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081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愚公移山不如另辟蹊径,穿越四十年,海魂0817,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时候,赤脚医生和两位村民告诉梁海涛,黄玉香的左脚不小心被剧毒的眼镜王蛇咬伤了,如果不锯断半截受伤的腿,生命就有危险。
梁海涛转过身子问李天放:“为什么不让人马上送下山?或点起烟火求救?”
李天放摇摇头:“来不及,无论是从山上抬到上下,或者从山下走到山上,五十多公里陡峭的山路最快也得十个小时。即使山上和山下同时走,只要走一半的路,也得四到五个小时,根本来不及,这是眼镜王蛇,如果不锯腿就没命了。”
接着李天放又告诉梁海涛:“云岭村近百年来,遇到被毒蛇咬伤只能用这种办法。不仅如此,妇女遇到难产时也是一样,如果送不出去,也只能是等死。
我回村十几年了,这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了,也麻木了。”
……
“李天放大哥,云岭村的李天放大哥来了吗?”想到这儿,梁海涛对着人群喊道。
“梁书记,我在这儿。”李天放从人群中站了起来。
“你过来。”梁海涛对李天放招了招手。
接着,他指了指走到自己身边的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对大家说道:”这位是云岭村的带头人李天放,相信在座的不少人都认识他,他是一位六十年代的回乡知青。
比小岗村还早十年,他就一直想带领云岭村的村民脱贫致富,想尽了各种办法,包括种植天麻、养蜜蜂。
结果辛辛苦苦种植的天麻被野猪拱完了,辛辛苦苦收成的蜂蜜让黑熊吃个精光。
如今,从云岭村通往下山的那条五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一边是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宽度不到三十公分宽,就是李天放大哥十几年来带领着二十多名男女老少像愚公移山似的,一点一点在悬崖峭壁上开出来的。
社员同志们,云岭村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天放大哥和云岭村的村民这种精神,任何艰难的路都不在话下。”
说到这儿,梁海涛想起前世在出国之前,和初中几个要好的同学在燕京海淀一家餐厅吃涮羊肉,大伙儿对做人做事的方式,提出了不同观点。
起因是刘明说的一句话:对于做事儿,世人总结出来的技巧很多,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专一和坚持,曾经感动一代人的愚公移山就是最好的典范。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仔细琢磨并不全面。精神固然可佳,但做事情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值得磋商。
很多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愚公家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一家人每次要外出,都必须绕过这两座大山,极其不方便。
愚公召集一家老小开会,最后一致决定:挖山!
对此,有人说愚公“愚”,愚公对人说:我虽然老了,但是我还有儿子。
如果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死了,还有重孙;子子孙孙,无穷无荆
而山上的土挖一点就少一点,石头搬走一块就少一块,只要我坚持天天挖,月月挖,年年挖,总有一天能搬走这两座大山。
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将两座山挪走了。
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七十年代曾经在华夏拍摄过同名的纪录片。
导演吴家骀以其为蓝本拍摄了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
伟人有名篇《愚公移山》,徐悲鸿有名画《愚公移山》传世。
尤其是前世的歌星江涛唱的《愚公移山》那首歌,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不错,愚公精神最主要精髓就是专一!坚持!
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并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家人祖祖辈辈子子孙孙挖山,目的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想要到外头的时候,出入方便吗?
既然图的是方便,为什么不能把家搬到山的那头去,一劳永逸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