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3章 大越国,1850再造中华,左茂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眼见征越战役节节胜利,暨南军政府上下振奋。
资政院的议员们率先呼吁“正国号、振人心”,进而引起军队、学校、政府、士绅、企业的纷纷响应。大家一致认为,独立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杨烜一向韬光养晦,从不急于建国。但征越军打到顺化,势必要逼迫阮朝议和。到时,双方缔结和约,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条约。再用“太平天国暨南军政府”的名义,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于是,他审时度势,决定顺应民心,建立国号。秉持着实用主义立场,杨烜并不希望刺激大清国或者太平天国。
此时的北方局势,又有了大的变化。
就在征越军进入越南的平时,太平军也发动了西征。
清军精锐都集中在天京以东,太平军西征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势极为凌厉。西征军溯江而上,连克湖口、九江、武昌、岳州等沿江重镇。
按照杨烜与杨秀清的约定,太平军西征军兵分多路,重点经略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
安徽这一路,由??王胡以晄负责,重点经营皖北,攻占庐州附近地域。
湖北这一路,由国宗韦俊负责,重点经营武汉三镇,向北争夺襄阳。
江西这一路,由国宗赖汉英统领,沿鄱阳湖、赣江,向南争夺南昌。
湖南地处南北要冲,向南连接太平军老家广西,最受太平军重视。
老将曾天养充作统帅,向西经略常德、岳阳、长沙,兼顾湖北荆州。另有一支偏师,由杨秀清的亲信林绍璋做大将,准备经鄂南绕道湘潭,再向南会攻长沙,与曾天养会师。
杨秀清的狗头军师们炮制出来的“西征”战略,可谓胃口极大。但西征军兵马极弱,破绽极多。
整个西征军没有统一的指挥,各个战场各自为战,全靠杨秀清在后方遥控,协调各部兵马。
安徽的??王胡以晄地位最高,但他态度比较超然,不愿卷入太多是非,安心于皖北战场。
曾天养虽然是个老将,资格很老,地位却不如国宗韦俊,调动不了韦俊。
林绍璋原是杨秀清的亲兵,以踏实勤勉见长,却并非统军之将。
譬如说江西这一路太平军,原本由赖汉英做统帅。赖汉英是洪秀全妻子赖莲英的弟弟,读过书,很有才干。金田起义时,杨秀清被封为“军师”,赖汉英则为“职同军师”。
杨秀清担心赖汉英在西征战场上建功,进而扩张洪秀全的势力,便以赖汉英久攻南昌不克为由,把赖汉英召回天京,又是降职,又是处分。
赖汉英在江西征召的兵马,也被编入湖南、湖南的太平军。江西战场,也就不了了之了,简直形同儿戏。
尽管如此,太平军西征初期,仍然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绩。湖口、庐州、九江、武昌、岳州等名城巨邑相继落入太平军之手。
太平军西征初期大胜,一时风头无两,甚至掩盖了革命军攻略两广的光芒。
但杨烜心里明白,太平军西征之所以所向无敌,实因对手清军太弱。一旦他们深入湖南,将遇到曾国藩编练的湘军,也将当头棒喝,一败涂地。
按照约定,革命军应当出兵北上,进入江西、湖南作战,与太平军西征军会师。杨烜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太平军的西征,根本就不打算响应太平军西征。
革命军出兵北上,唯一的好处是,有可能提前消灭湘军。如此一来,太平军失去对手,反而会更加猖狂。
现在,革命军摊子铺得太大,两广境内的战事尚未完全结束。征越战役结束后,征越军还要集中精力在越南设立军政府,改编越军降军为交趾守备师,这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杨烜拒不出兵北上,令广西守备师、广东守备师守牢五岭要隘,严禁他们进入湖南、江西作战。
因为要与越南阮朝议和,杨烜只得独立建国。不过,他依然很谨慎,成立大越国后,“照旧遥尊太平天国”。
此事早有成例。云南回民领袖杜文秀发动起义,建立大理国,“遥奉太平天国南京之召号,革命满清”。粤东天地会起义,建立“大成国”,同样遥奉太平天国。上海、福建的小刀会起义,莫不如此。
杨烜成立大越国,只因要解决对越南的和约问题,并不想因此激怒满清、太平天国。暂时而言,他仍旧需要太平天国作肉盾,替它挡住满清。
为此,杨烜又派何震川出使天京,向杨秀清、洪秀全馈送厚礼,又贿赂天朝大臣,请天国接受“大越国”为藩属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