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二二章 南洋基地,1889远东枭雄,硬糖先生,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华盛顿海军条约合约签订后,各国海军马上准备开始考虑新的造舰计划,主要是主力舰的造舰计划,想要找到条约的漏洞,扩大自己的优势。
该条约清楚的规定英美中法意五国,不得建造(或替非缔约国建造)超过标准排水量35000英吨,口径16英寸的主力舰,
不得建造超过标准排水量27000英吨的航母,所有现有主力舰都必须在建造下水后满20年舰龄才可替换建造,但不包括非本国建造的二手主力舰。
不得建造标准排水量超过10000英吨,口径8英寸(203毫米)的巡洋舰,且单艘的61英寸舰炮不得超过10门。
中国将所有的战列舰加起来一共是三十一万余英吨不到三十二万英吨,能够再建造两艘三万五千英吨的战列舰。
不过这个吨位还是束缚了设计师,以现在的16英寸战列舰来看,最好达到四万吨才能够让战列舰拥有较宽裕的空间来保证战斗力。
至于航空母舰,海军决定暂时想不造下一级,而是等海参崴和旅顺的那两艘一万七千吨的航母服役后再说,但主要原因是海军不想要27万吨的航母,他们渴望英美那样3万吨以上的大航母。
不过王启文并没有让他们立刻开始建造,在海军条约签订后王启文放缓了军队的建设,资金开始往民生等其他方向投入。
这主要原因是王启文知道1920到1925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时间,去年发生在西北的特大地震让甘青两地损失惨重,随后的旱灾和涝灾也会席卷许多地区。
战争可以预先防备,天灾是挡不住的,这段时间的灾害堪比历史上的三年自然灾害,即使他知道也不可能记得灾害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所以也只能多准备些粮食和救灾物资,还成立政府公共危机委员会来应付。
不过虽然困难,但情况相比同样灾害不断的苏俄好多了,只是军队建设肯定要缓一缓,必须为民生和国家发展让路。
但是王启文也知道海军建设有周期性,现在投资说不定要到五六年后才能出成效,所以只是放缓了主力舰的开工速度。
对南洋以及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投入也没有任何的减少,尤其是邦加岛海空军基地以及苏门答腊岛的基地。
而中国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勘探人员在在苏门答腊岛中部,廖内省马六甲海峡沿岸沼泽带发现了一个超级油田,估计总储量可能达到惊人的10亿吨,是东亚第一大油田。
得到这个消息的中国政府欣喜若狂,立刻决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苏门答腊的保护,这里的中国驻军也仅次于日本,达到了三万人。
而除了中国驻军外,朝鲜和日本也派出了一些航空部队加强保护,毕竟兰芳共和国是现在亚约国家的油库。
这也是中国在欧战结束后也不愿意接受英国谈判,将该地区两国海军力量恢复到1911年状态的原因,为了苏门答腊的油田,中国不惜发动一场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