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玄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37章:关雎坊,洪武生存指南,裴玄黄,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记得送过自己手帕,刺绣很好。
朱塬不喜欢眼前的小绣鞋,也不愿伤了女儿心,就不置可否。
还想起早前的一个念头,提议老朱禁止裹脚。
唉,再说吧。
衣裳,从‘爹’换成了‘爷’的程山山穿在身上过来,很漂亮的百花刺绣,显然花了心思,就是……不具备量产的可行性。
顺便批评了一下,不喜欢长辈分。
这么浏览完,初步确认了两项:箱包和首饰。
其他,要么太贴身,这年代一般不会从外边买,要么太繁复,无法量产。
选中的两样,首饰不必说,女子必备。
至于箱包,当下其实也有各种包包的,男女都用,样式堪称丰富,只是没有形成流行的商业概念。
另外还打算做一些配件。
比如纽扣,在明州就产生了念头,刚刚看过,重新想起来。
那么多的水晶边角料,不制作成纽扣之类,简直浪费,切割问题早就解决,量产也不成问题。
当然,除了水晶材质,金、银、贝壳等等,也要尝试一下。
嗯……
关键在于,首先要培养潜在消费群体使用纽扣的理念,这个也很好办:你不用纽扣,你就是低端,你就是野蛮,你就是不文明。
还是信手拈来。
至于理念的扩散,除了口口相传,接下来,《大明月刊之后,肯定还会逐渐增加其他报刊杂志之类,有了平台,灌输起来,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再然后,就是商业理念。
朱塬正要开口,扫了扫还站在周围眼巴巴的女人们,稍微迟疑,还是示意站在一角的梁丘六娘,指了指榻边:“来坐吧,嗯,其他也都去搬凳子,自己找地方。”
留白妮子刚刚为了帮忙递东西,起身站到了一边,朱塬身旁空下,梁丘六娘没有去往朱塬指向的矮榻中央边缘,而是大着胆子挨着朱塬坐了下来,小小轻唤:“爹……”
朱塬:“……”
另一边的蔺小鱼弯起嘴角,她可是知道六娘姐姐私下什么模样的。
不过,她不会戳穿。
相比自己总能见到,每每看那些对她都很好的姐姐妹妹们对大人期待的模样,她都会心软,不由就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想见到大人,也能够见到,还能够得到大人的关切。
看吧,大人多好,见六娘姐姐不能长久站着,就很快让她坐下。
朱塬没理会一左一右的心理活动,等大家都坐下,敲了敲桌子,笑着道:“好了,上课,呐,今天的这些话都是咱们家传的机密,可不能透露出去,知道吗?”
洛水带进来的,基本都是较早跟随朱塬的一些姑娘,闻言纷纷点头。
写意几个其实想把人打发出去,她们觉得,大人的学问,哪怕是经商这种,也不能随随便便让人知道。
即使是大宅里的女子们。
不过,朱塬已经让人坐下,再想想自家大人的性子,最不喜欢敝帚自珍,也就作罢。
朱塬示意坐在对面的写意提笔记录,一边转向周围:“把一件东西卖出超出本身价值的高价,比如这个包包……”随手拿起桌上一个:“或许它成本只有1两银子,我们要卖到100两,其中是有一套商业逻辑的,谁能说说,核心是什么?”
众女面面相觑。
要么不敢说,要么不好意思说。
还是对面洛水开口:“大人,是那……《山海经?”
致用斋的‘山海经’主题系列钢笔,这一年时间,基本已经做完,每出一款,那怕1888两白银的高价,还是刚到店里就会被人买走。
朱塬点头:“你抓到了关键,类似于致用斋的‘山海经’主题系列,但,其中其实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附加价值’,就是一件商品附带有超出它本身之外的价值,我们的‘山海经’系列,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留白位置被占,干脆爬到矮塌里面,占着方桌一边,此时道:“大人,咱们也要做‘山海经’包包么?”
“这就是标准的刻舟求剑了,不会转弯,”朱塬笑着点了下留白鼻尖,抬头左右看了看,随手指向对面书架:“我记得那边有一本陆羽的《茶经,拿过来。”
恰好坐在书架旁的陆水水连忙起身,找了找,很快寻到,走过来小心递上:“爹,给。”
朱塬:“……”
跳过!
翻了翻手中《茶经,朱塬拿起来示意:“咱们华夏文化光辉灿烂,拥有附加价值的传承物事实在太多太多,不过,这些也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比如,我们要以《茶经内相关记载为灵感,做出一个首饰系列,那么,要把这个系列首饰卖出高价,你们想想,首先要做什么呢?”
这下,连洛水都有些迷茫。
挨在朱塬身边的梁丘六娘大着胆子开口:“爹,奴觉得,首先……要做出好的样子,就像那‘山海经’钢笔一般?”
“错了,”朱塬摇头:“致用斋那些钢笔能卖高价,其实是借了祖上匾额的光,还有,嗯……我自己这个世外高人的身份,再之后,还有各地买家的口口相传,把这个系列炒作了起来,所以,明白了吗?”
洛水抓到了重点:“炒作?”
“对了,炒作,”朱塬道:“再说《茶经,我们要做相应系列,首先就要把《茶经这本书的价值捧得高高的,把陆羽这位作者也要捧得高高的,要让人觉得,和这本书,和这个人,只要沾上一点光,自己都三生有幸。达到了这一目标,我们再做‘茶经’系列首饰,就能事半功倍,1两的成本,我们卖100两,同样还是会有人趋之若鹜。”
满屋子的姑娘不管听懂的没听懂的,一时间纷纷点头。
朱塬也继续:“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实在找不到主题呢,或者,虽然咱们文化积累足够丰富,但将来一时间没能找到合适的,该怎么继续?”
周围顿时又是一片迷茫。
朱塬只能主动揭开谜底:“那就要我们自己创造。比如洛水,我们要把洛水这个人捧得高高的,大家一听,啊,传说中‘洛大家’设计出的款式,那一定得买啊,只冲着洛大家的名头,成本1两银子的挎包,哪怕1000两抢到,也一点不亏啊。呐,这就是主动创造附加价值。”
再次一片恍然。
洛水却不好意思起来:“爹,奴可成不了大家。”
朱塬:“……”
这么喜欢随大流,没出息,成不了也是应该的!
收拾收拾情绪,讲课还要继续:“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炒作附加价值呢……好吧,这就不麻烦你们了,咱们有了《大明月刊,这个你们肯定知道,将来,还会有其他各种刊物,这些……就是我们炒作的载体。总之,将来再说。”
炒作这种事,朱塬还是觉得,自己亲自主导最好。
就比如,下一期,如果真要做陆羽的《茶经系列,可以随手在《大明月刊里添加一篇软文。
还有,除了《大明月刊,朱塬还计划做一款金陵大学的学刊。
传媒刊物之外,更进一步,还可以做各种展览,这一点,博物馆也就用上了。
反正,将来渠道多多。
环环相扣。
于是又继续:“接下来,材料。如果关雎坊发展100年,咱们的牌子还在,还依旧兴盛,用什么料子都无所谓了,但,现在呢,必须要真材实料,说宝石就宝石,说水晶就水晶,说真皮就真皮,为此,哪怕利润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对这个品牌本身的塑造,也是在创造附加价值。将来,一提‘关雎坊’,10两银子起价,再低,没有了,因为咱就值这个价。”
“最后,就是制作。”
朱塬说到这里,挨在他身边小小蹭啊蹭的梁丘六娘主动插话:“爹,奴姐妹们可以做。”
“这就错了,”朱塬摇头:“绝对不能你们来做,你们是高高在上承载着附加价值的设计者,哪怕闲着,也绝对不能亲自上手,最多制作一些样片供匠人参照。否则,那等于是摧毁我们的品牌,很掉价的,就像……一个大书画家,为了画画,总不能去亲自造纸吧?因此,我们只提供想法,再培养专门的匠人来做,嗯,接下来,各种匠人,我会负责挑选。”
大都那边还会有一大批匠户到来,都是元室百年来从全国收罗的精英,从中肯定能找到各种合适人手。
这么主要是朱塬在说,周围一群大小姑娘认真听着,一份商业计划很快成型。
不过,具体开张,少说也是几个月后,可能要到明年。
好在不急。
朱塬只是想把事情做开,最好再吸引其他一些人一起做,慢慢形成固定的商业模式,最终,将来的将来,相关的品牌,要从国内走向国外,走向全球。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这才是终极目标。
再就是,不同于玻璃水晶那样的大生意,这次,关雎坊,属于类似致用斋那样的‘小店’,就不需要再和皇家分享股份了。
嗯……
匾额还是要的。
这次……既然是女儿家的东西,老朱落笔就不太合适,但……可以让皇后娘娘来写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