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二、抱残守缺,纵横宋末,宋魂,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来这是最新一期的《大宋中华报》的一个读者来信。
两人没有看到内容,仅仅看到的是标题。
这个标题乃是《积善积德,抑或积邪积恶》,仿佛一把利剑,让人胆战心惊。
要说谁对工地最为了解,莫过于苏寒年父子两人。
他们刚刚从工地回来不久,还在工地呆了两天时间。
万万没有料到,竟然有人如此诋毁他们的积善积德之壮举。
父子两个气得胸口起伏不停,脸色铁青。
特别是苏晓东,更加气愤。
他纵然对那个庶子兄弟不满,但是他们父子纵马亲自检查的。
不管苏晓东承不承认,这个已经是事实。
可以说苏氏已经崛起了,三房崛起了,三房之中的他们这一家崛起了。
他们三房现在已经有了争夺族长的实力,苏晓东不管怎样,他都有收获。
通过现场了解,他的那个庶子兄弟,与赵家庄关系还不错。
不然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家庄灵泉县的建工作坊,也不会放下手里活计,优先帮助他们修建驰道。
虽然他嫉妒这个庶子兄弟,但是在实实在在的得益面前,没有人能够排斥。
但是,让父子两人称赞不已的地地道道的驰道,没有料到有人竟然在报纸侮辱他们。
苏晓东也不管报纸内容如何,双手拿起报纸,就要撕毁。
“且慢,看看里面写的什么?”苏寒年毕竟老道,急忙出言制止。
苏晓东余怒未尽,听到父亲阻止,心里怏怏不乐。
但是父亲已经发话,他只好用双手把报纸递给苏寒年。
苏寒年瞪了他一眼,问道“你为何不看看内容写的什么?”
“报纸如此侮辱苏家,孩儿根本没有心思看看。”苏晓东直言不讳说出。
苏寒年感到有些欣慰,这个当哥哥的总算说了一句公道话。
想到这里,他感觉也没有那么苦恼,接过《大宋中华报》,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苏晓东没有看报,他心里想的是其它事情。
现在到了家里才知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家里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美味佳肴。
而兄弟那里,不但小木屋又脏又臭凌乱不堪的,而且差点饭菜无法咽下去。
而那个让他差点呕吐的小木屋,也只有他的那个庶子兄弟才能住下。
想到这里,原本他对庶子兄弟嫉妒消失大半,让丫环泡了一杯醉春风,闭眼惬意慢慢品味。
苏寒年虽然在看报,但是眼睛余光不经意看了苏晓东一眼。
这个嫡子虽然是一个举人,但是享受有余,吃苦不足,在这一点比小儿有些不足。
可能苏寒年也没有发觉,原来他喜欢谪子,现在心里的天平不知不觉向那个庶子倾斜。
庶子不但跨过文人大关,吃苦耐劳,有一番技术,关键的是,与赵家庄关系不错。
毕竟,这个长子虽然取得举人功名,除此之外,其他还不值一提。
三房毕竟不是大房,在官场有人缘,但是如果搭上赵家庄这一根线,倒也不错。
更不用说,赵家庄不但击败过胡人,更是在西县站稳脚跟。
要知道以前成都府多次被胡人当后花园入侵,乃是因为在西县失去了阳平关缘故。
现在赵家庄能够在西县站稳脚腿,牢牢地地阳平关守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赵家庄的实力多么强大。
苏寒年一边看了报纸,一边苦笑,最后不知不觉竟然露出笑容。
苏晓东虽然在喝茶,也在观察苏寒年,他不明白父亲为何要发笑。
苏寒年终于看完,随即把《大宋中华报》递给苏晓东。
“父亲,这个对苏家不敬,孩儿不想看。”苏晓东摇摇头,眼睛根本不看报纸一眼,专心致志对付醉春风茶叶。
苏寒年一边微笑,一边端起茶杯,一边淡淡说道“子晨(苏晓东字),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听说父亲如此劝说,苏晓东知道自己却不过,只好接过报纸。
他是带头怨气来看报纸,但是他开始只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但是到了后来,他不知不觉之中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苏晓东一边看着,先是眉头紧锁,后来不知不觉打开。
原来报纸是这样写的,灵泉县的驰道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每个路段按照自己想法建造。有的是仿秦始皇的驰道,但是又没有按照驰道修建,不但比秦始皇驰道小,而且还没有在轨道上刷漆,甚至干脆连轨道也没有。
有的修建是石板大道,有的修建的是仙水泥大道。
标准不一,路段不同,马车根本无法适应,如何快速行驶。
在一段路段马车可以随便乱跑,有一些路段则必须按上符合其尺寸的马车。
这哪里是驰道,倒是已经成为地地道道慢道。
文章里面写道,秦始皇的马车之所以能够在驰道跑起来,乃是因为其同轨。
难道为了能够适应这个轨道,下令让天下的马车按照这个轨道来毁掉,重新制作马车吗?
且不说让天下马车同轨只有秦始皇这个暴君才有这个能力,仅仅就是让马车适应这个轨道,就是一件削足适覆之事。
文章最后说道,经过比较所有路段的驰道,觉得还是苏家所修驰道最好,不但分成左右两条大道,而且最为平整光滑,其次则是陈家修建的石板大道,虽然雨天不会积水,但是没有仙凝土那么光滑。
除了这两个路段,至于其它路段,根本就不是驰道。
因为它不但不平整光滑,而且晴天灰尘满天,雨天坑坑凼凼,马车就是想跑,也难以跑起来。
苏晓东越看越心惊。是哪个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胆敢批评当今两个相公家族修建的驰道。
此人胆子也太大了,不怕两位相公报复吗?
他一看署名,终于明白缘故了。
原来是贾理,就是那个被知县徐跃开革的贾理。
他反正已经被开革了,心里一肚子气,哪里不想发泄一番。
贾理之所以被开革,就提出秦始皇驰道不适合,现在遇到比秦始皇驰道更加不如的驰道,哪里不大喷特喷?
而《大宋中华报》之所以胆敢刊登贾理的文章,反正与《大宋理报》打文字官司已经多次。
通过这次驰道之事,正好打击《大宋理报》的背后之人,落得一个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成都府知府衙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