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愚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无本买卖,浴血江山九龙嫡,白头愚翁,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跟乡里的教书先生习过蒙学,识得几个字。”
“你是哪里人。”
“我们都是商洛县人,数年前一场瘟疫席卷商洛,死者不计其数。得亏六爷派罗仁轨罗掌柜相助,要不然我们……”
“行了。本王做这等事就没有想过让别人报答什么。二十年前就已经爆发过一场了,那一年又来了一次瘟疫。本王只是好奇这瘟疫为何只找商洛县,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顺便做做药材生意,再顺道救治一下你们,仅此而已。你们即是商洛人如何到长安城来了?”
自己说出来的功德并不是功德,希望别人说出自己的功德,那也不是功德。
但不管是无心还是有意,只要是真心为了做好事,即是功德。
步青云应道:“那场灾疫过后,乡里死了不少人,许多老人都没熬过去,连青壮都没剩几个了。一些妇儒与小孩守着那几亩薄田,加上天时不利,迟早要饿死。于是我们几个青壮便结伙凑了一些盘缠,想到长安城来投奔罗掌柜赚些银子好拿回去给乡亲,谁知道罗掌柜去西域送镖了,只留下几个管事,那些管事听到我们是从原疫灾区过来的,根本不愿收我们。我们当时想等罗掌柜回来,只要能见到罗掌柜,跟他说一说,应该可以的。”
刘永铭问道:“你们后来是怎么跟他说的?”
步青云苦着脸说道:“哪里见得着他人呀!我们只在长安城呆了几天就将银子花光了!谁知道长安城的东西会那么贵!”
步青云不好意思得看了刘永铭一眼,低着头说道:“没有办法,我们……我们就抢了别人的东西,为了不连累乡亲,不往南回,直往北跑了。后来才知道府官根本没查到我们是哪里人。”
“往北跑?去了榆林府?”
“不是,没那么远,只是往延安府而去了。当时我们合计着反正都这样了,干脆就做起了没本的买卖,弄得了银子就托人捎带回去。我们也知道官府总有一天会查到我们身上的。所以……所以一直也没敢回去,更不敢跟乡亲们说我们在做什么。”
刘永铭又问:“你们是不是在枯木禅师那里提起过罗掌柜?”
“这我就不清楚了,枯木禅师那里都是我大哥去沟通的。我想……应该是说了些什么吧,要不然不至于会困禁枯木禅师。”
刘永铭摇头说道:“不,本王说的是枯木禅师被胁迫之前!他应该一早知道你们的身份。”
步青云想了想,说:“您这么一说,我倒也觉得奇怪起来。我们进大慈恩寺的身凭都是假的。寺里僧人好像看出来些什么了。但枯木禅师却将我们留了下来了。”
刘永铭点了点头,轻声笑了一下,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呵呵,那本王就想通了,枯木禅师这人可不简单呀!他应该是想将你们收为他的手下!他很需要你们这类人。但却没想到最后却被你们钳制了。对了,你知道罗掌柜之前事么?”
“知道呀!他原是楚国那边的强盗,后过境来了汉国。”
刘永铭好奇得问道:“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陇西李家的李且是汉国最大的盐商,他有一批从榆林过来的盐经过延安府时被强匪抢了。”
“阿?谁这么不开眼,敢抢李且的东西?”
步青云应道:“就是罗掌柜以前的那些同伙。他们刚来汉国不久,不知道陇西李家的厉害。抢了东西以后就想找一个中间人,让中间人去找原主,让原主花银子再赎回去。李且哪里是善茬,他一转身就去找了在朝廷里当大官的一个李家人,叫李裕。想借着关系想让征北大营发点兵卒将那伙人给灭了。不知道为什么李裕没理他。”
刘永铭笑道:“那是因为当时陇西新来了一个叫余讽的知府,上疏了一份关于陇西李家在地方上有所不法的奏折。李裕要是动用自己朝中的关系去摆平这件事情,就坐实了李家之势可通天的罪过。李裕宁可让李家受点损失,也不想让李家成为皇帝的眼中钉。”
步青云说:“小人不懂这些,只知道剿匪之事没成。李且货被劫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一直也在走商队的罗掌柜听说以后,就主动帮李且与强匪调解,做了中间人。他一边劝李且不要动朝廷的关系让事情复杂,省得结怨太深。一边让匪徒把价放低,不要漫天要价,且保证以后不再劫李家的货。”
“这事罗掌柜可一点都没跟本王说起。也是,这些个杂事我也从不过问。后来呢?”
“李且花了不到两千两的银子算是将盐赎回来了。强匪们也买了罗掌柜的面子不再抢李家的货。李且以为罗掌柜是因为李家的声望与同是走货的行商同行所以才帮忙,但我们道上的人知道,除非是与强匪有关系,要不然不会去做中间人。毕竟朝廷最终都是要剿匪的,中间人将来难免被抓去问话,就算没被牵连进去,也得被某些脏官敲走一笔银子!”
刘永铭呵呵一笑,说道:“不到两千两?虽说现在的盐价不便宜,一斤盐市价近一百文,一担在十两以上。但一支陆路的运盐队一次能运多少盐货?两百担?呵呵,不会有这么多!他的一支盐货值不了两千两!所以,其中一定是夹带了私盐!这是盗匪在讹那李且呢!李且怕被官府所知,所以才给了银子!”
步青云并不清楚盐商的那些勾当,不好插嘴,更不好评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