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朱含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我与祖国共青春[快穿],朱含笑,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时间的流逝,华国无论是经济,科技,航天,文化,军事,还是其他各方面发展,都远远超乎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想象。
作为相邻的国家日国,他们对华国的忌惮越来越深,生怕华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赶超了自己,而之前慰安妇一事日国被迫道歉,又赔款,虽然也挽回了一部分损失,但还是没有能彻底挽回日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仿佛他们的国家被盖章上了凶狠恶毒的印章,每当日国人走出国门,总有其他国家的人问:“你们国家真的曾经强迫华国几十万妇女做慰安妇吗?”
这是一个让人尴尬的问题,而日国对华国的憎恨越来越深刻。
这憎恨表面在方方面面,对华国的经济压制,两国之间的明争暗斗都越来越白热化。
华国人齐心协力,从不认输,几乎是全力在追逐。
而华宁身处在新闻事业中,也在努力地做好自己。
她知道在国内做好新闻也有很大的意义,但从前的中华大地就败在了闭关锁国之上,若想跟上时代的发展,不因为落后而吃亏,眼界就要放得更远一点。
总有人要负责走在第一线,去窥探世界的秘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每当世界有什么异动之时,华宁总会第一个赶到现场。
几年之间,她经历了好几起世界其他国家的战争,在硝烟中扛着摄像机奔跑,数次受伤,命悬一线,但也越发理解了战地记者的意义。
只有看到过最绝境中的尸体,才明白大爱的意义,明白和平的珍贵。
华宁把世界各地的情况汇报到国内,给国家的许多决策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这一年的十二月,华宁身处于丘臣这个小国内,这个国家因为内乱被邻国借机入侵,现在是民不聊生,许多难民都处于恐慌与病痛之中,每天都有很多人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原本华宁来这里,也只是为了尽力地帮助当地的人们,然后把最新最真实的情况报道给世界人们看看。
但她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遭遇种族歧视。
丘臣因为战乱,各项设施都被炸弹炸毁,国外来的记者根本没有下榻之处,更别说有什么可以工作的地方。
临时搭建的媒体新闻处理中心,只接待欧美的一些国家。
其中来自日国的一位记者因为与一位美利国的记者是好朋友,也溜了进去,进去之前还语气酸溜溜地看着华宁:“抱歉,无法邀请您一起进去,还请不要生气。”
他们总是用这样看似文明礼貌的语气,做着最让人讨厌的事情。
华宁没有搭理他,但还是往里看了几眼。
她看到一个穿着干练帅气的白人女士,眼神沉静,健步如飞,那位日国记者看到之后立即笑着追上去:“尊敬的玛丽科维女士,您好,真是荣幸在这里遇到您!”
这让华宁心中更是一震!
她在从前就挺过玛丽科维的大名,这是世界上几乎可以说是最为著名的一位战地女记者了。
玛丽科维从事战地记者将近三十年,不知道往返于战场多少次,甚至在战争中救过一千多位难民,为了报道战争的真实情况,她眼睛受伤成为了独眼龙,后期每次都是戴着一只眼罩出行。
可她从未放弃过报道战场这件事,她说:“我想告诉全世界的人,真正的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子,无论多少个世纪过去,战场依旧血流成河,肉沫横飞,而战场之外,不知道充斥了妻女父母的悲痛哭喊。战争从来都残忍的,我希望所有人都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而我,会为这每一场战争做证人,让人类牢记战争的残忍!”
直到最后,她带着一身的荣誉,在易罗库战场上中弹身亡,不知道让多少人心痛!
这个传奇性的人物在世界各地都有粉丝,提到她大家都是肃然起敬,都说如果玛丽科维当初没有去世,后面的战争不会愈演愈烈,而玛丽科维这样善良温和的人,真不该因为战争而付出生命!
华宁低下头,她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与可惜,像玛丽科维这样的人,不该殒命于炮火之中啊!
她既然知道了这个前提,便会设法提醒玛丽科维注意安全,势必要避开那场灾难!
丘臣环境极为恶劣,这一晚华宁没能进得了丘臣的临时新闻媒体报道中心,只能去跟附近居民勉强挤了一晚,夜里听到飞机的轰鸣声跟枪响,也没怎么睡得着。
有丘臣的难民问她:“你为何来我们这里?这里到处都是死人,很危险。”
华宁笑得温暖:“是为了跟你们一起等明天的太阳。”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决定出去勘察情况,出去没多久就发现那些欧美组织的战地记者们起了冲突。
原来是他们也获取了丘臣这里组织的武装部队,打算追踪武装部队获取最新信息。
可丘臣现在的天气严寒,交通不便,到处都是冰雪,在原地待着不动都非常困难了,更别说徒步去追踪那些武装部队了!
战地记者,首先就已经抛弃了本国的舒适生活,如果拿生命和身体去拼搏的话,很多人都会犹豫。
尤其是丘臣的组织十分凶残,杀人如麻,这样贸然地跟踪上去,很可能不是冻死就是被枪杀。
本身战地记者就不多,这种情况之下,住进了临时媒体新闻报道中心的位记者都退缩了,那位日国记者也理所当然地跟着退缩了。
玛丽科维毫不在意,她直接裹上围巾准备好装备打算出发了。
有人劝:“玛丽!这次真的不一样,很危险!”
玛丽科维声音冷沉:“哪一次战争又是一样的呢?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有需要解救的人。”
她不只是第一次这样孤身前往,也不只是第一次只身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每一次,她都习惯了其他退缩,她努力上前。
可这一次,玛丽科维却没有想到,会有一个同伴。
她出发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黄皮肤的华国年轻女记者,对方看起来年纪不大,可眼神沉静,看不出来一丝害怕的样子。
说实话,玛丽科维也是个普通人,虽然拥有着远大的抱负,但也会害怕,会担心,她有时候也希望有个同伴,在看到华宁的第一眼时她有些高兴,但接下来还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或许这女孩子只是一时兴起
但几天后,玛丽科维完全意外了!
华宁跟玛丽科维没有过多交流,一路都偷偷地拿相机去记录,或者是在本子上记录,遇到难民就帮一把。
因为对玛丽科维事迹的大致了解,华宁帮助玛丽科维避免了不少的困难。
比如两人虽然仍旧是在极度严寒的天气中徒步穿越高加索山,但在原本的剧情里玛丽科维还曾掉进去过齐腰深的冰水中,这一次,华宁帮助她躲开了这个麻烦。
而原本玛丽科维每天顶多只能喝上一碗面糊,因为华宁做的准备充足,她们两个每天都可以吃一包压缩饼干,这种饼干非常扛饿,自然也让人多了些体力。
华宁知道的关于玛丽科维的细节情不多,但因为本身就足够心细,也通过自己的聪慧躲开了不少的危险。
玛丽科维本身对华宁只是逐步地产生好感,却并未完全放松警惕,直到这天两人跟六七个丘臣士兵挤在一起休息时,华宁检查了一番身下的东西,仔细地摸了一遍。
车臣士兵说道:“快睡吧,否则又赶不上了,这底下应该没什么,都是安全的。”
都是他们临走之前准备的东西,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可华宁却摸到了两个硬的东西,眉头一皱,玛丽科维掀开垫子一看,一群人立即倒吸一口冷气,那是两颗手榴弹!
若非华宁及时发现,他们说不定全部都被炸死了!
这样危险的事情每天都可能会发生上千次,最终,玛丽科维跟华宁在患难中建立了旁人都无法想象的友情,两人也是第一次觉得遇到了生命中的知己。
他们利用手里的相机和笔,把丘臣武装组织的残暴证据拿到手,吃了很多苦头再把这些公之于众,很快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丘臣每天好几千人死亡,如果世界人们不重视的话,也许哪天那些恶贼的刀枪就会对准自己的脑门啊!
联合国很快启动强硬的措施要求丘臣政府给出说明和态度,而其他各国迅速出动援助,丘臣总算在两个月后回归了平静。
而自此以后,玛丽科维跟华宁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两人一起参与了科所战争,柏丽尔动乱,阿奇利尔战争,在炮火中互相掩护,一起冲向真相,无数次联合起来为那些无辜的难民争取真相。
在原本的世界剧情里,玛丽科维是会受伤成为俘虏的,虽然勉强被她的祖国救了回去,但却失去了一只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