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晴天霹雳济南失守
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1章晴天霹雳济南失守,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tx程志,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线膛枪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初期,早在大明的476年既明神宗成化十二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就发明了这种前装线膛步枪,拥有四条螺旋式的膛线,因为膛线是rifle,音译“来复”,膛线可以说是枪管的灵魂。
有了膛线的枪管可以赋予子弹旋转的能力,使子弹出膛之后可以保持着既定的方向,精准射中目标,然而问题是,从前装线膛枪发明开始的476年算起,直到40年,枪管依旧使用的是光溜溜的前装滑膛枪,前装滑膛枪还是战争的主角,一直用了足足将近四百年。
当然,前装滑膛枪的发射机构、枪托、点火方式以及瞄准装置一直在进化,可是前装滑膛枪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场的主角
抛开成本和制造价格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前装滑膛枪的射速实在太慢了,想要让膛线赋予子弹转转的能力,那就必须让子弹与枪管严丝合缝,不能有任何误差,这样以来,就需要枪手把子弹嵌入枪膛内。
先是把子弹嵌在枪口,然后以木锤敲进入枪管,直到完全卡入枪管内,这才可以使用通条,慢慢往里面捅,因为子弹前面的枪膛里还装入了火药,这个过程必须非常小心,一旦操作不慎,那就会损伤枪管,或者炸膛,再或者伤到自己。
整个推弹的过程仿佛在捅马桶,想象一下吧,枪林弹雨的环境中,拿着一根通条,捅马桶,加装了膛线并不能让子弹射得更远,那必须加大火药量,提高密封性,或者改进火药的成分,提高火药的爆炸威力,只有爆炸初速越高,线膛枪的射程才能远。
在黑火药线膛枪时代,线膛枪的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充其量可以做到一百步略多一点,这种情况下,步枪持冷兵兵器进攻,前装线膛枪也同样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哪怕用普通的火铳也可以击败前装线膛枪。
要知道有了膛线,铅子塞进枪管的速度大为降低,而且那种用来捅枪管的铁条不用太用力,如果把铅子捅碎了或者变形,就会更加难以塞进枪管里。如果换装成后装线膛步枪,一支线膛步枪的火力能顶三支滑膛枪!
那个时候,刘明遇就可以把部队的武器装备换装一下,而且可以大为减轻士兵的负重,如果那一天来了,什么建奴,什么流寇,什么西夷,通通给老子见鬼去吧!
如果不把你们打出屎来算你们拉得干净!
刘明遇发现孙元化其实有想改进前装线膛枪的思路,只是非常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来得成功,因为吴桥兵变打乱了他的发展进程。
“总共有多么支这种枪”
“一共四十一支!”
“全部打包装箱,来到咱们大宁去!”
刘明遇指着周围的士兵道:“把能带走的都带走!”
好消息接着传来,毛承福所说的池塘经过三天的时间抽水,再加上天气变得寒冷,池塘的水很快冻成了冰块,对于其他人来说,这种变化非常不利,可对于刘家军士兵来说,那简直就是太有利了。
几百上千名亲卫团的士兵把冰冻的水面凿开,用力或骡马,把冰块拉动城墙外的护城河里,这样以来,短短大半天的时间,就把巡抚衙门的这个后院池塘给抽开了。
露出了里面的宝贝,这里面拥有几百颗铸造成没奈何的大银冬瓜,这里银冬瓜,小的有七八百斤,大的有千斤之重。
“这真是人才啊!”
刘明遇这个时候这发现,这些银冬瓜居然是用铁链串起来的,一旦需要,根本就不需要把水抽干,而是从池塘边的凉亭开始挖,只需要区区三尺土,就能看到这一根粗大的铁链,只要人手足够完全可以把这些银冬瓜从池塘里拽出来。
刘明遇直接将这些银冬瓜用意念收进系统空间,对于银子和金子这样的贵重金属,系统空间可以快速清点出来,经过系统清点,这总共有五百七十五颗银冬瓜,共计八百七十五万三千三百两银子,金子总重三千一百八十二斤,共计五万零九百一十二两银子,累计是九百二十六万两千四百二十声望。
看着自己的系统属性,刘明遇感觉美滋滋。
宿主姓名:刘明遇。
年龄:2岁。
力量:67速度:50反应:50健康:50性能力:50声望:72033有了这些缴获,刘明遇稳赚不亏。
他不仅捞到了价值千万两银子的财物,更是将蓬莱水城两万余百姓,东江军水师降军八千余人马的家眷,总计五万四千余人迁徙到大宁。兵不血刃收复登州,又把八千余名东江军叛军降军以及六万余名叛军的家眷,迁徙到大宁。
这些投降的登州义军,反而让刘明遇感觉有些难办,要说他们是战俘吧人家不等刘家军来打,直接投降,举城献降。
如果刘明遇处理他们,将来东江军叛军就会死战到底,宁死不降,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拉着百姓陪葬。
针对黄梁儿所部的处理,那就必须慎重,也必须妥善。本来按照刘明遇的性格,凡是手里沾有老百姓的鲜血的,都要人头落地,可问题是,这些叛军,多多少少都沾了百姓的鲜血,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八千多俘虏恐怕没有几个能保住人头的了。
包括黄梁儿在内,这货在登州成为千总的时候,也抢了五个登州士绅的女眷作为自己的妾室,已经睡了几个月,其中还有三个有了身孕。
“侯爷,您不能这么处理黄梁儿!”
“这是渣渣!”
刘明遇愤愤的道:“不杀他不足以泄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