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牧宣州 第8章 长史,再兴南唐,竹里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丛益来到这个世界后,吃饭时总觉得舌头有苦味。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夺舍”的后遗症,后来就反应过来了,应是这时候的海盐没有提纯,因为粗盐带苦味,导致吃啥都泛苦。
有了时间,有了场地,李丛益说干主干,拉了罗正文和周元英、周元青两兄弟,搞粗盐提纯。周元雄由于年纪小,还在上蒙学,因此周家三兄弟只被李丛益带出来俩。
幸好李丛益是理工男,对粗盐提纯为精盐这事,还是有印象的,核心就是去除镁和钙这俩个味发苦的杂质,用纯碱(碳酸钠)溶液去钙、用火碱(氢氧化钠)溶液去镁。纯碱很早就有了,有现成的纯碱矿,又可食用,这个不难得。火碱是近代才有的东西,但也有古法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用草木灰溶液(氢加氧化钾)加纯碱,但这种费时费力;二是用熟石灰(氢氧化钙)加纯碱。李丛益当然选择后者。有了火碱和纯碱溶液,接下来就简单了。
有理论指导,实验操作起来便不费劲。当细盐从锅底刮出,李丛益伸手捡起几粒,果然熟悉的盐味回来了。
周元英和周元青也尝了一下,然后震惊的无以复加:原来盐可以这么好吃!便是罗正文也认为,这样处理后的精盐,比之解盐(山西解池出产的盐)还要纯正。
周元青直给周元英使眼色,周元英确假装没看见。李丛益却是看到了,心想,年轻人就是猴急,以为我特意拉上你俩是闹着玩着的么。
“这样做出来的精盐,成本太高,许家和周家倒是能做,就是不便于卖。这精盐,得把它当成奢侈品,把价格订的高高的,然后卖给那些大富大贵人家。”李丛益对周家两兄弟道。“这里面的道理不复杂,不过跟你们一时半会讲不清,所以你们知道这些用料和方法就可以了。这活得找几个人专门来做,但需要和他们签保密协议,最好是全家人都能受到严密保护。”在说到保护的时候,李丛益特意拖长的音调,看元青促狭的表情,想必大家都理解这个保护就是严密监视的意思。
“然后在生产的时候,分出工序来,各工序严格分开,这样使掌握这个方法的人,只有那几个人就行了。”
周元青听李丛益说周家卖不了这精盐,再一细想还真是如此,一颗燥动的心就冷静下来了。平常人家,连粗盐都吃不起,哪舍得买这样的精盐。正有些蔫呢,李丛益却点了他的名:“全部找官府买盐,成本太高,那是断然不行的。元青,想必你父亲能搞来便宜的私盐。对吧?”
周元青错锷地看着李丛益,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却是周元英回道,“国公爷明察秋毫。这私盐渠道是许家商铺的线,不过我周家确实也有参与。这精盐生产,可以交给周家。”
倒是罗正文在边上啊了一声,看李丛益毫无表示的样子,又讪讪地笑笑。
李丛益继续道,“元青,这精盐的提纯流程,你今晚再做几遍,然后用纸笔记录下来。明日带些精盐,便回门坑找你父亲。告诉他,此事务必要严格保密。事成之后,本公可以和周家五五分润。”
“正文,你近日去找侯知县,就说本公想在城外置办一座庄园,不要好田,就要有山有水的那种。离城亦不能太远。这事要办的快。”
“元英,你帮本公招募一些流民,最好是有家室的,老实本分的。等正文搞定庄园,就把他们迁到庄园去,先随便找点什么事做。”
三人有点不明白李丛益怎么突然说要买庄园雇流民的事,李丛益补充道:“本公要卖精盐,也得做做样子,假装有个地儿生产这东西吧。”
————
这日一大早,宣州府长史唐浦泽便乘着马车来到江国公的别院。
唐代与刺史府设有别驾、长史等高级佐官,南唐虽秉承唐制,但与宋朝一样,五代后州府刺史(或为知府事)一般只有录事参军事以为副官,再以一通判作为监督官。
宣州刺史府又有不同。江国公以从一品官阶任刺史,因此又任了从四品的唐浦泽为宣州府长史。长史为唐制,到南唐时已几不可见;从四品官员已可向皇帝直接上书。但唐浦泽吃饱了撑的没事来监督江国公?不过是朝中大臣派个闲人,来防止江国公干出太过天怒人怨的事情即可。
唐浦泽和李从镒来了宣州后,李从镒几乎不理政事,而唐浦泽也以贬谪官自居,也是日常与宣州府名流士子饮宴作乐,将一应州府事俱委于高景同。
不过,刚开开心心地过完正月,江国公打猎回来,却不知怎的开始关心政事起来。不光如此,李丛益还爱在上面圈阅和批示。这个圈阅还是高景同向江国公“不耻上问”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刺史签批,而无长史留痕,这显然与制(监督制衡)不合;如此,唐浦泽要么补签,要么就得在李丛益批阅前先处理。而补签这事,明显不靠谱,还容易被刺史带沟里去——比如前几日江国公就下文停了张洎家亲戚的石灰窑。虽然当初来宣州,就有和张洎不太对付的原因,但这么赤裸裸的拉仇恨,智者不为啊。
唐浦泽下了马车,早有国公府的门房迎将上来,不多时便见侍卫队的头领谷大壮快步而来。以前都是罗正武前来迎接,毕竟罗正武也算是半个国公府管家,唐浦泽心下好奇,又不便询问,不由地左右张望,进到第二进院子后,发现异常在哪儿了。
只见一列三个侍卫,挺胸抬头,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院子外围的走廊,消失在通往第三进院子的过道口。再看正堂门口,也标枪似的挺着两个侍卫,目不斜视。倒是给人一种肃穆感。
唐浦泽不清楚具体是种什么感觉,但如果是知兵的,估计就会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支军队的纪律性带给人的压迫力。
不过唐浦泽从未关注过这方面,也不晓得厉害,只是觉得奇怪。
走到门口,李丛益已经降阶相迎,“唐大人来的好巧,本公今日刚得到一点好东西,正缺个懂行的人分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