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水如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这个资格吗?,从靖康开始,楼下水如天,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习惯性的派人大量审讯俘虏,李敬才知道完颜宗望有多恨。
鸭绿江口一战,掳回来的船工几乎囊括了东北各族的造船顶尖工匠。
即便今年没有打败金狗,金狗未来很多年也别想造船了。
有材料也没人。
李敬还真不敢放手用这些工匠补充到因为扩张,急需工匠的造船厂去,一部分扔到了扶九州岛上去伐木。
技术比较好的老工匠,跟着金狗哪里缴获的风帆材料一起,运去了福建,帮新船厂应对修补民用海船的活。
当乔太妃来找他的时候,他都有点蒙。
岳飞去临闾关,现在靖字军三个营地,胜字军一个营地的训练,他都要抽时间看看。
为备战的事情,经常漂在海上,恨不得一个分成好几个用。
乔太妃居然拉他去了临海居后面扩建的复兴报社。
“李敬,当初抵报变成定期发行的复兴报,我也是咬着牙鼓着一口气应承下来,原以为这辈子把手就绑在笔上了,做梦也想不到如今竟然会变成这样!”
在临海居很多人都不知道,乔太妃原名乔淑云,可是复兴报总编淑云的名字,大宋读书人无人不知。
瓜子脸上俏皮的眉目会说话,让人一见就有种神交已久的感觉。
谁都会觉得她比三十五岁的王太妃更加年轻。
跟赵玉盘这种后世一看就联想到大青衣的美人相比,乔淑云很知性。
加上这种从内而外的仗义性格出现在大宋宫廷很罕见。
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后,都对她毫无防备,把心里所想给她说。
偏偏李敬有点憷她。
当她不管不顾隔壁挽着李敬上马车时候,李敬整个人身体都是僵硬的。
春暖花开,大家都穿的很单薄。
这胳膊触碰的柔软夸张了,挺拔,有韧性。
李敬的反应乔太妃怎么会感觉不到,她翘起嘴角,跟李敬一起上了自己马车。
依旧没有放手李敬的胳膊。
“你当初说,报社只是一个论战的场地,我和易安她们根本不信,如今济南和日照每天拉来各地稿件,信件好大一堆,报社郡君,宗室女子根本忙不过来。”
在后世,报纸已经快被网络代替了。
在今日的大宋,却是一件启迪民智的大杀器。
宋金之战,靖康之耻,随着报纸披露的一些细节,成功点燃了宋人的怒火。
无数学子,士绅,商人读完报纸以后,派人给济南送信,给复兴报送自己撰写的诗词稿件。
大宋需要火硝,复兴报上详细介绍了火硝的熬制方法,这些没有功名的读书人纷纷放下书本,带着家里佃户,挖起了墙根土,研究起了粪便。
千里迢迢赶赴登州。
偏偏登州管制特殊,他们进不了城,只能在城外客栈等消息。
于是很多信使都留下自己的火硝和信件,买了一大摞以往或者现在发行的报纸,还有登州的特产的干海鲜,工具,农军,转身就走。
登记处有时候都没来及的拿到他们准确的地址。
采用稿件后不得不在报纸上说明,希望作者联系复兴报,方便予以稿酬。
让人不得不感动。
除了给复兴报的投稿,还有官员,士绅,学着,商户夹带的各种私货,都是给娘娘的上书。
朱琏每天也能从女官手上拿到各地转来的好多官员和士子上书。
陈过庭带着几个女官梳理,偶尔还拿到稷下学宫做讨论。
就是建议朱琏缓缓伐金,毕竟靖康之难过去才一年半,朱琏治下仅有山东两路,福建和广东都没来得及推广新政,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大宋各地官员梳理一遍,改革军制,提调大宋各路厢军,调运各地粮草,集中大宋国力进行复仇。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是新论调,昔日张叔夜回来时候提过。
这种建议多了。
建议者文章还非常有水平,策论有理有据,博古论今。
甚至梁扬祖和张公裕也是这么认为的,此战准备并不充分。
张公裕之前就派心腹跟当地商户来过登州,还化名给复兴报投了两次稿件。
得知朱琏派人相邀,立刻把家人带上,点齐和州兵马就顺江而下。
梁扬祖人没来登州,回来的密使说梁扬祖私下见的密使,听完教旨,得知自己北上可能跟李纲,周宁等人轮番为相执宰大宋,当场就哭了,对着朱琏的教旨三拜九叩,视若珍宝。
亲笔书写了万字长言的密信上书朱琏,说自己错了,不该只盯着相位,跟王渊,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为伍,坐视汴梁陷落,扶持伪帝,有亏于北狩的官家。
谏言暂缓北伐。
言他无功不受禄,希望朱琏给他一年时间,戴罪立功,为登州筹集钱粮,以防这次北伐挫败后危及山东。
朱琏和郑太后都有些心慌,摁住陈过庭,都没有让李纲,刘韐,张叔夜等人看过这些稿件,谏言。
李敬在马车上心虚的左顾右盼,乔太妃才不管这么多。
一直在说这些事情。
带着他去报馆看稿件,无非是想听听李敬的看法。
“李敬,老实给我说,这么急北伐,是不是担心宗帅看不到北伐的那一天,或者是因为皇后和小公主思念官家?”
马车到了,李敬看着平原郡王的刘夫人,朱郡君,晋康郡王的郭夫人和一群报社女官走出来。
李敬下马车给他们作礼。
跟着朱琏一起回到朱琏的办公房间,才缓缓开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时候看不清楚,不但是因为身在山中,还因为信息不对等,这些人没有见过大宋的军舰,也没有了解过娘娘和我等自从汴梁陷落后日夜忙碌的积累,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
“人家的分析,你也要看看,靖康武明面上兵力三十万,实际接近五十万,至少需要十万军留守山东,能派出去的也就是四十万,金国拥兵百万,都是骑兵,辽河平原一马平川,怎么看也没有胜算啊!”
“太妃,战争不是纸面上的数字,昔日大宋拥兵百万,南下的金狗骑兵两路加起来不到三十万,结果呢?”
“正因为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我们才担忧啊!”
“你要相信我和宗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不适合山东,我靖康武胜四军向来是有仇就报,立刻就报,昔日勤王路上,我们才多少人,只要将领不犯错,不湖涂,此战胜算很大。”
“真的胜算很大?大到什么程度?”
“运气好,端了会宁府金狗国都,救出二帝!”
怎么可能。
当所有人都表示了对此番北伐的悲观,各种上书,稿件都分析此战前景,觉得能跟去年一样,全身而退就是大功一件。
李敬居然说要打下金国的国都。
还要救回二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要知道,二帝在金狗手中,就是两张随时可以打出来阻挡我宋军进军的王牌。
金狗岂能轻易让你救出?
李敬略带磁性的嗓音犹如平地惊雷。
还在给李敬泡茶的乔太妃惊呆了,一下子把手上的水壶掉了,水壶里满是开水,眼看要掉在茶桌上,烫伤乔淑云。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