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7章 迁都,北宋钜子,行三,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国将不国,只在旦夕,末日存亡,近在咫尺,或者说,已经降临,然满朝群臣,竟无1个人有丝毫办法,大家伙的脸上,无1例外的,全是绝望之色,谁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在这场遮天蔽日的叛乱中存活下来。
难道,就这般放弃了吗,就这般听天由命吗,不,不行,1定还有办法,纵使只求1线生机,大宋也不应亡于此时此境。
故,简川在这绝境之中终于下定决心,面对满朝的恐慌绝望,慷慨上奏,4字曰之:迁都临安。
去年,辽国奇兵跨海而过,形势危机之时有朝臣建议迁都临安,然却遭到了很大的反对。可如今,当简川再次提出,并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后,却没1人支声,没有1人反对,因为大家伙都知道,简川的建议,虽然等同于放弃了半壁江山,但却有机会保住国祚,虽然这机会也是渺茫。
诚然,这次前无仅有的大旱祸及整个宋境,但江南毕竟乃是鱼米之乡,山多水多,底子无疑要比北方好上许多,现而今江南之地虽也已经乱了,但比之北方也要轻上1些。
说
重要的是,现而今已大宋之国力,想要顾及全境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若将北境驻守的3十万兵马调出2十万来护送朝廷迁都,过江之后再以这些兵马镇压叛乱,那么推算起来,应该还是有1丝机会保住国祚的。
只是这样做的代价太大,首先,计划中留在永乐城和武州城断后的那十万兵马肯定是要牺牲了,然后,这江北的半壁江山肯定会被夏辽两国瓜分掉,再而,就算成功迁都临安,能不能稳定形势也在两可之间。
所以此举,几乎等同于亡国,下了这个决定的君主,亦等同于亡国之君。
这个决定,不是那么好下达的,纵使赵煦雄才伟略,也是足足踌躇了3日,在简川不顾君臣之道的再3冲撞催促下,这艰难的下达了迁都的圣旨。
如是,天下更乱,却也乱中有序。迁都的进程,在急速的进行着,舍弃1切该舍弃的,愿意跟随去江南的百姓便跟着,朝廷会尽最大的能力进行救济,不愿意,那便不愿意的,此时的朝廷,也没了强令的能力。
当自北境抽调来的2十万兵马集结在汴京城外时,迁都正式启程。
然这2十万兵马,却不是简川统帅,而是宗泽,在这之前,简川和苏昀赶到了永乐城,不容置疑的命令宗泽率领5万兵马赶赴汴京,接任为迁都护卫军的统帅。而武州城,张凤仙也只留下了5万兵马同他1起断后。
而简川之所以让宗泽肩负起迁都大任,自然不是怀疑其以身殉国的决心,正相反,他完全的信任宗泽,正因为完全的信任,他才敢放心的将这大任交由宗泽,而他本人,却不能走,这便是简川的担当,家国危难之际,敢于舍身成仁。
相比于宋境的震动和大乱,此时的夏辽两国无疑是乐土,这两匹狼,像是嗅到了肥肉般的即刻振奋起来,这是比之去年更大的灭宋良机,故而根本无需商议两国便已结成了坚不可摧的联盟,且瞬息间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绝不能让宋廷过江,趁你病要你命,两国很清楚如今大宋的制度是多么的先进完善,那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更知道,1旦大宋恢复了元气,纵使其只剩下半壁江山,也必然是之后可怕的威胁,而两国此番趁人之危,无疑会加剧大宋的仇恨情绪,随之而来的报复,也必然是血腥的。
所以,必须在宋廷过江之前打破大宋北境的国门,然后长驱直入,彻底消灭宋廷,到那时,江南唾手可得,要面对的敌人便只剩下了对方。
夏辽两国心知肚明,灭宋之后的第1时间两国便会发生大战,自然要提防对方,然却也清楚,不亡宋1切都是空谈,所以在灭宋之前,基本不用担心对方使诈,如此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力。
更遑论,灭宋之战的第1步,是各自攻下永乐城和武州城,双方也在暗中叫着劲,谁能率先攻下,谁就能占据主动,如是,自然是铆足了劲,杀红了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