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赵雄的大哥赵铭
东南肥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赵雄的大哥赵铭,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东南肥肥,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时候他们这些小太监还是夹起尾巴不要惹事,要是出了事,他们的主子下手比任何人都狠。
不过那些沙船都是装着过年的礼物,这里面还有其他后宫主子,但是最主要的还有皇上啊!
老皇上让他在松江上海港市舶司收拢的松江、扬州,苏州,泉州的金花银100万两秘密运到京城,要是不在过年前弄回去,哼哼……他小命不保啊!
赵雄看到安德海一脸苦瓜相,小心翼翼地讲,”安大人不如这样,你在韩庄镇住上几天,封闸节过了以后,我们在想办法!“
安德海想一想想了一下又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他在心里懊恼,就只能这样了。
又聊了一会儿天,赵雄回到巡船上,抖动了一下身上穿的披风往船舱的凳子上一坐。
手把的暖炉看着沙船上的漕军们在那里吊着帆布。
既然不赶时间了沙船上的漕军们也都舒了一口气,从怀里喝着两口小酒,有的拿着木锤锯子,叮叮咣咣修理船上的漏水的地方。
正常来讲,漕军使用工部打造的漕船,若有损坏,则由该船的负责人负责修补。
当然,朝廷也会适当承担一定的损毁责任,但近乎七成的责任都压在了漕军的身上。
至于船上当官的这时随着领头的船打黄旗船队突然减速了,船老大松了一口气。
也是,紧赶慢赶都不能过闸,看样子自己这帮人估计在韩庄要猫冬了。
至于现在该干嘛干嘛去了,就等着纤夫们拉纤拉到闸口。
“漕军啊!”
赵雄看了他老爸以前的官文,大康朝代历年漕粮的起运交仓,100多年时间过去了。
到了永平时期是一个显著分界点,在这之前大运河漕运从台儿庄路过每年平均在400万石。
而之后逐渐减至300万石,甚至00万石,特别是永平三年之后,漕粮入不敷出之势已经十分明显。
永平五年大康朝会上,为了提升漕运效率,在卫所军户的基础上,建立了职业性的“漕军”,人数超过十万。
漕军,分十二总,一总一万人。
所谓的漕军统共十二万人均来自不同的卫所。
大康桥的军卫所跟明朝一样100多年来也是的可以了,军户们基本上都是没有耕地的农民。
为了全家人的吃食,所以总共1万人的漕军报名人数居然有30多万。
毕竟跑船的收入买粮食,比一天到晚吃野菜好过得多。
漕军大体上在每年的一月就要驾船到各处接收漕粮,随后“开帮”北运。
大约到当年十月以后才能返回军营,前后持续的时间长达十个月以上。
赵雄眯缝着眼看向那0多艘大沙船,像这么早就北运的漕船,也不是没有。
但是0多艘沙船组成的船帮,冬月里面还没有过。
最少在往北去的山东地界还没有过。
看着船上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漕军躲到避风处,神情漠然的此刻的他心里就叹息。
赵雄想了一下,吩咐赵小驴,从巡船的船舱里拿出吃食来给打头的安德海所乘坐的沙船上送两瓶五粮液和胬好的德州烧鸡上去。
聂百户一看赵雄霸送吃的来了,分外高兴。
他和那帮漕军从扬州启航又没上过岸,哪怕是经过有名淮扬菜的淮安都没上岸,风餐露宿,紧赶慢赶,还是差了半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