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归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八),周易哲学解读,周易归来,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8
《周易》里的“有孚”,称法上虽区别于西周初期的“德”,又区别于后儒(孔孟)道德政治哲学里的“仁”。但《周易》里的“有孚”思想,却是先儒建构的“民本”理念,是后儒在此基础上继承与发展了“民本”思想。
“有孚”就是“仁政”,“仁政”的内涵就是“仁者爱人”。“有孚”就是让“君子”爱“小人”。而仁政同理也是让君主去爱百姓。《论语·颜渊》里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离类下》里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孔子讲的“仁”,即爱人,是指君王对百姓的爱。故“仁”是《周易》“孚”的词语转换而已。
儒家仁爱,是让统治者爱百姓,是等差的爱,而不是平等之爱,体现的是统治之术。是孟子所说的“保民而王”(《孟子·梁惠王》)。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在于先秦思想家看来,真正构成目的性之本是宗法血缘等级制度。正如墨子认为“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墨子·尚同》),其目的是维护君主制度。先秦诸子百家者,皆是为君主献计献策者。孟子说“诸侯有行仁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孟子·离娄》)。若诸侯王行孟子提出的仁政话,七年之内就能得天下。那么诸侯王实行仁政的目的是取得天下。“仁政”是一种得‘天下’术。而如秦王并非实行的是“仁政”,却得了天下。那么,孟子的政治主张只多是“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徒”,即辅助执政者的人只多是离开与搬走而已。若实行的是高压与恐怖政策,如何离开?向那里搬?这“仁政”又显得是多么苍白无力。
统治者无不体察认识到“民”是国家统治之根本。养民,爱民的“仁政”思想,是让统治者主动贴近百姓,是一种治国根本。养民,爱民的“仁政”思想,是让统治者主动贴近百姓,是一种治国之术而已。
“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对执政者的道德诉求和责任良知的理论预设。
儒家过分夸大了道德力量在社会历史活动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这似乎形成了儒家政治观上的“道德决定论”。道德性完全是依赖于自觉的心性修为,并没有外在的强制性。而且很容易在非道德动机的驱动下,败下阵来。正像梁惠王那样,他只爱女人和钱财,孟子有怎奈何他呢?显然是儒家的“道德之国”的制度设计有缺陷。正因如此“道德性”在人治里成为虚设或虚伪的政治口号而已。只有在主体平等的法制之下,才能真正彰显出道德仁爱之心,否则道德治国之说只是欺骗和愚弄百姓的不二法宝。事实上传统里的政治哲学,只是一种道德治国的乌托邦。
先秦思想家们建构的“君子”道德治国理念,被后封封建社会里帝王所窃用,并自我标榜以德治国。不过历代所标榜的“以德治国”却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呢?且看胡守钧的《君子国的悲剧》一文中的说法,似乎回答了这一问题。
“且听鲁迅先生考察中国历史后的感叹:‘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致函老友许寿棠,宣示了《狂人日记》的宗旨便是揭露中国吃人的历史和吃人的社会,"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