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闲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鹤野争锋(二),新宋英烈,京华闲人,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呆坐片刻,韩守忠从怀里掏出一个锡制小酒壶,一口一口的喝着壶中烈酒,思绪渐渐回到了两天前。∮
应历二十年(建隆七年)阴历五月二十五,韩守忠刚刚从校场操练完乡丁,回到自己的府上屁股还没坐热,便被自己的老主人、东京宰相韩德枢给叫了去,并从后者口中得到一个既意外又震惊的消息——周军约五、六万人马已于前日在辽河入海口登岸,如今正水陆并进,往辽阳府方向杀来。换句话说,此前大辽朝廷上下有关周军西攻东守、锦州至山海关一线并无出兵迹象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周军于东线不但出动了与西线和中线同等数量的人马,而且还另僻蹊径,没有走辽军探马密布的陆上通道,而是利用自己在海上的优势,直接从辽河入海口登陆,再水陆并进,溯辽河而上,直扑辽阳城。如此一来,不但打乱了东京道辽军原来的防御部署,而且还自始至终都能得到己方舰船在火力、粮草、军辎方面的支援,可以放心大胆的一路向前,而不必担心粮道被断、后勤不济。
如果说有关周军自海上杀来的消息令韩守忠意外和震惊的话,那么韩德枢接下来告诉他的另一条机密则令其倍感惶恐与不安——由于战事不利,大辽天子、朝中重臣,以及大辽最后一支精锐兵马已于八日前自长春州南下,正千里迢迢赶来辽阳府,意欲与东京道守军合兵一处,与周军决一死战。
若是没有这支来自海上的奇兵,朝廷的这一决定无疑是正确的。毕竟,朝廷的四万余精锐、东京道辽阳府的三万守军,再加上临时征调的城内青壮,以超过十万人马依托坚固、宏大的辽阳城与应该不到四万周军中路军对抗、周旋,还是有一战之力的。根据此前祖州及凤州的经验,除非周军豁出去毁了辽阳城且用城内数万百姓为陪葬。不然的话,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辽阳城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随着时间推移,周军师老兵疲、后勤不济,辽军未必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可现在有了这支跨海而来的周军,圣驾再来辽阳府却无异于自陷险地。因为一方面,只要这支周军抢在圣驾抵达之前攻下辽阳府,朝廷的四万多人马就会失去根基之地,军心士气都会受到重大打击。到时候,无论是东路周军出城追击,还是中路周军尾随而止,辽军都难逃惨败。就算天子侥幸远遁,恐怕也只能钻进深山老林中苟延残喘。那样的话,估计不用周军亲自动手,那些个一直不服大辽统治的生女真蛮夷就会替周军将大辽最后一点力量给消耗殆尽了;另一方面,即便天子能够抢在东路周军攻占辽阳城前与东京道文武汇合,面对合兵一处、拥有八万人马的东、中两路周军,辽军的数量优势亦将微乎其微,想要凭借这点力量拖住、拖垮、拖走周军,其难度可想而知。搞不好天子连钻进深山老林躲避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困死在辽阳城内。
如此一来,辽阳府这边的当务之急一是派出大量斥侯、侦骑,沿着天子可能南下的道路进行全面搜索,以期赶在其抵近辽阳城之前将周军已从海路杀来的消息禀告天子,使其及一众文武重臣有时间进行应对。二是派人领兵南下,沿途截击周军,以期能够拖慢周军推进的速度,为辽阳城及天子想出应对之策争取更多的时间。而韩德枢将韩守忠叫来,为的就是率军增援鹤野城,阻击周军。
虽说对于祖孙三代都为韩府当差,世受韩家恩惠,自己更是从一名小小的侍卫被一路提拔为东京道辽阳府乡丁都指挥使、跻身将军之列的韩守忠来说,为自家主人效力,为朝廷解困,率领兵马与周军激战原本也是责无旁贷之事。可考虑到辽阳府内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族身经百战、能征惯战的将领不在少数,如今却让自己这个作战经验有限,只指挥过乡丁的新手将军去担负如此重任,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了。是以,尽管听完韩德枢的安排后,韩守忠立即毫不迟疑的应承下来,可脸上的表情还是显示出了他对这一安排的不解。
韩守忠的反应自然在韩德枢的预料之内,所以他随即便抛出了另一个令韩守忠感到震惊的消息——此番率领东路周军先头部队的先锋官很可能就是韩府当年的侍卫、韩守忠的结拜兄弟,被认为已经在十一年前的幽云之战中与皇弟耶律敌烈一同丧命于古北口关的亲兵副指挥使邹振远。
令人震惊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砸得韩守忠直发懵。尽管不排除此邹振远非彼邹振远,而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周国将领。可光这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就已经令韩守忠有些气血翻涌了。当然,激动是短暂的。随着热血逐渐冷却下来,韩守忠的头脑很快便恢复了清醒,并意识到韩宰相为何不选那些个比自己更骁勇善战、更足智多谋的将领,而非要让自己率军增援鹤野了——前者是希望以自己当年与邹振远的兄弟情来影响他、打动他,拖慢周军的进攻速度,为朝廷和天子应对当前的危机形势争取更多的时间。
可问题是,这现实吗?且不说率军而来的未必就是当年那个邹振远,自己此去可能只是给周军的战绩上增加一些数字。即便真是他,如今两人各保一国,已经中断了十一年的兄弟情又能在这种你死我活的灭国之战中起到多少作用。不要说像自己与邹振远这种结拜兄弟,就算是亲兄弟,既已各为其主,也不会给对方留任何情面。更何况,据说“清园”兄弟为了将军队特别是“飞龙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但在建军之初,便将“暗羽”的密探安插其中,而且还破天荒的将监军设置到了队(连)一级——哪怕其称呼被改成了监察。如此一来,就算邹振远真的想与自己暗通款曲,故意放自己一马,他手下的兵将以及随队的监军也不会答应。一个不小心,不但不能帮到自己,反而会因此被“暗羽”的探子或者随队监军抓到把柄,搞得自己身败名裂乃至丢掉了性命。特别是在邹振远头上还顶着个“降将”名头的情况下,这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将会更大——哪怕他投降周国已经十一年了。那样的话,自己这个做兄弟的可就真的无颜再苟活于世了。
或许是看出了韩守忠脸上的犹豫和疑虑,韩德枢不等其提出异议,便接着说道:“本相亦知,战场之上各为其主,即便是亲兄弟也不会有丝毫手软。所以,本相此番派你去鹤野城,并非是要你凭着与邹振远当年的结义之情感召他、说服他,而是另有安排。你附耳过来,且听本相说与你听。”
随即,韩德枢便在满头雾水的韩守忠耳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吩咐起来。而后,韩德枢便紧盯着满脸惊愕的韩守忠,肃声问道:“值此社稷危殆之时,不知守忠你愿不愿为本相、为社稷、为陛下出力效死,完成这一重任?”
说完,不等韩守忠回答,又换了一副比较缓和的表情,拍着前者的肩膀,安抚道:“本相也知你此去无论成功与否均是九死一生,所以本相已经与耶律留守议定,联名向朝廷为你请功,抚恤家人、封妻荫子。而且,除了朝廷的封赏之外,本相也会全力照顾、回护你家的妻儿老小,只要我韩德枢活着一天,定会保他们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韩德枢一番话不但将韩守忠的退路堵死,而且也等于是变相的以后者全家老小的性命为筹码,逼迫其就范。眼见自己几乎已无拒绝的可能,韩守忠只好转移话题,说道:“守忠既为大辽臣子,又得恩相青睐、提拔、重用,自当为朝廷、为天子、为恩相尽忠效死。率军增援鹤野,守忠义不容辞。只是,当年江南句容惨剧的前车之鉴不远,为鹤野上万百姓身家性命计,这御敌之策还望恩相能够三思。”
韩德枢闻言却面色一变,冷峻的说道:“国难当头、社稷危殆,大辽子民自当为国尽忠、为君分忧。为保大辽国祚,漫说是鹤野一城,即便是搭上整个辽阳府、东京道的士绅百姓、文武官员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话说到这份儿上,韩守忠只得闭口不言,郑重的向韩德枢施礼领命,转身出去准备增援鹤野之事。望着韩守忠远去的背影,韩德枢由冷峻变为阴鸷,沉声向在韩守忠离开后从里间屋出来的一名偏将打扮的汉人男子吩咐道:“你与韩守忠同去鹤野,监督他依计而行。若有任何异动,便凭此腰牌斩其首级、夺其兵权,与周军死战到底。”说道,便从怀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铜牌递了过去。
“末将遵命。”那名汉人偏将一边毫无犹豫的领命,一边恭敬的接过铜牌,小心的揣进怀里。随后又向韩德枢施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