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官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67章 一天明月,浩海穿流(下),一剑吞鸿,曹家大官人,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夜颠鸾.倒凤,初三一早,对自己极度自律的刘彦,离开李凤蛟的香环玉枕,独自来到了宣室殿西侧室。
与此同时,有五个风骨各异的白头,与刘彦一前一后,也来到了此处等候,五位风度翩翩的老者一字排开,分别是丞相吕铮、御史大夫谢裒、卫尉常夏、廷尉刘遵和刘彦的二师父,沈琼。
关于吕铮、常夏、沈琼三人,前文已有简介,至于这谢裒和刘遵,两人可算得上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先说这御史大夫谢裒。谢裒本名谢魮,字幼儒,是太子侧师谢安之父,曲州许昌陈县谢氏家主,长生境文人。谢家是当世曲州老牌八大世族之一,在江苍、江锋领衔的江氏一族没有崛起于曲州前,谢家在曲州可谓风生水起。
谢氏一门崛起于曹魏,是魏文帝曹丕门阀政治下的典型代表,同那些以武起家的大户相比,谢氏一族文风浓厚、底蕴深厚。谢裒作为谢氏族长,更是学识渊博、器识闳达、两肩正气,其诗笔清婉、书法通神,一手隶书蚕头燕尾,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凭借一手好字,谢裒同栖光道府的那位后辈王羲之并称为“谢王”。刘彦用谢裒来做御史大夫,可谓正当其人呐。
廷尉刘遵的起家路子和谢裒既然不同,他是前大将军刘琨之子,致物境文人,是个典型的官二代。
说起刘遵,就不得不先说说他老子刘琨。刘琨出身中山刘氏,与昭烈帝刘备同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是妥妥的皇族宗亲。
刘琨此人工于诗赋、颇有文名,少时与帝国前大都督祖逖私交甚好,经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两人在少时闻鸡起舞,练就了一身治理天下的真功夫。长大后两人弃文从武,成为先帝的左膀右臂。
295年那一战,祖逖受拜征南大都督,统汉军一十六部讨伐与大秦共同犯境的西南羌月五国,刘琨作为征南大军的后军将军,率领三部武备军,负责侧翼掩护与后备保障任务,当时的帝国西南,刘氏藩王割据,遍地贼寇横生,这刘琨为了大军无后顾之忧,心一狠,枕戈待旦、志枭逆虏,统率三军,将现在的仪州方圆杀了个底儿朝天,什么草寇、皇族、世族、帮派、蛮族,只要探得胆有风吹草动的,立屠而杀之,当时的仪州豪阀,听到刘琨的名字,无不胆战心惊,百姓们听到刘琨的名字,无不拍手称快,所过之处,无不夹道欢迎。
刘琨因其果断狠辣,被西南官场私下称为“催命将军”。
而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当今九州内唯仪州无一豪阀,官令畅通,刘琨当年杀人如麻,如今回头再看,也算阴差阳错地干了一件好事儿,战后,刘琨怀抚控御,最后在大将军的位置上功成身退,318年、也就是二十三年前寿终正寝,魂归仪州顺泰郡。
虎父无犬子,刘琨之子刘遵,虽做事颇浮夸,但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先帝在时便已小有名气。刘彦登基,刘遵成为刘彦的第一批支持者。
古之官场,朋党、帮派、圈子总会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站好了队、跟好了班,仕途变坦途,最初刘彦手无实权,刘遵也跟着受到百般打压,墙倒众人推,其父刘琨的反对者们更对他软硬齐施,这让他做人做事百般掣肘,前半生碌碌无为,后来渐渐形势好转,刘遵终于在年过半百之时位列十二卿。
刘彦眼前这五颗白头,个个至宝,抵得上大汉半壁江山。
......
五人同朝为官,自然熟识,刘彦到来之前,五人正在西侧室门口嘻嘻哈哈,见刘彦前来,五人立即收敛笑容,对刘彦施以君臣之礼。
“不必行礼,各位国老,恰此新年之际,打扰阖家团聚,召五位前来商讨国事,见谅!见谅啊!”
闺闼已定,刘彦神清气爽,对着五人潇洒地还礼,满面春风。
儒衫宽袍、江湖脾气的沈琼,冲着刘彦打了个哈哈,笑道,“扶翼大运,勤劳王家,乃我等本分,陛下难不成觉得我等这几把老骨头没用了?”
“哈哈!二师父,瞧您说的,帝国若没有了你们几位,真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外面冷,来来来,快,走,咱们进屋叙话。”说罢,刘彦主动扶住沈琼的右肘,又对其余四位老臣示意了一眼,几人同入室内。
宣室殿西侧室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大有玄机。
沈琼出自武当山,当年刘彦建造宣室殿时,为了保护刘彦安全,沈琼特意知会其在武当山隐居的两位师弟赶赴长安,此二人精通天罡三十六法中五行大遁和六甲奇门,三人合力,参以天机、以无生有、布以大阵,终成漫天星辰,以为宣室殿西侧室基础,沈琼豪言,有此屋在,通玄境界以下之人,无人可伤天子。
所以,刘彦十分重视宣室殿西侧室,此屋非心腹重臣而不可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