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 河东督邮 第005章 如数家珍,三国归晋,魔力鸟,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仅仅过了三四天,卫宣耍起枪来竟然也有点像模像样了。卫府的家丁们见到自己公子如此都忍不住拍手叫好,就连看热闹的左慈也是惊讶于卫宣的执著和领悟能力,于是他又想到了天上的星星。这几日除了吃喝拉撒睡,卫宣基本上都在童渊的住所前练习枪法。更加让左慈感叹的是卫宣不愧是上天垂青的人,那么重伤这才几日功夫就活蹦乱跳了。聪明的人还很勤奋这才是让人期待的地方。
所谓外行看热闹没内行看门道,童渊是本着随意耍几下了却少年人的心愿,所以这几日他都是上午下午各演练小半个时辰,而且所演练的枪法并不怎么重复。但是现在这位公子居然能够他前几日所演练的枪法连贯起来,尽管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出枪也是绵软无力,但是这份记忆和感悟能力确实让童渊吃惊。
都说一些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想来这位被人称为聪明好学的宣公子就有这样的本领。而且枪法可不是那些书本上的文章,读书人对文章的前后逻辑有天生的敏感,过目不忘还能说得过去。如今这位对自己所演练的不同枪法也能过目不忘,唯一而解释就是卫宣确实有天赋且这些日子非常刻苦!难道真是上天的安排?让自己遇到这样一位天才?
原本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的卫肃听了下人的汇报也忍不住前来观看卫宣练武。更多的还是观察卫宣身体的恢复情况。如此一来童渊原本说的暂住三五日却让卫宣一直找借口拖延,并且信誓旦旦地务必请两位救命恩人等到自己大婚之后再离开。
卫宣这一杆子就支愣到起码两个月之后去了。其实卫宣不但自己想学习武术,也想替代自己前往陈留迎亲的弟弟卫通拖住童渊。如果说卫宣练武是为了防身,卫家众多子弟当中就属卫通痴迷武术,十六七岁的年纪不但身材壮过成年男子,身手也是十分了得,普通几个家奴近不了身,若不是父亲威逼,他才舍不得离开河东去陈留呢。传说赵云在童渊的百鸟朝凤枪基础上领悟了七探盘蛇枪,或许卫通跟着童渊也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一流高手。
眼看着童渊在左慈和自己父亲的劝说下留下来,卫宣又出一招,佯装不知情问起了当日刺杀父亲的凶手,童渊对他人不熟悉,但领头的却是认识的的,也跟卫家的核心成员说过,不过当时卫宣生死不知。卫宣假装第一次听说这个人居然是宫廷侍卫王越一脸地惶恐。
说起王越,童渊也是十分感慨,原本王和他一样属于江湖侠士,名声并不在童渊之下,后来在功名利禄的引诱下甘愿沦为刺客做有钱人的家奴,后来更是直接进了皇宫。连带将自己的徒子徒孙也带来皇宫。只是没想到这次居然会前来河东刺杀卫肃。
看到童渊对王越那失望的表情,卫宣趁热打铁说道:“师尊,王越此等无耻之徒敢来安邑刺杀父亲仰仗的就是人多势众。此次不成说不得还有下次!宣资质有限此生能够学些皮毛防身已是侥幸,若是师尊愿意,我希望府中那些护卫也跟着师尊学习一点枪法!
等吾弟卫通回来,希望师尊能将他带在身边,通儿自幼痴迷武学,想来他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另外师尊若是也有徒弟的话也可以去信让他们前来安邑,卫家绝不会亏待他们!”
童渊一脸的无语,没想到这太尉家的公子表面上斯斯文文的,也是个纯孝救父的却在学武一事上得寸进尺。当然这个时代的豪族豢养宾客也是常见之事。
童渊并没有直接拒绝,因为他坚持认为这是卫宣护家心切!同时童渊看来只要自己的门徒愿意为豪族出力也未尝不可。年轻人出生名门想延揽一些侠客为门人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见到童渊没有动怒,卫宣也不要他明确答复,只是将卫明等家奴、护卫叫来吩咐一番,然后每日卫宣在自家操练枪法的时候就多了许多陪练和观众。等到童渊演练的时候则几乎空闲的卫府男子都到场了。这虽然是明目张胆的偷师,但童渊并没提出抗议,因为卫宣给他画了一个大饼,童渊正在想着卫通适合不适合做自己的亲传弟子呢!双方就这样默契地进行着。
左慈则好奇的是卫宣自从跟随童渊学习武艺之后疯病似乎就很少犯了,他完全搞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系。早知道学武能够让卫宣复原,左慈就不会出馊主意导致自己和童渊都被卫宣遥遥无期的大婚给绑架了。
不过这几日他夜观天象属于中土的紫微星似乎稳定了许多,正好印证了卫宣身体康复、情绪稳定……这下左慈却不敢继续在卫府待下去了。奈何卫肃、卫宣盛情难却,只好说是等到卫宣完婚之后立即前离开。
卫宣自然不知道左慈的小心思,不过他为了留住童渊也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而道士左慈也成为了他公关的对象。
于是卫府的人看到那个聪敏好学、谦恭有礼的二公子又回来来。你没看到二宫和道长都能有说有笑在一起聊天半个时辰吗?
卫宣还真是让左慈惊讶,因为这位大儒郑玄的弟子对于道家的了解虽然没有左慈那么深刻却也超出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左慈甚至听卫宣说起一些关于台上劳军的传说。左慈是擅长炼丹的,但是现在太上老君成为了他的偶像。他那里知道卫宣后世受到哪些网络的毒害,对于道家的理解是严重歪曲的,但卫宣认真的样子确实感动了左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