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之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章 完成在人格,生命的觉醒,净心之旅,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就是说,别人不痛,你让人痛,你就是恶,别人痛了,你以同样的方法打他,这就是一种善,人的一生做同样的事,用对了地方这就是智慧就是富贵,如果用错了这就是愚痴是痛苦,所以同样的事,幸运或苦痛取决于智慧,这就是生活的大智慧。
为什么怨气是家庭不如意的主因?普通人只想到打人不好,就凭这一点而定人的好坏,而有智慧的人,以这个人的一生所作所为,来评定他打人的动机,以这种观点来评定人的好坏,而出世间的菩萨超出了一生一世的限制。
他把多生多劫以来的习气全部加入进去,虽然多生历劫的记忆已忘了,但这种无形心的推动力却是非常大的,并以此标准来评定如是因如是缘。多生历劫以来的习气只是心的推动力,他需要有个因缘的促使才能发动。
而今世稍微久一点的记忆,也已经落入意识之中,需要彼此的因缘才能触动,而短暂的记忆,是人事环境教育所促成的,如果说戒能去除今生短暂的怨,那么定就能去除今生长久记忆中的怨,那么智慧的累积便可以化解生生世世的怨恨业力。
让我们化身体的悲痛为心灵的动力,用强大的智慧来修正自己的心灵,冲淡多生历却以来的业力习气,活在当下用净心推动的净土中。
人的两种生活态度是什么呢?过于享受物欲的人,只能享受快乐,而不能承担压力和痛苦,在压力面前只能听之任之,而过于无欲的生活,会让人偏于执着,所以佛打了一个调琴的比喻,琴太紧会崩断,太松会无声,只有不松不紧才有美妙的人生。
为人处事也是这样,一昧的为欲妄而奔波劳碌,就像琴太紧容易崩断,而那些轻松自在过一生的人,就像琴太松淡而无味,过松过紧都不行,过于安稳和过于忙碌也不行…,只有选择中道的生活。
中道是对左右而言的,没有左边的过于物质和没有右边的执着精神才叫做中道,所以归于中道的人,必是用心性普度众生的人。
什么是终极的快乐呢?太子游四城后要离家时他父亲非常舍不得,太子说你能满足我几个要求,我就放弃出家的念头,你能让我不老吗、不病不死吗,净饭王无言以对,只有让他离家。
生死是苦的根本,所以饱经沧桑是不能得到幸福快乐的,物极必反最大的数也是最小的数,在变化中是找不到快乐的,悟明心性就是找到不变的东西。
这不变的东西就是,无论是人动物能看、能听,鬼怪也能看、能听,睡梦中也能看、能听,这种能力是可以不依赖一切的,执着身相是苦的根本,保任这种能力是至高无上的见性,这是真正的极乐。
什么是真正的爱呢?经中说:“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经典又说:“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为成就道业,当舍一切,有所成后当利益众生,自己受益而不度人,即使是证来也是不可取的,自未得度还能度人者,菩萨发心,让我们化五浊世间为人间净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