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止战之法
纵在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2章 止战之法,齐天大圣是圣人教出来的,纵在逍遥,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错,仅以体术天赋的确了得,居然能以剑招化为体术,说明早已达到人剑合一的剑术至高境界。小小年纪自创武学,这份造诣更是了不得。”金猴王无支祁漫不经心的走过来道。
“但是……”
“但是什么?”薰儿急忙问道,她生怕这猴子可有什么不满。
“但是,是很不错,哈哈。”金猴王居然挑不出什么毛病,最后拍拍雷公嘴,口吐长舌哈哈道。
“嘻嘻,我早说过,小宇哥哥是最棒的了。”薰儿欣然的看向孙行宇虚影道。
“但,还没完。”金猴王无支祁又是翻滚至云端半躺下,戏谑道。
薰儿闻言,立马是跳到他面前,道:“你这猴子,快说,还有什么难题。”
“好!我一直有疑问,想来小孙子应该能够回答才是。”金猴王无支祁还是疑惑重重道。
孙行宇灵魂再度缩小回到金猴王肩上。“猴王但说无妨。”
“之前你说战争不好,但是,你可有什么办法,永久性的停止战争?”金猴王无支祁一问居然又是问出一道千古以来从未解决的问题。
孙行宇闻言,却不仅没有作难,反而轻松道:“这个问题问得好。”
“你又知道?”金猴王无支祁奇怪的瞥向孙行宇。按理说,这个问题,应该永远也不会有人答得出来才对。
“世上有矛必有盾,有阴必有阳。所有战争的根源在哪里,不过是为了争执意见,争权,争地,争人,争名夺利等等争端。”
“那我们就来想想,如何解决内外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便能解决了战争的问题。”
“人为何如此好争?那是因为全身上下,周围所有人都有类似的,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一个国家压榨百姓,比如全国人都吃不上饭,无法修行甚至是无法生存,当生存都得不到解决,人便只能拼了命的争。如此,便只能犯上作乱。”
“那么这里的解决方法,就是需要国家施以仁政,而如何能确定国家上级能施仁政,能解决民众的问题呢?那便先要确定国家的领导人是仁人。墨子大圣的《墨经》第三篇尚同中,便有清晰的记载。”
“第11篇尚同上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滋)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费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虖(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政)长。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明察以审信。
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则乡何说以乱哉?察乡之所治者何也?乡长唯能1同乡之义,是以乡治也。
乡长者,乡之仁人也。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1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
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1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zhen1)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诚)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意思是:古时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刑法政治的时候,人们用言语表达的意见,也因人而异。所以一人就有一种意见,两人就有两种意见,十人就有十种意见。人越多,他们不同的意见也就越多。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意见对而别人的意见错,因而相互攻击。所以在家庭内父子兄弟常因意见不同而相互怨恨,使得家人离散而不能和睦相处。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药相互残害,以致有余力的人不能帮助别人;有余财者宁愿让它腐烂,也不分给别人;有好的道理也自己隐藏起来,不肯教给别人,以致天下混乱,有如禽兽一般。
明白了天下所以大乱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行政长官,所以(人们)就选择贤能的人,立之为天子。立了天子之后,认为他的力量还不够,因而又选择天下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三公。天子、三公已立,又认为天下地域广大,他们对于远方异邦的人民以及是非利害的辨别,还不能一一了解,所以又把天下划为万国,然后设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已立,又认为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又在他们国内选择一些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已经设立之后,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善和不善,都要报告给上面。上面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上面有过失,就应该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就应当广泛地推荐给上面。是非与上面一致,而不与下面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下面所称誉的。假如听到善与不善,却不向上面报告;上面认为对的,也不认为对,上面认为错的,也不认为错;上面有过失不能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不能广泛地向上面推荐;与下面勾结而不与上面一致,这是上面所要惩罚,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上面根据这些方面来行使赏罚,就必然十分审慎、可靠。
所以里长就是这一里内的仁人。里长发布政令于里中的百姓,说道:
“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报告给乡长。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乡长认为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乡长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乡长的好行为。”那么,乡里怎么会说混乱呢?我们考察这一乡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乡长能够统一全乡的意见,所以乡内就治理好了。”
乡长是这一乡的仁人。乡长发布政令于乡中百姓,说道:“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把它报告给国君。国君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国君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国君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国君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国内会混乱呢?我们考察一国得到治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国君能统一国中的意见。所以国内就治理好了。
国君是这一国的仁人。国君发布政令于国中百姓,说道:“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报告给天子。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天子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天下会乱呢?我们考察天下治理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天子能够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
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与天子一致,而不知道与天一致,那么灾祸还不能彻底除去。现在假如天刮大风下久雨,频频而至,这就是上天对那些不与上天一致的百姓的惩罚。所以墨子说:“古时圣王制定五种刑法,确实用它来治理人民,就好比丝线有纪(丝头的总束)、网罟有纲一样,是用来收紧那些不与上面意见一致的老百姓的。”
”简单的说,国家由下而上,小到一里里长,必须是一里内人民大多数人认可仁和,敬佩之人,这样大家共同推举而出的。再到一乡乡长,最大到一国国君,也是高层领导共同推举而出。层层递进,形成一座规则而不倒的金字塔大山。这样一来,就不怕所产生的君主是个不仁之君。然后,又层层收集民间意见,到国君手里就形成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此统一之下,最终以国君发号政令便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此便可说服天下,安抚天下,也能号令天下。这就是推举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