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明铁嘴
大明第一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大明铁嘴,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大明第一帅,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都察院的事还没过去。
那位被扔进玄武湖的御史,他没死!
不知道谁在暗中搞事情,把这家伙给救了!
那御史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回来不仅没怂,胆子居然还大了!
他义愤填膺地写了长篇大论的弹劾奏章,主要是喷皇太孙的。
暴虐!
滥杀无辜!
没有仁慈之心!
不配当储君,建议换人!
他想以死来博一个名声!
后来,该御史被革职了。
那道上万字的奏章,也没送进宫里。
原因是没资格。
你都不是御史了,上个锤子奏章?
洗洗回家吧!
直接强行闭麦!
革他职的人不是老朱。
也不是皇太孙朱允熥。
而是,他的老大,詹徽!
胖御史懵了,心说我是为你出头被皇太孙扔进后湖的。
现在你帮他?
你啥意思?
明目张胆卖队友啊?
詹徽没理他,只是让他不要再搞事情了。
从文学的角度上,詹徽很欣赏胖御史奏章里富有才华的内容。
用词华丽,文字如刀,排比句一段接一段,读起来很有气势!
但这是政治。
写这些纯纯是找死!
此时詹徽的内心慌得一比。
心说你吹牛逼别带上我好不好?
詹徽一向善于在幕后操控局面,不想被推到前台。
那样很危险!
让他感到不安。
宁教我把天下人当枪使,休教别人把我当枪使!
这是詹徽的为官哲学。
其实都察院的御史,并非全是废物。
他们中的一些人,当年也曾经胸怀大志。
想要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匡扶天下,搏一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那时候,他们朝气蓬勃,无愧于心,为官坦坦荡荡。
但是后来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现实的毒打让他们弯了腰,变成了当初自己最鄙视的那种人。
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助纣为虐,也有人初心不改。
他们在苦苦坚持。
考成法一经实施,他们觉得皇太孙是個干实事的人。
这种储君,值得自己拼死效力!
于是,有个叫凌汉的御史跳了出来。
他将矛头对准了詹徽。
当众所有人的面,傲然痛骂詹徽“詹徽你明明长了个人样,却一点人事都不干!”
他的话,让众人心头一颤。
身为御史,专门修炼的就是嘴炮。
这一点,凌汉深得前辈真传。
凌汉,河南原武人,北派人士。
洪武十七年以秀才举至京,跟詹徽同年,以献《乌鹊论》而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凌汉为人廉直,从不贪污受贿,且以大嘴敢说著称,顶撞老朱那是常事儿!
他在地方当官时,明断是非曲直,公平公正,被当地百姓称为“凌青天”。
洪武十九年,一个有德行的人路遇凌汉,感其当年对己断案公正,便邀请凌汉饮酒,并欲赠以厚金。
凌汉说“酒可饮,而金不可受”,坚决拒绝厚金。
过了两年,朱元璋得知了此事,对凌汉大加赞赏,将其连升四级,直接提拔为正三品右副都御史。
之后,凌汉巡视陕西时,敢于谏言,因多次上书陈述当地弊病和请求朝廷免除贫苦百姓税赋。
朱元璋赐其四套锦衣和三百两银子,并提升他为右都御史,都察院二把手,袁泰的前任。
短短两年多,连升六级,和詹徽有的一拼。
但詹徽是官二代,而凌汉没有家世背景,靠献《乌鹊论》自荐成功入仕。
但是,他和詹徽二人是一直关系不好!互不买帐!
凌汉为人正直,清正廉明,从不攀附权贵,在官场上可谓是一支清流。
在都察院工作期间,凌汉多次直言左都御史詹徽身上毛病,弄得詹徽在都察院属下面前灰头土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