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9章 风波又起,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日本大约有三干万人口,藩国两百七十六个。平均下来,每个藩国只有十多万人口。大致上,藩国距离幕府越远,与幕府关系也最疏远。
譬如,幕未时期大名鼎鼎的西南四强藩,便位于日本列岛最西南的九州岛西南角上,与幕府关系一向不睦。
四强藩中,萨摩藩综合实力最强,拥有日本数一数二的海军。随着长崎骚乱、鹿儿岛海战,萨摩藩的海军全军覆没,机器工业毁于一旦。
战后沉重的赔款压力,压得萨摩藩喘不过气来。萨摩藩元气大伤,短期内无法再兴风作浪。
长州藩在四强藩中军事实力最强,又以陆军实力最强,历任藩主皆与幕府关系不睦。当年,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争夺天下,长州藩曾积极支持丰臣氏。在决定性的关原合战中,时任长州藩主还是西军总指挥。
却说孝明天皇发出密诏,号召公武合体,诛杀井伊直弼。这道密诏,被称作《戊午密敕》,迅速流传开来。外藩舆论哗然,暗流涌动。
率先起事的是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当年,德川家康指定水户藩为御三家首藩,水户藩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军事实力,可与长州藩相提并论。
水户藩是《戊午密敕》的始作俑者,在安政大狱中最早被波及。藩内太上皇、藩主皆受到幕府的惩罚,水户藩实际损失不大,但污辱性极强。太上皇被勒令禁闭,不准与外界通信,藩主被勒令归藩反省。
水户藩家臣不服,纠集了两干名武士,准备到江户示威。
(日本在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入侵,先是尊王攘夷。发现行不通后,又代之以公武合体。公武合体又行不通,最终代之以倒幕运动,使用暴力手段推翻幕府,恢复天皇统治,最终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快车道。)
水户藩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武装倒幕的前奏。
历史就是这样令人意外,最先倒幕的并不是萨摩、长州这样的外藩,而是水户藩这种近藩。水户藩德川氏,第一个跳了出来,反对同宗同祖的德川幕府。
井伊直弼是一个复杂的人,至今争议很大。他有时被称之为贤臣,有时也被称为独裁者;有人认为他是开明派,有人斥责其为守旧派;有人赞扬他是伟大的改革家,也有人暗骂他是居心叵测的政客;后世史学家中或认为他延续了幕府的统治,也有人认为它加速了幕府的灭亡。
但不管怎么说,井伊直弼倾力维持幕府制度,是当前日本唯一一个既能同时镇得住朝廷、幕府、雄藩三方势力,又能协调好与列强关系的铁腕政治家。
基于此,中华帝国愿意支持井伊直弼,进而维持幕府。帝国情报局做出过评估,一旦井伊直弼死了,其余老中根据无力应对当前的危局,更不能应对诸多雄藩。幕府将走向衰亡,这对中国来说,将是一大损失。
面对水户藩的发难,井伊直弼毫不示弱。一方面,他动员幕府新军,准备迎战水户藩的勤王之师。另一方面,他胁迫天皇下诏,要求水户藩主制止家臣的鲁莽行为。
在中国的帮助下,井伊直弼仿效帝国陆军,在江户练成了一支四干人的新军,归幕府直接指挥。这四干新军装备新式枪炮,实力不容小觑。
水户藩主自知难敌幕府新军,只得下令家臣退兵。家臣剖腹谢罪,水户藩主向幕府陈交认罪书。
一场危机,被井伊直弼轻松化解。
勤王的重任,被攘夷派武士寄托在了萨摩、长州两藩上。萨摩刚刚经历过鹿儿岛海战的阵痛,元气大伤,无力再有所动作。
倒是长州藩武士颇为激切,藩主毛利敬亲与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一样,都是一代雄主。
毛利敬亲重用攘夷派武士周布政之助、桂小五郎等,但又采取富国强兵和重商主义的政策,使长州藩成为尊王攘夷派最重要的据点。
井伊直弼发动安政大狱,名单上有一个不得不抓、不得不杀,却又不敢擅杀的武士-吉田松阴。
吉田松阴本是长州藩的脱籍武士。黑船事件时,吉田松阴冒险登上美舰,试图到海外开拓视野。几经辗转后,吉田松阴来到中华帝国,在暨南大学堂留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