汉军行动诡异,却并没有放慢速度,而是继续山呼海啸向前卷来。
两军都呼啸着杀向对方,如果不出意外,这定是一场血腥大战。
至于谁胜谁负,只有天知道了。
眼看两军马上就要交锋了,突然。
真的是突然,突然天昏地暗,突然飞沙走石,乃至于数尺开外,看不清人影。双方士卒们的眼睛被风沙吹得难以睁开。
除了叮叮当当的兵器相接声,还有那飞沙走石的呼呼声,双方似乎已经不辨你我了。
情势生变,卫司令也作出了改变。
他下令骑兵放弃攻击两翼,继续向匈奴后方运动,务必要围住伊稚斜和他的部队。
伊稚斜果然敏锐,他嗅到了危险,不过等他要应变时,已经晚了,汉军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合围的形势。
“卫青怎会有如此多的人马?如此看来,他们的人不下于十万。”伊稚斜心头打着小算盘,额头上开始冒汗。
从卫青运兵用阵来看,他知道,此人的确是名不虚传,况且对方人马也不少,加之因为飞沙走石,自己又陷入包围圈,情势对他来说已经非常不利。
伊稚斜从来都不是个一根筋的人,明知打不过,他便不会拿着自己的头颅冒险。
于是,他下令部队有序后撤,而他早已跳上六个骡子拉的战车,趁黄昏飞沙向西北突围而去。
夜幕逐渐降临,刀兵声渐渐稀少,匈奴部队陆续突围而去,最终归于宁静。
此战虽然汉军对匈奴完成了合围,可是在老天的帮忙下,汉军并没有占多少便宜,两军伤亡大致相当,最可惜的是走了伊稚斜。
直到大战之后,卫司令从匈奴俘虏的口中得知,伊稚斜早在黄昏前就撤出了战场。
他毫不犹豫地命令轻骑部队连夜向西北追击,而他领大军随后,沿路遇到匈奴残兵,则予以歼灭。
等到黎明时,大军追击二百里,斩杀一万九千敌人,到达窴颜山(今蒙古高原杭爱山南面)赵信城,歼灭城中守粮部队,带着部分粮食,一日后,便将城中粮食付之一炬,沿原路返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