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渤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纷争结束,我的兄弟是马超,林渤涵,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龙微微一笑,说道:“论文采,我可是远远不及蔡大人。文姬小姐从小饱读诗书,文采绝不会比我差。说出来也不怕蔡大人笑话,我从小到大也只简单看过几本兵书,大字不识几个。上次的诗,也只不过是偶然有感而发。若是再让我作出一篇来,是绝对不能了。”
蔡邕听了不禁朗声大笑,说道:“将军真是幽默,说实话这个世代,会带兵打仗的就已经很少,何况将军还懂谋略识大势。能作出一篇这样的诗文来,已经堪称完美了。”
二人就这样聊下去,林龙也隐隐看出蔡邕是想将话题引到蔡文姬身上,便说道:“不知文姬小姐现在何处?不如将她也叫来,聊聊天如何?”
蔡邕喜笑颜开,连忙吩咐佣人去叫蔡文姬。
蔡文姬得知林龙来到蔡府,很快就来到了会客厅,脸上挂着的笑容就如同出水芙蓉一般,貌美非凡。
“将军平定汉中乱党的威名,小女子在长安都如雷贯耳。恭喜将军得胜归来了1
“多谢文姬小姐。”林龙微笑着回应。
一时间,蔡文姬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她的心中,本来很是想念林龙,似乎有无数的话想对林龙说。可是当林龙坐在自己面前,却又什么都说不出。
林龙和貂蝉前段时间大婚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蔡文姬也听说了。只记得当时从内而外的心酸感占据了整个身心,更是将自己关在闺房待了几天未曾出屋。
后来渐渐想通,蔡文姬觉得林龙身为朝廷重将,三妻四妾也是可以的,自己也是有机会的。她并不在乎做个妾室,只要能偶然看到林龙一眼,便心满意足了。
当她将内心想法说给蔡邕听时,蔡邕一口回绝,表示自己虽然看重林龙这个年轻人,但自己的女儿身为蔡府千金也不能去给林龙做小妾。
但蔡文姬没有放弃,苦苦哀求蔡邕多日,甚至说出了此生非林龙不嫁的话,蔡邕的心也动摇了。
蔡文姬不说话,林龙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场面似乎有些尴尬了起来。
“林将军。”
“蔡大人是我尊敬的长辈,若是大人不嫌弃,我就叫你一声蔡叔叔,你就叫我一声傲天。如何?”林龙笑着问道。
“哈哈,好。傲天,不瞒你说,最近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似乎也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所以,我准备辞去官职,告老还乡了。”蔡邕说道。
“蔡叔叔可是身体不舒服?陇西也有一位名医,不如我将他叫来替蔡叔叔看一看?”林龙问道。
“不,就是感觉精力不如从前了。我也早就有辞官的打算,只是一直担心汉室安危。如今你战功赫赫,成为了汉室栋梁,我也可以安心还乡了。”蔡邕笑着说道。
“蔡叔叔心怀天下,晚辈佩服不已。只是蔡叔叔准备辞官,就准备在长安养老吗?”林龙又问道。
“我的家乡是洛阳,所以我准备将蔡府重新迁移到洛阳去。”蔡邕说道。
“洛阳已经成为废墟,至今仍是荒废状态,蔡叔叔回去怕是不妥吧。”林龙皱眉说道。
“长安官员众多,这其中的关系也是混乱,我既然辞官了,就不想再继续留在这里。”
“如果蔡叔叔不嫌弃,可以到陇西参观一下。”林龙笑着说道。
听了林龙的话,蔡邕双眼一亮,他还真的想过去陇西走一走。因为陇西百姓爱戴林龙和西凉军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林龙镇守陇西以来,陇西的各个方面都直追州城,已经脱离了郡城的范畴,一举成为凉地最繁荣的城市。
只是他被官职束身,又怕贸然前往给林龙添麻烦,所以就一直未曾动身。
接受林龙的邀请,第二天蔡邕便提交了辞官申请,在皇帝的批准后,带着全家老小跟随林龙前往陇西。
走在前往陇西的路上,蔡邕发现整条道路似乎非常平坦,树丛林立,鸟的数量也不少,颇有山林风范。最重要的是,西凉军还会规律性地出现在道路上。林龙解释说,这是他从陇西派来的巡逻队,就是为了保证从陇西到长安的路上没有特殊情况,能够让哨骑以最快的速度传达消息。
蔡文姬坐在马车里,通过车帘好奇地看向外面。她从小到大深居简出,第一次出城便是被迫从洛阳迁移到长安,但那时候董卓忙于躲避联军的追击,根本不会给他们赏景的时间。
第二次出城便是这次前往陇西,蔡文姬的心也渐渐活络起来。
同样坐在马车里,蔡邕问道:“文姬,可是质疑为父为什么不让你出城?”
蔡文姬不说话,但她还是有些疑惑。
“如果是太平盛世,也就罢了。可现在不一样,要知道,在这乱世,匪患猖獗,离开了城池的保护,你一个弱女子很危险。这条路平坦,是因为有林将军的疏通,但这天下的小路,仍然危机四伏。那些匪贼都是刀尖舔血的极恶之人,哪怕是为父出城公差,也是有一定规模的官兵保护。为父可是亲眼见过,那些匪贼和官兵拼杀,如果不是官兵训练有素,数量众多,怕是为父早就亡命了。”蔡邕叹息道。
蔡文姬愣了一下,她从小生活在蔡府的保护下,哪怕是董卓祸乱,也因为蔡邕的地位不敢招惹自己,又哪里知道世间险恶。
在她的印象里,匪贼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在官兵面前不堪一击。却不曾想过那些匪贼各个都是从厮杀中活下来的,甚至还有人曾经是官兵,论战斗力并不比正规官兵弱。而且汉室衰弱,官兵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再也没有了之前大汉盛世时的威望。黄巾之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明明掌握精良的装备,人数又是黄巾军的几倍,甚至将领也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但就是在一群拿着刀枪棍棒的农夫面前节节败退。
在蔡邕的解释下,蔡文姬逐渐明白了目前官兵的实际战斗力。当然了,这也只是隶属于朝廷的官兵,诸侯的兵马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接受过严格的训练,装备又很优良。
看着马车外那些骑着战马,身披铠甲,手持武器的西凉军,蔡文姬不禁问道:“那这些西凉军的战斗力,相比于官兵如何?”
听了蔡文姬的问题,蔡邕不禁笑道:“本身诸侯手里的战斗力就要比官兵强上许多,而凉地多出豪杰,战斗力更要力压中原人一头。可以这样说,西凉军堪称是如今天下最精锐的部队,如果和官兵对上阵,一千西凉军就可以歼灭万人以上的官兵。”
蔡文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西凉军和她平时所见到耀武扬威的官兵,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可蔡邕说的却只对了一半,西凉军确实是天下最精锐的部队,但他却不知道,陇西军是西凉军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
只是,再精锐的部队,也要有一名优秀的将领统领,不然也只会成为别人的刀下亡魂。
林龙骑着马行走在马车旁边,自然也听到了蔡邕和蔡文姬的对话,不禁会心一笑。
就在林龙这边一切安稳的时候,中原那边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曹操的父亲,在路过徐州地界的时候,被歹人所害。而那个歹人,却是陶谦的部将。
陶谦本身想巴结曹操,听说曹操父亲路过徐州,便派部将张凱护送。可那张凱本身是黄巾出身,品性恶劣,无意间看到了曹操父亲行李中的财宝,便心生歹意。杀了曹操父亲,带着财宝消失了。
这下可苦了陶谦,他是有苦说不清。何况曹操也不给他解释的机会,暴怒之下倾尽精锐急攻徐州,声称要斩下陶谦的首级,祭拜父亲在天之灵。
而曹操的部将,大部分都是同族,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关起门来也算是一家人。曹操的父亲被害,他们也是愤怒不已,在攻城上使出了全部的力气。
好在徐州城墙高大雄厚,一时间也攻不进去。陶谦向各路诸侯发出了求援信,比如淮南袁术,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北海孔融等人,可求援信却是石沉大海。
幽州公孙瓒正和冀州袁绍打的激烈,哪里会理会陶谦的求援。可刘备听说后就大献殷勤,他早就想脱离公孙瓒,为自己寻求一个地盘,这无疑是个机会。
但他说的很好听,声称陶谦是朝廷元老,仁义之邦,不能见死不救,愿意带着自己的两千兵马去解救陶谦。
公孙瓒也懒得挽留刘备,和袁绍的战斗中刘备就不怎么出力,还派了赵云与三千兵马跟随刘备同往徐州。
刘备狂喜不已,内心暗骂公孙瓒愚蠢,他正愁难以拉拢赵云,这下不是将赵云送到自己身前吗?
就这样,刘备浩浩荡荡地带领关羽张飞赵云三员大将以及五千兵马南下,解救徐州。
虽然兵少,但很有效,刘备率军和曹操杀了一阵,曹操损失了一部分兵马后不得不拔营后退。
与此同时,淮南袁术竟然出兵偷袭兖州。由于曹操出征徐州带走了大量的精锐,所以兖州一时间也无力抵抗袁术的军队,很快就告急了。
恰巧刘备的劝和信送到了曹操手中,曹操便给了刘备一个顺水人情,率军回援兖州。
解了徐州之围,刘备理所当然地入驻了徐州,只等待时机将徐州占为己有。而赵云想要回幽州,却被刘备用各种理由挽留。赵云明白,刘备这是想要拉拢自己,虽然有些抗拒,但也没有拒绝的办法。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也不想让赵云被刘备拉拢,幽州公孙瓒和冀州袁绍的战斗突然形势逆转,公孙瓒很快就大败而逃。
本来公孙瓒能够和袁绍对抗的筹码就是白马义从,而赵云正是白马义从的统领。因为公孙瓒的自大,认为就算把赵云派出去,自己也能带领白马义从抗衡袁绍。
可公孙瓒派去统领白马义从的将领严纲,根本就是名不副实的庸才,完全不会带兵。很快就中了袁绍部将麴义的计谋,率领袁绍的王牌部队大戟士,将白马义从围杀。一时间,白马义从死伤殆尽,就连严纲也被射杀。失去了白马义从,公孙瓒再也没有了抵抗袁绍的能力,很快就被逼到了北平城。
赵云得知后,连忙率军回援幽州,却在路上得知公孙瓒受不了屈辱,引火自焚了。
幽州和冀州两个巨头的战斗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结束了,袁绍占据了大半个北方,拥兵数十万,成为了中原最为强势的一位诸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