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道(一)
午后方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道(一),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方晴,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夸得有些过。
就算态度从容,应对得体,若是再考虑年龄因素,很不容易。可也不会到了鸣天下的地步。
但外面汹涌澎湃的愤怒人群,给了王博文巨大的压力。咱说一句好话,避嫌了,传出去,也堵了言官的嘴巴。
老太太若是责问,臣难道说错了吗?十二岁的孩子,进了开封府的大牢,还没弄清罪名,岂不是鸣了天下?
这才是为官之道!
然后又说道:“将他带下去,案情未清之前,勿要慢怠。”
府尹都如此客气,衙役们还能说什么?
然后将询问的经过写了一篇折子,经过了一些润色,不然老太太会动怒,但也不敢改动太大。怀着这篇折子,走出了开封府,还围了许多百姓与学子。拱了拱手道:“郑家子,只是请他过来问一问,没有别的事,诸位快快散去。”
不服的人依有之,王博文又说了一些得体的话,渐渐将人群劝解。
看了** 看天色,有些暗了。
黄云乱滚,北风惨淡,叹了一口气。
其实只是一件小案子,开封府每天要发生多少起大大小小的案件。可因为牵扯到太后与皇帝的权利的分配,还有这个小家伙的年龄,案子小,却上升到一个无法比似的高度。
处理不好,自己官途从此灰淡了。但处理重,也会失去道义,以后只能在其他官员面前,挟着尾巴灰溜溜的做人。
老太太出了一个难题,看看自己这篇奏折呈上去,能不能让老太太转变心意。
他想法很好,可是事情发展远不是他所想像的。
为自己正名,也没有让衙差封住嘴巴,这些衙差呢,也觉得惊奇,开封府大堂上什么人都见过,有被冤枉的人,也有穷凶极恶之徒,就没有看到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用这么淡定的口气对府尹说话的。
似乎都说得府尹不住的夸赞。这倒底是在审案子,还是在看人才?
于是传得快。
第二天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听说了,宋朝优待士大夫,确实养了一些不要命的文臣,这也似乎不对的,俗语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要命,那么文治武功就上来了。可文臣不要命,这算不算正常呢?
一听热血啊就往上涌,奶奶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无辜入狱,在开封府的大堂上居然都敢公开喊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不提年龄,在之前,这个小孩子似乎还背负着恶名。
事情演变到这地步,皆认为郑朗是好的,恶名有可能因为误会,强加上去了,所以是背负。
那咱们是国家官员,或者是儒士,是做什么来着?
上书,太后,你也将咱往大牢里关吧。
一批批的,什么样的话也敢说,不怕。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张王李赵刘,还有后来人。
纷纷要求太后还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