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六),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卷一:正本清源话《周易》
第四章《周易》称谓说
第三讲:现代人对《周易》的称法
1现代辞书及学者对《周易》称法上的混乱现象
在当今有不少称《周易》或《易经》的出版读本,却在内容上较为混乱。无论是用《周易》或《易经》名称的书籍,所注释的内容不外是今本《周易》和《易传》。有些虽然名称相同,可注释的内容则不相同。如用《周易》名称,其内容有注释今本《周易》加《易传》,也有只是注释的是今本《周易》和《易传》里的一部分内容。也有以《易经》名称的注译本,却以《周易》为名称的注译本的内容混乱现象差不多。如有一些称《易经》的注译本,所注译的内容即所谓的六十四卦爻辞(今本《周易》),也有标着《易经探秘》的书名,而所探秘的只是《周易》的内容。当然也有“八卦”算命的东西,却也打着《周易》或《易经》的名称。如标着《周易与预测学》或《易经八卦》,可书中既没有《周易》内容,也没有《易传》内容,所说的只是纳甲筮术算命的东西。还有什么《易学应用》书名,同样讲的是八卦纳甲算命的东西。当今算命者,却把《周易》、《易经》、“易学”的名称,都标榜在算命上了。
总之,当今在出版界,所出版的《周易》或《易经》的读本,其注译的内容很不统一,这就造成读者分辨不清,谁是谁非。连《周易》与《易经》包括的内容是啥,就混乱不清,如何对《周易》说清楚呢?
那么,当今辞书或学术上又是如何对《周易》、《易经》、《易》这些概念作出解释呢?
我们先看一看现代辞书里是如何解释《周易》的。
《辞源》对《周易》这一条目的解释是:“《周易》也叫《易经》,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易有,变易、简易。内容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经》。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辞,下系辞,文言,说卦,序,杂卦,称十翼为传……。”
《辞源》解释说“《周易》也叫《易经》”,也就是说《周易》与《易经》是个同一概念。这就是说《周易》一书内容包括”经”与”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周易》不等于《易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易经》确实包括了两部分内容,是包括了《周易》与《易传》。也不能说《易经》包括”经”与”传”。
因为《周易》与《易传》在西汉都上升为“经”的地位,故《周易》与《易传》都是《易经》的内容。所以不能把《周易》说成也叫《易经》,否则就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周易》原创内容,就是六十四篇文章。后篡改成繇式《周易》到今本《周易》,即史巫把六十四篇文章篡改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的格式内容。
《周易》是不包括《易传》内容的,因为《易传》是不同时期对《周易》作出的各种解释。故《辞源》对《周易》的称谓和包括的内容,作出的解释是错误的。
《辞源》对《周易》的解释,虽是错误的,但其说法又不能说没有渊源,自唐以降却有这种称法,以《周易》之名,而把所谓的卦爻辞分“经上”、“经下”和“十翼”一并进行阐释。
《辞源》里没有《易经》这一条目,而有《易》与《易传》的解释,且看《辞源》对《易》与《易传》的解释。
“《易》:古卜筮之书,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合称三《易》。见《周礼·春官·大卜》。今仅存《周易》,即《易经》”。
这是《辞源》对《易》作出的解释,我们知道《易》称,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里,《左传》里的《易》称,是对《周易》一书的简称。西汉中期以前的《易》称,是《周易》一书的简称,而自西汉中期以后出现的《易》称已不再是《周易》的简称,即这时期的《易》称,已不单单是《周易》的简称,《易》称也包括了《易传》的内容。“三易”之说,唯出现于《周礼》中,而《周礼》是西汉人编篡成书,把《周易》归为《连山》、《归藏》认为是卜筮之书,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错误认为。故《辞源》所对《易》这一概念的解释,也是错误的。
《辞源》对《易传》的解释说“《易传》:《周易》的组成部分,包括《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等,《史记》称《易大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
我们看到的这种解释上的矛盾性,既然说《易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那么,所认为的《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就不能成立。比如,今天出现的众多对今本《周易》一书作出的各种解释,岂能说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吗?
(以上《辞源》所对《周易》、《易》、《易传》的解释,是摘自于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辞源》里的解释)
我们已知《辞源》对《周易》、《易》所作的解释,而今还有一部大型辞书,即《辞海》,我们且看《辞海》里又是如何对《周易》解释。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对《周易》一词是这样的解释:“《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辞海》对《周易》条目的解释与《辞源》里的解释基本相同。
总之,《辞海》与《辞源》对《周易》的解释既是错误的,又是十分有害的。
高怀民的《先秦易学史》里这样说“易筮术在西周初年有三种,号为“三易”,它们是: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连山》与《归藏》二易很早被淘汰,东周以后只有《周易》流传。所谓《周易》,便是今所见《周易》本中除去十翼部分;也就是只有六十四卦象及卦爻辞,原是用于筮术占断的”。(先秦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按高先生对《周易》的内容说法,与《辞源》和《辞海》里的说法是不相同的,单从《周易》称谓及内容来说也算是清晰与正确的。
朱伯崑的《易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一文里是把《周易》与《易经》也是说成一回事。
“《周易》即《易经》一书里的内容,……《周易》自身是否存在着象辞相应之理,即是说,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自成为一严密的思想体系,这同《易经》的形成问题有密切关系。依近人研究,《周易》作为古筮用的典籍,……如关于《坤卦》象的筮辞,积累了许多条,从已应验的筮辞中选出一条,作为标准答案,便是《坤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或从中选出某一爻的筮辞,如选出守口如瓶,可以不犯过错一条,编在《易经》中,则成为此卦六四爻辞:‘括囊,无咎无誉’。总之,卦爻辞的素材,即筮辞,来源于对所问之事的回答。……此种尝试之一,是《易经》中有些卦爻辞的编排,……《周易》的编者,依此爻之事,整理其他筮辞,经过加工,便成为遁卦各爻辞的内容”。(《周易》二十讲廖明春选编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49—50页)
朱伯崑的“《周易》即《易经》”的说法,虽然与《辞源》和《辞海》解释的“《周易》也叫《易经》”或“《周易》亦称《易经》”这种称法相同,但所称法的内容则是不相同的。朱伯崑所认为的“《周易》即《易经》一书的内容”,是不包括《易传》,即无论称《周易》,或称《易经》其内容就是六十四卦爻辞的内容。
把《易经》的称谓等同于“六十四卦爻辞”,即把《易经》的内容,只包含“六十四卦爻辞”。这种认为也是错误的,因《周易》是《易经》的内容,《易传》也《易经》的内容。
如董光璧也这样认为:“形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是一部占筮书,由“十翼”组成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解释《易经》的作品《易传》已属哲学著作”。(《周易二十讲》廖明春选编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页)
李镜池的《周易探源》一书,对《周易》的称法以及包含的内容。
“二《易经》的性质和它的哲学思想,
《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内容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经”是占筮书,卦,爻辞(经文筮辞也叫繇辞)反映了周早期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生活状况,正如甲骨卜辞一样,我们可以从这里找到了好些宝贵的历史材料。“传”虽然是解释“经”的,但作者们从卦画和卦,爻辞分析综合,引申发挥,研究宇宙问题和人生问题”。(上面内容引自《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页第154页)
这里说的《周易》或《易经》称谓所表述的内容来看,其称谓是混乱的。
我们再看高亨的说法:“《周易》一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二是传。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周易》古经是因古人迷信而产生的一部筮书。筮就是算卦”。
“十翼都是《周易》古经的注解,讲义理,也有讲象数,有些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很透明的理论,但也有带有一些巫术色彩和神秘意味”。(上面引自高亨《周易》九讲高亨著王大庆整理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页第99页)
高亨认为《周易》的内容也是包括了“经”与“传”。即《易传》也成了《周易》一书的内容。
《中国哲学史》里的说法是:“现在的《周易》一书,其中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称为《易经》;另一部分是解释卦辞和爻辞的注释和论述,这些说明过去称为“十翼”(彖辞、象辞、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系辞传),也统称为《易传》”。(《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页)
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可以说是建国后的权威哲学史书。按《中国哲学史》里的说法,《周易》一书包括了《易经》和《易传》,《易经》只是“六十四卦”里的卦辞和爻辞。按此说《易经》不同于《周易》,《周易》的内容是《易经》与《易传》。
可《中国哲学史》里又说“据史书记载,《周易》这部书起源于殷周之际……商代甲骨文也是用来占卜的,但凿龟,看它灼裂的“兆”,手续比较麻烦。《易经》的占卜方法比较简易,因为是周人习用的一种方法,故称“周易”。(《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6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