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再议辽东战事
光阴的赞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再议辽东战事,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光阴的赞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内心认为周铉是个妙人,但没想到第一次在朝堂上见面,却发现周铉是个绝对的奇人!
什么话都敢讲,而且还讲得有根有据!
周铉拱手道:“洪大人,祖大寿总兵曾经曾经投降过建虏,而且他还有儿子已经在建虏那边效力;
皇上多次宣召他进京,他从来就没有来过。
身为一个忠心,没有异心的人臣,会这么做吗?”
在这个场合,所有官员都无话可说,因为祖大寿的事情是事实,这个真正追究起来,罪过非常大!
真要认定了祖大寿有内奸嫌疑,他也会“凌迟处死”;
崇祯2年的袁崇焕也是因为有与满清有“通奸”嫌疑或事实,所以被凌迟处死。
这个时候,周铉还不希望故意冤枉祖大寿,毕竟这个人可能是明末历史上最被人同情的投降者;
祖大寿甚至在被逼无奈,第二次投降满清后,还希望再次回到大明这边来。
于是,他说道:“洪大人,本人所说的祖大寿总兵有嫌疑,并不代表一定是事实。但如果我大明的精锐主力集体出动,就不得不做最坏的考虑。”
周铉讲完这些话,众多官员都默不作声,因为无法选择。
这时候,兵部尚书站出来道:“周国舅对辽东战事如此熟悉,敢问这次锦州被围困,有何良策?”
周铉回答道:“本兵大人,良策谈不上,只是本人的一点拙见。
说出来后,肯定有很多官员要反对,甚至抨击;
但为了大明,本人就不保留自己的意见了。”
听到这些话,崇祯皇帝一脸严肃,这次他准备认真地听一听周铉的话;
过去的崇祯认为,自己的小舅子不可能有啥经验和见识!
但洛阳失守、开封遇袭、襄阳失守、杨嗣昌死,无比证明周铉的正确;
今天在朝堂上几番讲话,固然有不遵守礼仪和祖制的地方,但总算是有根有据。
关键是周铉能够给自己带来210万两银子,这可是接近大明朝一年能够收得上来的税收一半啊!
众多官员也准备洗耳恭听,有的是为了抨击,有的是想得到好处,有的是为了明理。
周铉拱手道:“建虏之患,从万历年开始;
自萨尔浒大战之后,我大明从沈阳、辽阳,一直退守到今日的锦州;
总的看来,建虏是越战越勇,打仗经验越来越丰富、武器装备越来越好;
反观我大明,则是官军越来越怕死,战斗力越来越弱,战斗经验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下,大明和建虏之间的攻守之势,易也。
防守是最容易,也最能省银两、对官兵要求最低的一种打仗方式。
所以,既然选择守,那么就要选择对大明最有利的方式。
最有利的防守方式当然是依托长城,守住自山海关到太原镇之间的长城。”
周铉稍微停顿了一番,一阵阵穿越者的快感涌上心头!
他扫了一下四周,大多数人都在认真听和思考,但有的人却准备要反驳了;
周铉连忙继续说道:“如果守住山海关到太原镇之间的长城,那么锦州城和宁远城怎么办?
当然是作战略性的放弃!
有的官员可能会认为,这样白白丢失大明的土地,岂不是卖国贼;
但这是不得已做出的调整,否则迟早锦州、宁远都要被建虏蚕食掉;
因为这两座城是一座孤城,只要长期围困,就会出问题。
过去的辽阳、广宁等不都是这样丢失的吗?
如果救援,就会面临和建虏的野战;但我大明军队野战能力不如建虏。”
周铉的话讲完后,朝堂上马上一片小声地议论。
周铉的守住蓟辽防线的说法,过去肯定有官员提过,如“王在晋”在天启年间也提过守住山海关,但被否决掉了。
如今的局面,可是远远比天启二年的王在晋任职辽东经略时,要困难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