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三十章 是不是天赐良机,大明小学生,随轻风去,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这一切跟即将致仕的刘天和没关系了,他就是继续听着夏首辅说话。
夏言转而又说:“近日收到消息,北虏酋首吉囊死了?”
刘天和终于能开口了,点点头答话说:“确有此事。”
在近些年的北虏势力里,俺答势力最大,而吉囊则是俺答的兄长大哥,两人共同执掌北虏右翼三万户。
但在俺答雄起之前,嘉靖初年时,寇边最凶勐的势力就是吉囊了。
只是近些年来,吉囊渐渐老去,而俺答正值壮年,所以俺答的风头渐渐才盖过了吉囊。
但兄弟两人没有内讧,俺答渡过黄河向东发展,主攻宣大方向,而吉囊则留在了河套地区,主攻延绥宁夏等三边。
所以刘天和担任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时,多年来的主要对手就是吉囊,一次斩首四百的功绩也是从吉囊这里获得的。
就是因为吉囊去世,西北边镇压力暂时减轻,短期内不会有问题,刘天和才会借着机会奏请致仕,这样不至于影响大局。
就是刘天和不明白,夏言忽然提起吉囊去世,又是想说明什么。
夏首辅说话是直来直往的风格,不会云山雾罩的让别人猜,马上就说到了正题:“趁着吉囊去世,是不是有了复套的时机?”
刘天和:“......”
作为一个即将致仕的老臣子,他就是抱着不得罪人,混吃混喝的心态来的。
却不料,夏首辅居然提出了一个如此宏大的议题。
所谓复套,就是重新收复河套,恢复河套卫所,把西北边防拓展到黄河北岸。
三边防线的对面就是河套,所以作为三边总督,刘天和对朝廷关于复套的议论也是有所了解的。
两年前夏首辅就提出过复套,然后被秦中堂评价为“十赌九输的军事冒险”,然后冷嘲热讽的掐灭了夏首辅的复套提议。
万万没想到,夏首辅今日居然会旧事重提。
如果秦中堂在场,肯定又会感慨,历史的惯性真踏马的大;然后又再感慨一遍,夏师傅为什么非要作死?
刘天和猜测,夏首辅接下来会询问“胜算有几分”之类的技术性问题,所以心里就急剧的盘算起来。
无论是不是致仕,但凡还有点责任心的老臣,该给建议时也不能藏私。
然而夏言却没有询问任何技术问题,只是鼓励说:“如果朝廷决定复套,就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坐镇兵部了!
毕竟放眼天下,肯定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西北边镇的情况,你就是最适合的兵部尚书。对此你是怎么想的?”
这意思就是想让刘天和表态了,但刘天和苦笑了几声,答道:“还请朝廷慎重三思!”
也不知道是说对复套慎重,还是对兵部尚书人选慎重。
夏首辅又鼓动道:“松石你镇守西北,与河套虏骑反复厮杀多年,难道就不想一劳永逸,收取全功吗?
如此巨大的功业,若是在你手里做成了,足以让你彪炳史册。朝廷求才若渴,松石你这样的人才致仕就太可惜了。”
不得不说,刘天和颇为心动,如此宏图大业,很能诱发出激情。
略加思索后,刘天和又对夏言试探说:“不提其它,单说因为吉囊死去,就认为良机出现,可能并不准确。”
夏言诧异的反问道:“盘踞河套的吉囊刚死,按照北虏的习气,势力内部肯定要先内乱一两年吧?这难道不是天赐良机?”
刘天和耐心的分析说:“今时不同往日,北虏还有俺答这个强人在,能让一些内乱消弭。
俺答势力与吉囊势力本来就是同流同源,强势的俺答直接兼并吉囊遗留势力也很容易。
这样俺答势力更加壮大起来,对边防的压力反而要加重,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夏言却说:“这也只是你的一家之言而已,别人不见得这样想,或许真会以为这是天赐良机。”
从夏言这句话里,刘天和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
吉囊之死到底是不是天赐良机并不重要,只要有人比如皇帝能以为这是天赐良机,这就足够了!
然后就可以“拉风险投资”,把“复套”这个大项目启动起来。
而他刘天和,也将是项目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可以增强对风险投资人的说服力。
如此刘天和便可以彻底断定,“复套”是夏首辅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夏首辅大概想借着操弄“复套”来揽权。
针对夏首辅这个心态,刘天和心里不由得产生了质疑。如此艰难的事情,如果心思不纯,能办好吗?
夏首辅就没有想到过,如此宏大的设想,投入也是巨大的,万一办砸锅了,后果会有多严重?
刘天和一边想着,一边摇了摇头说:“看来是在下见识浅薄了,不配受此重视,朝廷还是另请高明之人吧!”
换源app】
夏言有点恼火,就是为了贴近刘天和的条件,增加刘天和的竞争力,才找了复套这个议题,不然刘天和拿什么与秦德威争?
这刘天和到底是装傻,还是没意识到这件事的精髓所在?
想到这里,夏首辅便收起了先前和蔼可亲的申请,严肃的说:“朝廷用人自有法度,为人臣者若被朝廷选中,只管尽心尽力就是!
我今夜请你前来,只是事先与你通个气,你不必有太多的压力。”
这意思大概就是,你怎么想的不重要,老老实实等待组织上安排!
当然,如果你刘天和真挤掉了秦德威当上兵部尚书,那么你肯定要与秦党彻底翻脸了。
到了那时候,还怕你刘天和不投靠过来?这兵部尚书最终还是要落到夏党手里!
而且他夏言还有一个想法,如果朝廷开始筹划复套,可以将辽东巡抚曾铣调到三边去!
让秦德威后爹直接操持复套的事务,这样足以钳制秦德威了。
从夏府出来后,在回会馆的路上,长随随口问道:“夏阁老与老爷都说了些什么?”
刘天和叹道:“也许你说的对,早点抽身走人才是上策。”
京城这些大老花样真多,真心玩不过他们。连夏言都已经这样了,那秦德威又该是何等威勐?
长随又出了个主意:“要不找张阁老斡旋一下?”
刘天和无奈道:“找他也没用!”
长随所说的张阁老就是乡党张璧,可是张璧的地位虽然不低,但却一直都是虚高,所以遇到扎手的硬点子时,也未必帮得上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