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江湖之远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六章:杀王!,开顺:1644,处江湖之远也,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军议闹得不欢而散,牛金星跟李炎各持己见,针锋相对,说是好不示弱都不为过,毕竟牛金星主动挑起战端,李炎也断然没有不反击的道理。
大略上还是牛金星指责李炎“革命的不彻底性”,李炎则抨击牛金星思考“不切实际”,“书生之见”、“看不到天下大势”。
而李自成麾下的将领也很快选边站队,支持李炎的无外乎还是李锦跟高一功,当然现在还加入了一个李友,刘芳亮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还是模棱两可的表示李炎的意见也不是不可以。
而支持牛金星的就海了去了,从刘宗敏到田见秀,再到李双喜、刘汝魁、王文耀等等,闯营的主要将领都站在了牛金星这边。
其实事情到这个地步牛金星目的已经达到了,既进一步分化了军队跟李炎的关系,又赚了一波军头的好感,这波博弈他其实已经大获胜了,在这种背景下,军议也就草草结束。
其实未见得牛金星就是农民阶级的代言人,牛金星也不过是把农民阶级当做跳板而已,莫说是他了,就是李自成也未见得就是农民阶级的坚定支持者。
牛金星的心态很好揣摩,一方面他被明廷官僚构陷,多少有些“怀才不遇”的情节在里面,这样的人自然做起事了就更加偏激和张扬。
另外一方面,在牛金星看来他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杀富济贫,既可以收买人心,又可以解决闯军的财政跟后勤问题,一箭双雕有什么不对?
况且纵观历史,那些能成事的人哪个不是先邀买百姓的心,拉起足够的兵员跟基业,等天下稳定,再开始慢慢收拾豪强士绅的民心,再或者干脆自己制造一批新的豪强士绅出来就是。
如今大明已经是冢中枯骨,干掉了大明天下还有什么竞争者?到时候有的是时间去梳理内政,拉拢地主士绅,甚至到时候挟开国之威,这些事情做起来更顺畅,有什么不对吗?其实牛金星的想法未见得就不对,但是没开上帝视角的他是不知道后面还蹲着个满清的,他只是河南一个举人,虽然对满清入寇有所耳闻,但也仅限于耳闻,他对满清是没有概念,没有了解,更谈不上具体的战略布局的。
毕竟按照历史的经验来说,开国之王朝,怎么可能会打不过塞外边寇?就是如北宋那般例外也能争个澶渊之盟,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这么想,李炎可不这么想,李炎是开了上帝视角的存在,自然清楚满清的威力,所以他的所有战略布局跟决策本质上都不是以大明为对手,而是以日后的满清为战略对手来布局的。
收揽士心你现在不做,到时候万一一片石又战败,闯军又会面对四处起火的尴尬境地,猛虎难抵群狼,到时候任凭你如何善战,也只能落得个虎落平阳的下场。
......
当然,李炎的想法是他的,牛金星跟李自成看起来,他就是纯纯立场问题。
最可恨的还是牛金星下来后的神补刀,下来后,李自成暗自召见了牛金星,虽然说他倾向牛金星,但也不至于完不顾及李炎的谋划,毕竟李炎的水平他也是知道的。
李自成询问牛金星对李炎的对策怎么看,以及认为李炎为何会有此决议。
牛金星自然保持了原有的口径把李炎的策略批判的一无是处,若是这些还好,但牛金星最后一句话,算是一下给李炎将死了。
“炎不欲杀永宁王,盖不愿担杀藩之罪也。”
此言一出,李自成顿时脸色阴沉下去,牛金星拿捏的很到位,一下子点到了李自成的担心之处,李炎不肯杀明朝的皇族,是不是因为想给自己留后路?他是不是想做宋公明?所以才对豪族藩王这般暧昧?
这件事可就不小了,往大了说直接可以算李炎有二心了,所以此话一讲,不管李炎是不是有这个想法,李自成都已经开始猜忌起了他,当即就一言不发的摒退了牛金星,心中却是对李炎开始猜忌了起来。
所以,这件事结局很快就出来了,次日李自成就宣布要“公审”朱采??,要押着这个大明的天潢贵胄过堂受审。
这可就热闹了,百姓们哪里听说过审判王爷的?自大明开国二百七十多年,没见过有藩王过堂的,如今居然要审王爷,顿时都云集而来,纷纷来看这热闹。
主审的位置,李自成交给了牛金星,牛金星是何许人?那可是实打实科场出来的人物,政治斗争也是玩的不少的,嘴皮子那是相当的六。
公审进行了一上午,几乎都是牛金星单方面输出,朱采??看到四周副武装的闯军士卒早就吓尿了,还指望他能自己辩白?于是乎,朱采??很容易就被塑造成一个,对内淫乱,对外无道的暴虐藩王形象,便是连小时候偷鸡摸狗,偷窥女子的事情都描写的绘声绘色,活脱脱一个天生的坏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或许是常年充军的经历,牛金星在煽动民意方面是一等一的好手,三言两语下来就把百姓的情绪调动了起来,纷纷开始喊打喊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